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非斯托克方丹山洞發現的雌性南方古猿化石,被人類學家取名“普萊斯夫人”(Mrs Ples)。
從牙齒可以了解我們祖先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結構?這一點都不假。這是考古學家們最近在研究兩百萬年前非洲的人類祖先飲食結構時的最新發現。
從牙齒中殘留的鍶元素
推知祖先們的活動范圍
德國進化人類學馬普科學促進協會人類學家柯普蘭帶領來自世界多所大學的研究者,對一些生活在兩百萬年前南非的人類祖先牙齒化石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最近,他們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有趣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們分析了這些人類祖先的牙齒化石中殘留的鍶元素,發現那個時期男女居住模式的差異。牙齒內的構成可以反映牙齒的主人所生活的地方的地理環境。因為鍶元素存在於泥土裡,同時可被植物所吸收,當這些早期人類的祖先以植物作食時,鍶元素便會進入他們的牙釉質,並且留存下來。這就能給研究者提供很多有關牙齒主人生活活動范圍的信息。
青春期雌性古猿
更多選擇“遠走高飛”
通過對這些屬於南方古猿類型的早期人類牙齒化石的分析,研究者發現,一半的雌性古猿都是來自很遠的地方,而雄性古猿是在本地長大。原來,青春期的雌性古猿會離開出生地去別的地方交配生子,而雄性古猿則會留居在生長地。這跟很多研究者原本的想象恰好相反。在大多數哺乳動物中,群居動物在繁衍中為了避免近親交配,進入青春期的雄性動物會離開族群,而雌性動物會留居。但在黑猩猩和人類狩獵採集社會階段中存在著相反的現象。這種現象意味著什麼呢?一種解釋是,可能是因為有親緣關系的雄性動物能夠更好地防御外敵入侵,而這也迫使雌性動物變得更為分散。研究者表示,很高興能從中見到從黑猩猩到南方古猿之間社會結構的相似連續性。
雌性古猿的離開
助不同群體化敵為友
雌性離開“娘家”的意義在人類學家看來意義重大。早期人類從混交到建立配偶式的紐帶關系,被認為是人類祖先開始為適應擁有更多的食物資源和土地而發生的改變。研究者們指出,男人們通過保護女人去保護父系的社會體制,同時可以幫助女人們養育后代,這樣保証了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們有了較長時間的獨立成長期,這樣也有利於人類大腦的發育。而南方古猿的大腦相對偏小,這說明這個過程還未開始。南方古猿的雌雄交配關系一直到180萬年前直立人的出現,才開始進化至配偶關系。
配偶之間紐帶關系的進化帶來另一個影響深遠的結果是,人類個體開始意識到與他們有血緣關系的親戚的存在,而黑猩猩沒能做到這一點。當女人們分散到別的群體中時,留守在出生地的男人們可以分辨出自己的女兒或姐妹,還有他們的姻親,也關心他們孩子的利益。這樣便轉變了群體與群體之間的敵對關系,而變為盟友關系,從而促進人類原始部落的形成。編譯及圖片整理:《廣州日報》李文 實習生 羅曉慶 來源:《紐約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