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平塘县西关区旧司开花寨所产的花石,属铝硅酸盐粘土矿物组成的变质高岭石岩。具有色泽鲜艳、细腻润滑、花纹美观等特点,可与我国著名的寿山石(叶腊石岩)媲美,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工艺美术石料。
一、地质简况
 | | 图一 花石野外产状素描图 |
开花寨位于旧司向斜轴部附近,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二迭系碳酸盐岩。花石产于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上部的中厚层生物灰岩中,岩层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较陡。 花石呈南北向条带扁豆装断续平行分布,北起老熊井,南至红岩渡口,全长5至6公里。单个条带扁豆体长约1公里,节理发育。与生物灰岩呈平行层状接触(图一),接触面具岩溶面特征。 区内构造简单,断裂不甚发育。南北向展布的黔南(贵定)向斜西翼的次级褶皱及同一方向的小断裂,组成本区基本构造格架。 二、花石类型 按颜色、结构、矿物组合特点,将花石分为四种类型:彩霞石、白玉石、虎纹石、珍珠石,其中以彩霞石、虎纹石为最佳珍品。 1、彩霞石(照片一)  | 照片一 彩霞石 单偏光 80倍
隐晶质高岭石(灰白色)中分布着彩云状铁质(黑色)
|
岩石名称为变质柔皱状铁质高岭石岩。颜色有浅粉红、浅紫、紫红、浅褐、深褐以及白、浅灰、浅黄、黑等色相间,似五彩云霞状。 矿物成分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结晶隐晶状以及应力作用下发育的纤维变晶状。铁质广泛浸染成显微质点状团块状。局部地段富集着大量碳酸盐矿物的菱面体假象,已被泥质、高岭石矿物替代。 岩石柔皱构造十分强烈,导致高岭石、铁质又一次经历了改组,岩石颜色变得协调,并且更加致密。 2、白玉石(照片二)  | 照片二 白玉石 正交偏光 200倍
高岭石结晶显微晶粒状
|
岩石名称为变晶高岭石岩。颜色洁白如玉,瓷状断口,珍珠光泽。矿物成分由变晶状高岭石组成,结晶成变晶蠕虫状、纤维状。 3、虎纹石(照片三)  | 照片三 虎纹石 单偏光 80倍
条纹状炭质(黑色)平行展布于高岭石(灰白色)中。高岭石中分布着变晶状堇青石、红柱石等矿物。
|
岩石名称为条带状堇青石红柱石高岭石岩。岩石由黑、白条带相间组成,黑色条带为有机质,并混杂有显微鳞片状水云母,在条带中有碳酸盐菱面体假象分布。由于变质作用发生"炭化",炭质更加致密。白色条带为显微~隐晶状高岭石组成得基底,丛中分布着多量显微变斑晶状堇青石、红柱石、钙铝榴石,它们集合成团,团粒大小0.02-0.5mm,外形花瓣状,也出现大量单晶粒状,是一种正在发育中得晶体。 4、珍珠石(照片四)  | 照片四 珍珠石 单偏光 40倍
由泥质、高岭石粘土组成的鲕粒。
|
岩石名称为鲕状铁质高岭石粘土岩。颜色浅灰、浅黄灰、浅紫、浅褐、黑等。"珍珠"实为鲕粒,外形卵状及变形状,颗粒大小0.5-5mm。鲕粒可分为单鲕、复鲕二种,由泥质、高岭石组成,并有铁质充填。在鲕粒间分布有不等量得碳酸盐菱形假象,已被泥质、高岭石替代。柔皱构造发育地段,鲕粒形变十分显著,并显定向性。 三、花石的物质成分 1、矿物成分  |  | 图二 彩霞石差热曲线 | 图三 白玉石差热曲线 |
主要矿物:高岭石(图二)(图三) 次要矿物:泥质、有机质(炭质)、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多水高岭石。 新生、变质矿物:堇青石、红柱石、钙铝榴石、绿帘石、水云母。 微量矿物:石英、金红石、碳矽石、白钛石。 脉石矿物:高岭石脉、方解石脉。 2、化学成分 以彩霞石化学成分为例(表一) 表一 彩霞石化学成分表(%) | SiO2 | Al2O3 | Fe2O3 | FeO | MgO | CaO | K2O | | 35.74 | 32.62 | 15.62 | 0.142 | 0.38 | 0.23 | 0.15 | | Na2O | TiO2 | Cr2O3 | NiO | P2O5 | MnO | | | 0.29 | 1.80 | 0.051 | 0.005 | 0.15 | 0.01 | | | CO2 | Nb2O5 | Ta2O5 | H2O+ | H2O- | 灼烧 | | | 0.03 | 0.0032 | 0.001 | 12.41 | 1.62 | 12.60 | |
