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19 来源: 北京晚报
图为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化石。
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中,一件30多厘米长的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化石静静地躺在展示柜中,一个多月前那场隆重的欢迎仪式上,这块看似普通的化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许多闻讯的古生物学家专程赶来庆祝它历经坎坷重回故里,此前它已漂泊海外近50年。
中苏科考发现颌骨
据介绍,这块戈壁原巴克龙下颌骨化石发现于1956年开始的“中苏科考”。当时的中苏拟定了两国共同进行中亚地区古生物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于1959年春季派出第一支“中苏古生物学考察队”,考察地区包括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西部及宁夏和蒙古人民共和国邻接地区,除中科院派出的科学和行政工作人员外,前苏联科学院方面有17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参加,考察队配备有十二辆适于在戈壁地区通行的汽车、一架进行挖掘用的C-80型掘土机和流动电站及电影队等现代化设备,其中大部分野外装备由前苏联方面提供。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毛儿图地区下白垩统大水沟,科研人员成功采掘到了一批标本,其中就包括这块原巴克龙下颌骨。
有借无还颌骨流失
1962年,前苏联科学院古生物所借走了这批未经修复的化石标本,其中就有这块原巴克龙下颌骨化石,后曾担任中苏古生物科考苏方队长的罗日斯特文斯基将其命名为“戈壁原巴克龙”。按当时中苏双方协议,化石标本研究完毕后要归还中科院,但由于两国关系一度紧张,不仅中苏科考被迫中断,苏方也未履行协议,导致原巴克龙下颌骨化石最终流失。
据有关专家介绍,原本这件原巴克龙下颌骨保存在莫斯科的古生物研究博物馆,不幸的是1996年该馆发生失窃事件,包括该化石在内的5件珍贵化石标本一同丢失。而早在1994年,该博物馆便丢失了50余件化石标本,一时间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化石丢失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可能是觊觎文物价值的盗窃者偷取,也有人怀疑是化石管理者监守自盗,所有证据都表明,珍贵化石的倒卖行为正在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