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356|回复: 2
收起左侧

[讨论] 解析现代地质学存在的错误之七——洋中脊对称的古地磁条带是地球翻转的历史档案记录

[复制链接]

14

主题

2925

铜板

10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33
发表于 2011-6-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被现代地质学认为最能够解释洋底增生的瓦因-马修斯模型,其实只是一种没有边际的猜想。实际上根本没有说清楚海底条带状磁异常的形成机制,更没有说明白古地磁极为何会发生倒向。本文叙述了地球翻转的新观点:地球翻转运动带来了古地磁极的变化,写下了古地磁条带的异常状态;对称的磁异常条带的形成过程,应该是地球翻转运动撕裂了未能够完全冷凝的、充填裂谷的玄武岩岩浆体。

    20世纪50年代海洋地球物理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海底条带状磁异常,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科技进步(图1、图2)。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海洋地壳为什么会形成如此规模、如此规律的磁异常条带?为了解释那种奇异的现象,当时的学者们可谓绞尽脑汁,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想和模型,都遭到了否定。为了救急,学术界只好采用了英国剑桥大学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系的两位青年学者瓦因(F.J.Vine)和马修斯(O.H.Mathews)提出的解释模型。被认为最能够解释洋底增生的瓦因-马修斯模型,其实只是一种没有边际的猜想模式。瓦因和马修斯认为,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于海底岩石磁化强弱不均所引起的,而是由周期性古地磁极正、反向倒向引起熔岩(玄武岩)交替磁化产生的。也就是说,条带状磁异常是地球磁场正、反系列在“传送带”上的水平投影。这是在渐变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局限性思维,学术界后来为其涂脂抹粉的美化,活生生把一个饱含错误和荒谬的猜想,当作了科学的真实。实际上根本没有说清楚海底条带状磁异常的形成机制,更没有说明白古地磁极为何会发生倒向。
图1  洋中脊两侧对称的古地磁条带示意图
(引自http://unit.cug.edu.cn/jpkc/dqkxgl/web/webpages/5_1_2.htm,下同)
    笔者指出他们的错误,当然要叙述个人的新思维,让读者和学者们能够在比较中鉴别其真伪情况。在太空轨道上运转的地球,原本就处于一种非稳态运动状态。由于自转过程会驱使两极物质向赤道“起潮”,再加上其他多种能够导致转动惯量变化的因素影响,地球自转轴会间歇性地发生调适性翻转。当人们以现在的北天极为准去标定那时候的古地磁数据时,自然就显现出了每一次90度左右的变动,而连续两次翻转就出现一次正向与反向的倒向表现。笔者在系列文章

图2  全球性洋中脊两侧的古地磁对称条带异常示意图
“古地磁极正向、反向的倒向变化表达是错误的”中,已经指出了现存科学在处理古地磁资料表达上的错误。所以,按照地球翻转观点作图的话,图1的条带还应该增加一倍。
    为什么在洋中脊两侧会出现几乎对称的地磁异常条带?依照地球翻转的观点看,应该是地球翻转运动期间充填裂谷的岩浆,在地球翻转运动的平静时期会表现出两边冷、中间热的状态。当发生又一次地球翻转运动时,势必由于固态和液态岩浆的机械强度的两边强、中间弱的差异,而出现从接近中央的部分,把上一次充填物一分为二撕裂的现象。这样的新解释既科学又合理,还不需要任何的假设条件。而且可以认为,洋中脊两侧对称的古地磁条带,正是地球翻转曾经无数次发生的地质学记录。从洋中脊两侧对称的古地磁条带的记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地球翻转运动发生全球性大灾难时,地球那痛苦的呻吟声。
    由于地球翻转运动导致的地壳中的应力变化,在大洋洋中脊的裂谷位置,是地壳岩石连续性最薄弱的部位,可以肯定也会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伴随着地球翻转运动的发生,原有的裂谷如果愈合得好,裂谷就会从活动转向消亡。如果地球翻转运动导致裂谷重新破裂,岩浆沿着原先已经存在的、但尚未完全封闭的通道向地表喷溢,自然会形成全球可以对比的大规模火山作用。地球翻转运动发生一次,岩浆喷溢一次;地球翻转运动再发生一次,岩浆照样再喷溢一次……。喷溢的大洋玄武岩自然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记录下当时的地磁场,按照现在的古地磁数据采集和计算处理方式,地球翻转运动带动地球自转轴的翻转现象,就表现为古地磁极性的正向和反向变化(笔者注:暂时借用现在古地磁学的错误说法)。
    正是存在地球翻转运动的发生期和平静期的不同,所以板块的运动不是假设的匀速运动,瓦因-马修斯模型在这一点上也是错误和荒谬的。在地球翻转运动的发生期,应该发生过最剧烈的运动。到现在为止,现代科学界没有能够观测到地球翻转运动最基本的任何一个数据。中国古人记录的“天倾西北”现象,应该是最直接的观测资料和精辟认识!而在地球翻转运动的平静期,就是现在全球性观测网站能够捕捉到的微小变化。如果继续用这种微小变化的精确数据,去指导和推定板块全部的变化过程,学者们将重蹈渐变论错误和荒谬的复辙,就象“星表”的使用一样。
    应该说,洋中脊下面的融浆只存在于浅部。洋中脊下面的液态的基性岩浆房的存在和后续补充,依然是随着地球翻转运动而发生变动的地质体。还需要说明的是,转化成液态的地幔物质,在体积上会出现膨胀现象,所以虽然洋中脊的裂谷位置在大量涌出熔融的地幔物质,可是洋中脊位置上依然相对于两侧是高高突起的。当冷凝的玄武岩逐渐远离洋中脊中心时,它们的高程逐渐趋近于大洋底部正常高程,表示在其下的地幔物质也逐渐趋近于没有熔融、也没有体积膨胀的正常状态。这也证明了洋中脊裂谷下面的情况,相对于全球地壳是局部性质的现象。
    洋中脊的裂谷实际是被地球翻转运动拉开的,熔融的基性岩浆只是在充填裂谷的空间,而不是由裂谷充填的熔融岩浆给出推移板块的力量。就象外伤出血一样,是肌肉的裂口导致出血,而不是由于出血推挤开肌肉。在这点上,板块学说犯了一个根本就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贻笑大方的结果。
    如果现代地质学确实存在着笔者指出的错误,那么及时进行修改和纠错就势在必然。认可地球翻转运动现象,创建全新的地质学基础性新知,需要投入多大的工作量啊!创新的空间又有多么广阔啊!

581

主题

1376

铜板

220

好友

钻石会员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14197

宣传勋章爱心勋章优秀斑主灌水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11-6-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学习了,回帖是美德。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4

主题

2925

铜板

10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3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发出创新的见解是笔者的保守,接不接受创新是朋友们各自的选择。
秋末冬初,天阴冷得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