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2 V/ W& x, G( W
侏罗五化甲9 P& `2 B$ ^3 F2 Q1 v( R0 M0 s1 J
+ S. s- O0 _$ R5 {% e
1 ]1 _: W6 s/ L9 x0 B/ g2 M9 D ; F* `' R' o8 x: A( [9 A) M- w
$ [* P Q- y5 m+ }+ f
现生花蚤 * E6 M: @! E" u w' P2 p
4 P4 W1 l6 G, {/ a
2 E5 K+ X8 |6 R* q3 ~
1 ]' U5 m$ J% \ e u拟步甲总科是鞘翅目中最繁盛类群之一,也是甲虫分类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花蚤类甲虫为拟步甲总科的基部类群,同时也是一类重要的访花昆虫,因此具有重要的系统演化和古生态学意义。由于数量稀少,加之鉴定困难,以往化石材料对该类群早期演化研究贡献甚少。1 I1 K/ b$ R1 d1 j3 V
: F( U% C- D; H; D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博士和张海春研究员首次在内蒙古五化乡中侏罗统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似花蚤类”化石(拟步甲总科),将其命名为“侏罗五化甲”(Wuhua jurassica)。侏罗五化甲是目前最古老的拟步甲总科分子,其体型、头部结构以及腿部特征与现生花蚤科非常相似,应为花蚤类的基部类群。通过对中生代拟步甲总科化石记录的修订,发现花蚤类的出现和早期演化可能与裸子植物关系密切,而直到白垩纪,其进一步的辐射发展才与被子植物的崛起紧密联系。因此,花蚤科与被子植物的协同演化关系比先前设想的要复杂: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并非先前所认为的“因花而生”,而是直接继承了祖先类群的身体构建。% w j/ s2 v! q9 p
2 `& R/ o) V w! G8 r* C, q2 m
该成果最近发表于国际刊物《古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