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684|回复: 3
收起左侧

[非金属] 重要矿物简述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8927

铜板

66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673
QQ
发表于 2010-11-4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要矿物简述.doc (105 KB, 下载次数: 5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永颉同心 + 1 欢迎加入地信网!

查看全部评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0

主题

2314

铜板

5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12
发表于 2010-11-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找了好久了

5

主题

358

铜板

6

好友

助理工程师

做可做事,交可交人。

Rank: 5Rank: 5

积分
362
发表于 2010-11-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已发现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改进,逐年不断有新矿物发现,近年平均每年发现约四五十种。1949年以来我国发现并得到确认的新矿物约40种。
矿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分为5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根据阴离子或络阴离子还可把大类再分为若干类,如含氧盐大类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以及钼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硝酸盐矿物等类。
在众多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以人名和地名来命名的,如高岭石是因江西省高岭而命名,全世界都叫这个名字;有一部分是根据化学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命名的,如方解石是因沿解理极易碎成菱形方块而命名;赤铁矿、黄铁矿是根据其颜色和主要成分而命名;重晶石是根据其比重较大而命名,等等。在中文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源于我国传统名称,如石英、石膏、辰砂等,但大部分是由外文翻译成中国名称。具有金属光泽或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矿,如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具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石,如方解石、长石、萤石等。
下面简单介绍重要的有用矿物、造岩矿物(即组成岩石的重要矿物)以及我国某些特别丰富的矿物,共约40种。
一、自然元素矿物
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黄、金刚石、石墨等。这里只介绍石墨和金刚石。
1.石墨C 通常为鳞片状、片状或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晶体良好者具强金属光泽,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薄片具挠性。比重2.09—2.23。具滑腻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熔点高)。化学性稳定,不溶于酸。
鉴定特征: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石墨多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还原作用中形成,见于变质岩中;一部分由煤炭变质而成;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石墨可制坩埚、电极、铅笔、防锈涂料、熔铸模型以及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减速剂。我国主要的石墨产地有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湖南等省(区)。
2.金刚石C 晶体类似球形的八面体或六八面体。无色透明,含杂质者黑色(黑金刚),强金刚光泽,硬度10。解理完全,性脆。比重3.47—3.56。紫外线下发萤光。具高度的抗酸碱性和抗辐射性。
鉴定特征:最大硬度和强金刚光泽。
金刚石多产于一种叫金伯利岩的超基性岩中。含金刚石岩石风化后可形成砂矿。
透明金刚石琢磨后称钻石。不纯金刚石用于钻探研磨等方面。目前,金刚石还用于红外、微波、激光、三极管、高灵敏度温度计等各种尖端技术方面。
非洲扎伊尔和南非金伯利为著名金刚石产地,产量居世界之冠。我国的山东、辽宁、湖南省沅水流域、贵州、西藏都发现了原生金刚石或金刚石砂矿。
二、硫化物类矿物
本类是金属元素与硫的化合物,大约有200多种,Cu、Pb、Mo、Zn、As、Sb、Hg等金属矿床多由此类矿物富集而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3.辉铜矿Cu2S 完好晶体少见,一般呈块状、粒状集合体。铅灰至黑色(表面有时具翠绿色或天蓝色小斑),条痕黑灰色,金属光泽,(风化面常有一层无光被膜),不透明。硬度2—3,解理不清楚,稍具延展性。比重5.5—5.8。
鉴定特征:黑铅灰色,硬度低,用刀尖可以刻出光亮痕迹。
