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研究与地震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成果,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与方法,论证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探讨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区的地震断裂和震源断裂基本特征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问题.笔者认为龙门山碰撞造山带深处隐伏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震源断裂,而地壳表层发育的映秀断裂带、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等可能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主震区的地震断裂,该区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既有显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学作用下,形成上扬子地块向青藏高原东缘碰撞-楔人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向东仰冲,深部向东俯冲的动力学态势,造成龙门山碰撞造山带切割莫霍界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向中上地壳扩展,应力高度集中与能量快速释放破裂,从而引起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以及大型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形成.探索震源断裂与地震断裂区别与联系,对进一步研究地震机制与发震动力学以及防震减灾有重要意义.| 作者: | 蔡学林 王绪本 朱介寿 曹家敏 程先琼 余年 张伟 鲁霞 庞溯 张振宇 CAI Xue-lin WANG Xu-ben ZHU Jie-shou CAO Jia-min CHENG Xian-qiong YU Nian ZHANG Wei LU Xia PANG Su ZHANG Zhen-yu | | 作者单位: | 蔡学林,CAI Xue-lin(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王绪本,朱介寿,WANG Xu-ben,ZHU Jie-shou(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曹家敏,程先琼,余年,张伟,鲁霞,庞溯,张振宇,CAO Jia-min,CHENG Xian-qiong,YU Nian,ZHANG Wei,LU Xia,PANG Su,ZHANG Zhen-yu(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 | 期 刊: | 中国地质 ISTICPKU | | Journal: | GEOLOGY IN CHINA | | 年,卷(期): | 2010, 37(4) | | 分类号: | P542.+3 | | 关键词: | 震源断裂 地震断裂 地表破裂带 岩石圈 地壳 壳幔韧性剪切带 主震震源区 汶川8.0级特大地震 | | 机标分类号: | P31 F30 | | 机标关键词: | 汶川 地震震源区 断裂特征 动力学分析 fault 特大地震 地震断裂 青藏高原东缘 韧性剪切带 碰撞造山带 断裂带 地壳表层 欧亚板块 深部构造环境 龙门山 大地电磁测深 区别与联系 理论与方法 地表破裂带 中上地壳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土资源部专项计划项目,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项目,成都市防震减灾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