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汇集力量 凝聚人心 5 U4 }9 l, s' a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四
! O2 l. K @3 i8 r【2011-08-08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扬正】
% X8 n \. @0 Y% W) @, ^ : M" z, U2 `3 @ y0 j' g P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涉及31个省(区、市)近3000个管理部门、1000多个地勘和测绘单位、15万多个矿业权人或投资者,投入资金近23亿元。承担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的单位有1081个,矿政管理部门近3000个, 累计投入28000人。在这个庞大的“军团”里,有一个精英荟萃的“司令部”和“总参谋部”,这就是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办公室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组。 " V5 E r# m5 J" c2 g$ J- K& B
) d' R9 H4 g" J2 T2 w. T
建立项目办党支部 5 u) }$ X) z; i8 W0 E2 a8 @
+ @6 f1 u& Z0 e$ g; n* W% } 项目办公室的人员来自不同单位,工作背景不同,项目开展初期,确定技术路线、开展工作调研、落实经费人员等各项工作更是千头万绪。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复杂的人员结构,如何调动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 * W% K* [ i( N- M; t$ ~. U
) N4 E! R* T0 O( S5 H 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深思熟虑后提出:建立项目办临时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先进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先进性凝聚人心,使项目办形成一个团结的战斗集体。他的想法得到了发展研究中心党委的支持。2008年初,经中心党委同意,项目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2009年初,成立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办技术部后,又正式成立技术部党支部。2010年6月,随着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批准成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研究室,研究室党支部进一步得到完善,成了夺取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全面胜利的坚强核心。今年6月,研究室党支部(也称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先进党支部。
: i1 a' m1 {+ Y7 N" Y) K& J1 {% }' p4 O0 P. O' q/ r
不知疲倦的“空中飞人” s, w: d2 T. i7 {5 ^# y) O; n
6 v% p& G2 V, m7 J# K5 W
自担任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负责人以来,谭永杰就开始了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满负荷工作。从前期调研到动员启动,从野外实测到室内数据整理,从项目开展的技术路线到组织设计,从全国成果汇总到成果应用研究,都是在他带领下制定完善的。他在发展研究中心分管的业务处室最多时达到9个,还协助邓志奇主任管理任务比较繁重的科技处,领导发展中心质量管理办公室和学术委员会。
6 F3 c8 s+ ^' |' L
8 A! A, H% O, I( d6 z 为了不耽误单位的正常工作,又确保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顺利推进,他采取晚上坐飞机奔赴工作地点,白天抓紧处理问题,就是乘飞机的几个小时也成了他的“办公”时间。他说:“每次一上飞机,没有电话没人找,利用好不容易静下来的空隙,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安排下一步工作,许多重要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会在脑子里形成,赶快用随身带的小本记录下来,下飞机后马上打电话进行部署落实。”全国31个省(区、市)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曾创造了9天跑10个省的“奇迹”,被大家称为“空中飞人”。2009年夏,正是野外实测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明确提出要在2009年底全面完成野外实测任务,为了督促“后进”省份的工作进度,女儿高考他都没时间过问,更谈不上指导、关心和照顾。2010年单位安排他带队到美国进行合作研究,为了确保省级验收工作全面完成,他两次推迟了访问。
4 M6 O. @3 Q+ k* P' O& s* j2 O4 J# d, N( @( Q( d! v
身边的好榜样 : v/ g: [( b2 P
) ?6 F- I* P ^& G: p% U$ w$ F. Z8 Y
项目副负责人付晶泽,同时兼任综合组组长,与各省厅协调沟通、组织筹备各类会议、统筹调配项目工作人员、督促检查、慰问验收……项目实施单位和核查现场,都留下了她劳碌的身影。她曾两次带队进西藏。在第二次进藏验收时,她克服高原反应造成的身体不适,坚持完成数据验收。之后,马不停蹄飞往西安,投入全国第二批省级成果验收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中。
% X6 R% S' `+ J
; z! C5 A2 D( ]0 C+ P: a 项目技术组组长杨建锋,3年多来加班加点,从调研、编写技术指南、培训讲课、编写成果报告等,全身心投入。一次,由于工作需要,他连续3周出差,本以为飞回北京后可以稍作休整,但飞机刚刚降落,他就接到了两小时后继续前往外省的通知,凑巧他爱人当天从外地出差归来,本已约好在机场会合后一同回家,却成了两人在机场匆忙一见。父亲病危时他也未能床前尽孝,连父亲走时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这个刚强的汉子每念及此,就忍不住泪花盈眶。 3 p, }! P; G% P4 u1 M) w
; d1 f8 s& [3 I) [. }! ]8 j. s 项目副负责人李景朝是发展研究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平日实验室的所有行政、业务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在全面负责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同时,还身兼国土资源部三项基础地质调查中的两项工作,担任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组组长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自然重砂组组长,超负荷工作让他的身体状况变得很不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克服困难,连续数周出差,9次带队到各省(区、市)验收。 ( K( \8 I1 F3 o( X' ~ G
7 ^6 G% x4 `' t# Q# r |% C 闪光的青春
) o: e4 ]- P! k( H t& k/ i5 Q; q0 P; Q" m, T7 Y+ p. [+ x
项目组很多年轻人,同样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实地核查。 , ^$ Y' D% g. U& h
% c3 l( r' I& v# m4 G 易继宁2007年参加实地核查工作,因为长期在试点野外出差,甚至由母亲代己相亲;郭佳是项目组的多面手,在分省数据验收时,两位年轻同志作为验收组的主力成员,连续出差,不分昼夜,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连续加班。在数据验收最紧张的时期,路玉林正赶上搬家、孩子升学考试等,他将家里的所有事情交给爱人,全身心投入到验收工作中。赵琳克服工作分工的矛盾和冲突,出色完成项目组的各项宣传任务,曾为了赶制宣传册,晚上22时赶去制印公司校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时。吴轩和葛佐的夫人在数据验收时都怀孕,但每次验收组出发时,他们都克服困难从不推托。有一次,吴轩带领其他单位5名同志从内蒙古去吉林,在北京转机,连家都来不及回。王永志和林燕,都将自己的小孩交给老人照顾。党支部年龄最小的党员王慧,是项目办的临时聘用人员,负责项目办的文秘和综合管理,她报账仔细,收发文件有条理,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 2 h# L1 r1 B% X5 q w
7 D5 ]! ^9 F$ c, y. I5 t 杨建锋的父亲病逝时,项目组及时安排杨建锋回家处理后事,并第一时间派4名代表赴杨建锋的老家慰问,带去项目组全体同志的近1万元捐款。项目组同志说:“项目组不仅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也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正是有这样一个用先进性武装起来的战斗集体,完成繁重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才有坚实的保障。
1 g* T9 X4 H& z1 j& _$ ]& p9 S0 \% ?6 j7 Z4 N G' y7 n4 c
: V, s7 Y# P9 ?" `8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