|
|
- \% P! U/ h* e; }( J
" l4 N1 H# T/ m4 N4 \ 中印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近来在资源大国澳大利亚动作频频——中印两国的五家企业瓜分了澳大利亚昆士兰Galilee盆地200多亿吨煤炭储量中的逾90%份额。8 W" x3 S( N: M4 N, V
) Y4 D) n8 l4 W) x 瞄准中国的“中国第一”6 T/ `1 v" W1 i: H% o: W; s
6 ]8 y" b# q8 O ] 法新社20日报道称,上周末,印度基础设施行业巨头GVK Power & Infrastructure Ltd.(下称GVK)宣布将购买澳大利亚Hancock Coal在昆士兰Galilee盆地的部分煤矿资产。《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称,GVK购买开采权的资产占到了Galilee盆地煤炭储量的40%。GVK称,其通过13亿美元购买79亿吨煤炭的开采权及相关铁路运输设施和港口资产。印度Adani集团也拥有该煤田78亿吨的储量。
- X$ Y7 v3 _+ R
+ }1 u3 i/ Y& u6 { X7 A 中国则通过与拥有该煤田37亿吨储量的澳大利亚亿万富翁克里夫·帕尔默(Clive Palmer)进行合作,从而获得未来20年每年以较低价格进口3000万吨高品质动力煤(供火力发电使用)的优惠条件。法新社报道称,以上交易总额高达600亿美元。
4 t8 {* I$ b: z% }) `" Q4 w$ E U
* M& i+ d' `" r4 Z, A/ ] 至此,在昆士兰Galilee盆地200多亿吨煤炭储量中,仅12亿吨储量未被印度和中国公司包揽,这部分矿藏由澳大利亚Bandanna Energy和美国投资公司AMCI合资持有。" V# h" Q+ D. ~9 m
1 w) u- g; N8 y$ O$ x) f* \
法新社并未指出参与Galilee盆地项目的中国企业名称。; A: w1 g: M/ H4 v( G
" l: Z; f- Q* J* K ] 《新世纪周刊》2010年3月份的报道显示,参与其中的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国际”)、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2010年1月2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前两者与代表源库资源公司的帕尔默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开发源库资源位于Galilee盆地的“中国第一”(China First)煤炭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向该项目提供56亿美元融资。
' D) t' P) {2 n4 Y4 }9 q) _
7 z0 r9 \# Z+ ]' c 昨日,中电国际的母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的之一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公共关系处相关人士在接受早报记者关于该项目推进情况询问时称,虽然每年3000万吨的进口量不小,但该项目的投产将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 h. L) ]( d1 c* m# w
# v( K5 G# q. h4 _( b “中国第一”项目在其官方网站上也表示,第一批装载该矿的货船将在2014年的11月份出发。在此之前,还需要铺设长达471公里的铁路,将其煤炭运到海边。9 i& i: b7 B1 C& p% l7 L
E- `/ N! w8 Q# l$ b/ L
分析人士曾称,如果修建一张把煤炭运往昆士兰东北海岸一处港口的铁路网,那么项目的利润率将不及澳大利亚其他煤矿。! s/ Q4 ~; |9 L, ?* g4 L. e
; t* C# `+ h' Q* S* [6 y 帕尔默是2009年在收购位于布里斯班的Waratah Coal交易中获得了“中国第一”的资产。当时该资产的估值不到1亿美元。- G( m) e! s7 S. q7 n: L
# f! X% w) h5 V. X% @# }% k3 q1 a 帕尔默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他孩童时代住在中国的时候,曾见过毛泽东和中国末代皇帝溥仪。2009年,帕尔默被澳大利亚知名商业杂志《BRW》评为澳大利亚首富。他曾指责澳大利亚有关部门推迟或拒绝涉及中国资本的其他矿业交易是“种族主义”。/ y$ U+ s: N, j7 Z4 v
# e2 g3 m; V; e+ K) U
中企在澳大举投资煤矿0 S+ ]1 x. C8 f c0 Z. e% E
3 c6 K0 g# ]7 h) p7 v' v
中国为何选择澳大利亚,需要放到全球能源消耗的大背景下考量。# p- e2 T, v9 }7 w9 a3 z
: F: U7 `9 n$ j" H6 M
《BP世界能源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中国在煤炭探明储量上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居第五,印度第六。5 M# r7 V1 t+ f# d: }) ~8 d" v+ n
( J2 @* }1 i7 r) p0 b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占全球比重接近一半,分别为48.3%和48.2%。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尚可维持35年。美国的储采比是241,俄罗斯是495,澳大利亚是180。印度这一数据相对乐观,为106。
o4 ^' e7 p1 M- G) g5 C' c
2 F4 {: R2 m" ?1 V 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1-7月,中国共进口煤炭8787万吨。在2008年,中国还是煤炭净出口国。2009年是转折之年,当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多达1.25亿吨,比2008年增长211.9%,出口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净进口量超过1亿吨。2009年也正是国内煤炭资源整合的关键之年。
: J* B' Q( G7 G2 N4 f
|* x) M7 _9 C* ] 在此背景下,中国煤炭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愈来愈快。与美国、加拿大相比,澳大利亚离中国更近。而与俄罗斯相比,澳大利亚稳定且法律健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称,在俄罗斯,中国能源企业很难占到便宜。因此,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煤矿的重要目的地。
6 i" B( l4 ^3 a% A7 e
6 c6 d: A, s; \1 [ 此前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成功投资案例,还包括2009年兖州煤业以约33.33亿澳元现金收购菲利克斯100%股权。兖州煤业预计,通过后续的勘探及开发,2012年菲利克斯公司煤炭产量可达到2400万吨,相当于兖州煤业本部产量的三分之二,利润可达到40亿元人民币左右。
* x0 g& r1 t9 _0 b* f v& `6 }1 n' n
电力企业也是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煤矿的活跃者。华能集团2003年以2.27亿美元获得了澳大利亚奥丝电力公司50%的股权,后者在昆士兰州拥有两大电厂,毗邻蒙托煤矿。2005年,华能顺水推舟,以2942.3万澳元收购了蒙托煤矿25.5%的股权。& r/ w% Y& E# m2 B$ E6 V!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