3、微量元素 各类花石的微量元素对比见表二 表二 各类花石及围岩微量元素分析表 类型 元素 | 彩霞石 | 白玉石 | 虎纹石 | 珍珠石 | 花石围岩生物灰岩 | 花石围岩生物灰岩 | 花石围岩生物灰岩中含锰方解石脉 | | Ba | / | / | / | / | / | 0.08 | 0.03 | | Be | 0.0001 | 0.0002 | 0.0003 | <0.0001 | / | / | / | | Si | >10 | >10 | >10 | >10 | 0.01 | / | 0.1 | | Mg | 0.05 | 0.07 | 0.04 | 0.03 | 0.1 | 0.2 | 0.1 | | Mn | 0.006 | 0.005 | 0.1 | 0.00085 | 0.01 | 0.015 | 1.5 | | Cr | 0.003 | / | 0.003 | 0.003 | / | / | / | | Fe | 0.4 | 0.15 | 0.35 | 2 | 0.004 | 0.1 | 0.015 | | Ni | 0.008 | 0.004 | 0.014 | 0.001 | / | / | / | | Ca | 0.03 | 0.15 | <0.01 | <0.01 | >10 | >10 | >10 | | Al | 5 | 10 | 5 | 3 | 0.03 | 0.3 | 0.05 | | V | <0.001 | / | 0.001 | 0.0008 | / | / | / | | Cu | 0.006 | 0.015 | 0.03 | 0.0008 | 0.0001 | 0.0001 | 0.0003 | | Zr | / | / | / | 0.03 | / | / | 0.004 | | Ti | 0.02 | / | 0.01 | 1.5 | 0.0015 | 0.003 | 0.01 | | Zn | 0.006 | / | 0.01 | / | / | / | / | | Co | 0.001 | / | 0.006 | / | / | / | / | | Y | / | / | / | / | / | / | 0.015 | | Yb | / | / | / | / | / | / | 0.001 |
四、花石形成条件的探讨 1、原始岩石 花石原属高岭石粘土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具鲕状结构、层纹构造等沉积岩标志结构。成岩是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固而生成大量黄铁矿和有机质,后期受低温热液作用,有大量高岭石脉充填。 2、应力作用 对小规模柔性地质体在刚性地质体作为边界控制下,产生局部压应力作用,构成浅变质作用。应力在花石及围岩中的表现形式为: (1)应力矿物现象有: 高岭石蠕虫状晶体形变,纤维状变晶产生; 高岭石变晶波状消光,重折率变化; 高岭石晶体净化; 有机质的炭化; 褐铁矿向赤铁矿转化; 泥质向水云母鳞片转化; 新生变质矿物产生,晶体形变。 (2)应力作用下的结构变化有: 鲕状结构变为变鲕状结构,鲕粒变形; 层纹构造变为变余层纹构造、条带构造; 高岭石脉的"香肠状"形变; 柔皱构造形成; 节理广泛发育; 压扭性结构面产生光滑油脂状镜面; 围岩中方解石产生密集聚片双晶及扭曲。 3、热力条件 花石地质体距目前贵州南部发现的草坡峨眉山玄武岩仅20公里。在西南面80公里的罗甸罗悃,有大量钛辉辉绿岩侵入于相同层位,因而从整个区域来看,有一定程度的岩浆活动。 4、成因探讨 高岭石粘土岩是浅海、滨海相沉积岩。吴家坪组生物灰岩沉积过程中 ,局部经过了一个较短的沉积间断,使生物灰岩层面上留下溶蚀岩溶面。高岭石粘土岩沉积时,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吴家坪组灰岩中大量生物消失,在粘土岩中没有残存,而海水溶液仍保持一定的CaCO3溶液浓度。在动荡的海水中形成鲕粒等内碎屑,与此同时有一定数量的方解石晶出,还原条件下出现黄铁矿和有机质的结晶和沉积,在高岭石粘土岩形成后,有一间断,以后继续沉积碳酸盐岩。 后期在局部定向压应力作用下,受一定温度影响,产生浅变质作用,这种作用属于区域变质作用范围中一种局部应力作用,因而在广大地区内可以不出现一套区域变质岩石,而只影响`其局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