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6543|回复: 4
收起左侧

[技术交流] 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42

主题

5043

铜板

57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288
发表于 2011-3-2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
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Z
④变坡点高程:H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五、超高缓和过渡段的横坡计算

已知:如图,
第一横坡:i1
第二横坡:i2
过渡段长度:L
待求处离第二横坡点(过渡段终点)的距离:x
求:待求处的横坡:i
解:d=x/L
i=(i2-i1)(1-3d2+2d3)+i1
六、匝道坐标计算
已知:①待求点桩号:K
②曲线起点桩号:K0
③曲线终点桩号:K1
④曲线起点坐标:x0,y0
⑤曲线起点切线方位角:α0
⑥曲线起点处曲率:P0(左转为“-”,右转为“+”)
⑦曲线终点处曲率:P1(左转为“-”,右转为“+”)
求:①线路匝道上点的坐标:xy
②待求点的切线方位角:αT
计算过程:

注:sgn(x)函数是取符号函数,当x0时sgn(x)=1,当x=0时sgn(x)=0。在计算器中若无此函数可编一个小子程序代替。

评分

参与人数 2铜板 +4 收起 理由
llccqq + 2 楼主辛苦了
测量客 + 2 感谢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21

主题

10万

铜板

83

好友

地信学员

开开心心每一天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2971
发表于 2011-3-2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有点高深,慢慢学了

0

主题

28

铜板

0

好友

实习生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11-3-2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23

主题

5407

铜板

30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07
发表于 2011-3-2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很不错  

0

主题

30

铜板

0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0
发表于 2011-4-1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学习了,楼主继续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