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西第六地质队派出地质技术人员对柬埔寨和老挝三个探矿权进行实地踏勘考察,获得了矿区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该队继2007年赴印度尼西亚尼开展地质矿产勘查之后,第二次走出国门到境外找矿,表明着该队“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 ]" d# `, G3 f |& d8 |/ F
% ^7 T4 k% R. t& h7 ^ 近年来,该队拓展工作思路,树立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观念,抓住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扩大的机遇,按照广西地矿局党组的部署,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门成立境外项目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地质技术服务、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领域的合作。李忠阳队长经常强调,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需要,也是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一定要高度重视,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主动,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大胆尝试,抢占市场商机。今年4月,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该队与柬埔寨坤城公司在金边签订协议,对该公司拥有的两个探矿权进行合作勘查。- V* N. m* l% P9 S9 `, M
2 l: D6 e/ w( c7 L6 h 7月16日至20日,由该队副队长马天龙、境外项目办主任莫善庚和广西地博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蒙有言3人组成的项目组,深入到位于柬埔寨暹粒省的两个探矿权区踏勘,了解矿区地质及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合作勘查、开发提供决策依据。4 k) C& m1 d' j+ u3 F" {
( p- d6 C6 V5 k4 V 这两个矿权区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地表大多为第四系砂质粘土覆盖,林木茂盛,植被发育,棘刺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区内均未开展过任何地质工作,地质资料缺乏,露头少,地表地质工作相当困难。项目组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他们冒酷暑、钻棘刺,对两个探矿权多个露头点、数条路线进行了现场踏勘,对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发现区内地表裸露有面积较大的高铁三水铝土矿分布,矿床类型与海南蓬莱玄武岩红土风化型铝土矿相似,区域上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 m) | m/ S" r: q. O& i& |
7 J$ A7 r/ u0 E0 D% _ W' q 完成柬埔寨两矿权区的踏勘任务后,项目组随即与广西地矿局组织的5人专家组在泰国汇合。7月22日至28日,项目组成员与专家一起对老挝的一个矿权区进行踏勘考察。通过工作,新发现该区有多处铅银多金属矿点分布。经过10多天的地质考察,马天龙副队长认为,柬埔寨和老挝两国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虽然野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与该国进行矿产勘查开发合作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 g4 E% t4 E, m#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