辉铜矿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氧化分解再经还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矿物。含铜成分高,是最重要的炼铜矿石。我国云南东川铜矿等有大量辉铜矿。
4.方铅矿PbS 晶体常为六面体或六面体与八面体的聚形;一般呈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铅灰色,条痕黑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5—2.75,三组立方解理完全,性脆。比重7.4—7.6。
鉴定特征:铅灰色,硬度低,比重大,可以碎成立方小块。
方铅矿为最重要的铅矿石,因其中常含银,也是重要的炼银矿石。我国方铅矿产地甚多,湖南常宁县水口山为知名产地。近年在云南兰坪、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地发现特大型铅锌矿床,其储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5.闪锌矿ZnS 一般多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浅黄、黄褐到铁黑色(视含Fe多少而定),条痕较矿物色浅,呈浅黄或浅褐色。金刚光泽(新鲜解理面)、半金属光泽(深色闪锌矿)或稍具松脂光泽(浅色闪锌矿)。半透明(浅色者)到不透明(深色者)。硬度3.5—4。六组完全解理,性脆。比重3.9—4.1。
鉴定特征:颜色不太固定,但条痕经常比颜色浅(浅黄褐色),稍具松脂光泽,棱角或碎块透光,多向完全解理。
闪锌矿为最重要的锌矿石,其中常含有镉Cd、铟In、镓Ga等类质同像混入物,是有价值的稀有元素。闪锌矿常与方铅矿共生。我国产地以云南金顶、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最著名。
6.辰砂HgS 晶形为细小厚板状或菱面体;多呈粒状、致密块体或粉末被膜。朱红色,条痕与色相同,金刚光泽(新鲜晶面),半透明。硬度2—2.5,三组解理完全,性脆。比重8.09—8.20。
鉴定特征:颜色及条痕朱红色,硬度低,比重大。
辰砂在地表条件下比较稳定,为重要的炼汞矿物。我国是世界上重要产辰砂的国家之一,湘、贵、川交界地带为主要产地,以湖南辰州(今沅陵)为最著名,故称辰砂,又名朱砂。最近在青海省也发现大型汞矿床。
7.辉锑矿Sb2S3 晶体为具有锥面的长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明显纵纹,一般呈柱状、针状或块状集合体。铅灰色,条痕黑灰,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2.5。一组解理完全,性脆。比重4.5—4.6。蜡烛可以熔化。
鉴定特征:柱状、针状集合体,铅灰色,硬度低(指甲可刻动),单向完全解理,极易熔化。辉锑矿与方铅矿相似,但后者具立方解理,比重大,不易熔,可以区别。
辉锑矿是最重要的锑矿石。我国为著名的产锑国家,储量占世界第一位,尤以湖南新化锡矿山的锑矿,储量大,质量高。
8.辉钼矿MoS2 通常呈叶片状、鳞片状集合体。铅灰色,条痕亮灰色(常带微绿),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1-1.5,最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比重4.7—5.0,有滑腻感。
鉴定特征:铅灰色,最完全解理,可分离成薄片,能在纸上划出条痕,有滑腻感。
辉钼矿常产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辉钼矿为炼钼主要矿石。我国辽宁的杨家杖子为钼矿产地。近年在陕西、河南等省发现大型钼矿床,因此使我国钼矿储量名列世界前茅。
9.黄铁矿FeS2 经常发育成良好的晶体,有六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六面体晶面上有与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互相垂直。有时呈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结核状。浅黄(铜黄)色,条痕黑色(带微绿),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6—6.5(硫化物中硬度最大的一种),无解理,性脆。比重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鉴定特征:完好晶体,浅黄色,条痕黑色,较大的硬度(小刀刻不动)。
黄铁矿是在硫化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黄铁矿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我国黄铁矿床(亦称硫铁矿)分布很广,广东英德、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内蒙古等都有产出,近年在广东云浮探明有特大型矿床。我国硫铁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10.黄铜矿CuFeS2 完好晶体少见,多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金黄色(表面常有锈色),条痕黑(带微绿)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5—4,解理不清楚,性脆。比重4.1—4.3。
鉴定特征:金黄色,条痕近黑色,硬度中等。
黄铜矿易与黄铁矿、金等相混,其区别如下:
黄铜矿为炼铜的主要矿物。黄铜矿在氧化及还原条件下极易变成其它次生铜矿,如孔雀石、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等。我国产地分布较广,主要有甘肃白银厂、山西中条山、长江中下游(如湖北、安徽)、云南东川以及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近年在江西东北部德兴、西藏玉龙等发现大型
表2-3黄铁矿、黄铜矿与金的区别

