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西缘断裂带走滑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初步研究
高红芳
【摘要】:南海西缘断裂带是南海西部最主要的构造要素,从北到南贯穿了该区主要的沉积盆地,具有走滑断裂的性质。由于不同地质时期走滑方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断层组合,主要表现为负花状构造和北东向、北西向两组雁列断层以及平面上双马尾状构造组合。主体断裂带以单条式为主,区段式活动特征明显。在南北盆地之间的构造转换带表现为负花状构造-犁式断裂-多米诺式反向调节正断层的组合。综合分析认为,南海西缘断裂是一组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大规模走滑活动从中始新世至第四纪时期,主要为右旋走滑,应力以张扭作用为主;但是在中中新世末期,走滑方向曾经发生转变,为左旋走滑,转为压扭应力,造成区域隆升,导致地层被剥蚀,南海西部盆地现今沉积-构造格局基本形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南海西缘断裂带 走滑断裂 分段式活动 构造转换带
【基金】:国家专项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GZH200800502)资助
【分类号】:P542.3
【正文快照】:走滑断裂、扭动构造是地壳水平运动的重要表现,是石油构造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受走滑构造因素控制的含油气盆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一个在石油勘探中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1]。南海西缘断裂带位于南海西部,又称越东—万安东断裂带,从北到南贯穿了南海西部重要的含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