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利用举办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培训班暨研讨会的机会,部大讨论办公室组织各省(区、市)地调院负责人,围绕五个主题对制约地质找矿工作的突出问题进行座谈讨论。一是如何加强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二是如何推进地质找矿新突破;三是如何与社会需求结合,提升地质工作地位;四是如何完善地质工作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规范;五是制约地质资料成果共享的问题和原因。
针对上述主题,各省(区、市)地调院负责人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谈问题,深入找原因,积极谋对策,反映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养老、社保、基地建设等后顾之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头费不足,“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是多数地勘队伍不得已的选择。
(2)在矿业权市场方面,由于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出现“找矿不如开矿、开矿不如炒矿”的不正常现象,降低了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地勘队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只能充当打工角色,逐渐丧失自我。
(3)地勘队伍为了更多地承担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项目,需要独自拥有地质资料,这是地勘单位不愿地质资料成果共享的重要原因。
(4)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地勘队伍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实力逐渐下降。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一旦摘掉事业单位的帽子,许多地勘队伍将不复存在。
(5)在公益性地质调查方面,由于预算标准低、投入不足,承担单位完全按照工作规程规范作业存在很大困难,难以保证野外第一手资料数据的准确性,这是造成成果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会人员还就地质调查项目管理、野外工作待遇等热点问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部大讨论办公室副主任、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对大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参加这次座谈表示感谢,并对大家的发言给予积极评价,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思考地质找矿改革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到大讨论中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