铜矿床。我国铜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铜矿床。我国铜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
本类矿物分布相当广泛,共约180多种,包括重要造岩矿物如石英及Fe、Al、Mn、Cr、Ti、Sn、U、Th等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是铁、铝、锰、铬、钛、锡、铀、钍等矿石的重要来源,经济价值很大。
11.赤铁矿Fe2O3 赤铁矿包括两类:一类为镜铁矿,晶体多为板状、叶片状、鳞片状及块状集合体。钢灰色至铁黑色,条痕樱红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2.5—6.5,性脆。比重5.0—5.3。无磁性。
另一类为沉积型赤铁矿,常呈鲕状、肾状、块状或粉末状。暗红色,条痕樱红色,半金属或暗淡光泽,硬度较小。
鉴定特征:镜铁矿常以板状、鳞片状集合体、钢灰颜色及樱红色条痕为特征。沉积赤铁矿常以鲕状、肾状等形态、暗红颜色及樱红色条痕为特征。
镜铁矿主要产于接触变质带,沉积型赤铁矿主要产于沉积岩中。赤铁矿为最重要的铁矿石之一。赤铁矿粉可用作红色涂料和制红色铅笔。我国赤铁矿产地甚多,辽宁鞍山、甘肃镜铁山、湖北大冶、湖南宁乡、河北宣化和龙关等地都是著名的产地。我国各类铁矿资源储量占居世界前列。
12.磁铁矿Fe3O4或FeO•Fe2O3 晶体常为小八面体,有时为菱形十二面体,通常呈粒状或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条痕黑色,金属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5.5—6。解理不清楚,性脆。比重4.9—5.2。具有强磁性。
鉴定特征:铁黑色,条痕黑色,强磁性。
磁铁矿主要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多产于与岩浆活动或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和岩石中。磁铁矿是最重要的铁矿石之一。我国产地甚多。磁铁矿中的Fe3+可以为Ti4+、Cr3+、V3+等所代替(类质同像代替),当含V、Ti较多时,则称钒钛磁铁矿。如我国四川攀枝花即为大型钒钛磁铁矿基地。
13.褐铁矿FeO(OH)•nH2O 褐铁矿是许多氢氧化铁和含水氧化铁等隐晶矿物和胶体矿物(针铁矿、纤铁矿及其它杂质)集合体的总称。成分不纯,水的含量变化也很大,一般呈致密块状、粉末状或呈钟乳状、葡萄状等。黄褐、黑褐以至黑色,条痕黄褐色(铁锈色),半金属或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4—5.5,风化后小于2,可染手。比重2.7—4.3。
鉴定特征:颜色由铁黑至黄褐,但条痕比较固定,为黄褐色。
褐铁矿多为含铁胶体溶液在地质时代的湖海沉积而成,或者是含铁矿物的风化产物。褐铁矿为一种炼铁矿石,也可以用做褐色颜料。
14.锡石SnO2 晶体常呈正方双锥和正方柱的聚形。通常呈致密块体,或柱状、粒状块体产出。棕色、棕黑色,条痕浅褐色,新鲜面金刚光泽,断口松脂光泽,多为不透明。硬度6—7,解理不清楚,性脆。比重6.8—7.1。不溶于酸,化学性稳定。
鉴定特征:棕黑色,硬度高,比重大,断口松脂光泽。必要时需做化学鉴定。
锡石是工业上唯一炼锡的原料。我国是世界上重要产锡国家之一,云南个旧为我国著名的锡都。近年又在云南、广西、四川发现了重要的原生锡矿及锡砂矿,其中以广西南丹大厂规模最大。我国锡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15.软锰矿MnO2 通常为隐晶块体,或呈粉末状,煤黑色(或带微红微褐),条痕黑色(或带褐色),隐晶块体为半金属光泽,粉末状者为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2—3。比重4.7—5.0。
鉴定特征:黑色煤烟灰状,性软易污手。
软锰矿主要是风化带次生矿物,或在地质时代浅海中沉积而成。软锰矿是重要的锰矿石。我国湖南、广西、四川、辽宁等地锰矿床中均有大量软锰矿产出。
16.铝土矿Al2O3•nH2O(一般式,但它不是一种单独矿物) 铝土矿是由若干铝的氢氧化物矿物(如三水铝石Al[OH]3、硬水铝石AlO[OH]、软水铝石AlO[OH])所组成的混合物,经常含有高岭土、铁矿等杂质。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一般要求其中Al2O3>40%,Al2O3/SiO2>2:1。铝土矿多呈致密块状、鲕状、豆状等产出,白、灰、黄、褐等色,土状光泽,硬度3左右,比重2.5—3.5。
鉴定特征:外表似粘土岩,但硬度较高,比重较大,没有粘性、可塑性及滑腻感。
铝土矿主要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由岩石风化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而成。铝土矿是炼铝的主要矿石,我国分布广泛,在华北东北地区大凡有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的地方往往有铝土矿(如河北开滦、山东淄博、河南平顶山、辽宁本溪等),南方云、贵、闽诸省亦有铝土矿。我国铝土矿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多数硅铝比值较低,冶炼比较困难。
17.石英SiO2 石英有多种同质多像变体。最常见的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及菱面体的聚形,柱面上有明显的横纹。在岩石中石英常为无晶形的粒状,在晶洞中常形成晶簇,在石英脉中常为致密块状。无色透明的晶体称为水晶,另外还有含有杂质而带颜色的紫水晶(含锰)、烟水晶(含有机质)、蔷薇石英(又叫芙蓉石,含铁锰)等。具典型的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性硬,比重2.5—2.8。
另外还有由二氧化硅胶体沉积而成的隐晶质矿物,白色、灰白色者称玉髓(或称石髓、髓玉),白、灰、红等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层状或平行条带状者称玛瑙,不纯净、红绿各色称碧玉,黑、灰各色者称燧石。此类矿物具脂肪或蜡状光泽,半透明,贝壳状断口。
此外还有一种硬度稍低、具珍珠、蜡状光泽、含有水分的矿物,称蛋白石(SiO2•nH2O)。
石英类矿物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
鉴定特征:六方柱及晶面横纹,典型的玻璃光泽,很大的硬度(小刀不能刻划),无解理。隐晶质各类具明显的脂肪光泽。
石英是自然界几乎随处可见的矿物,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长石,占地壳重量的12.6%。它是许多岩石的重要造岩矿物。含石英的岩石风化后形成石英砂粒,遍布各地。石英用途很广,可用制光学器皿,精密仪器的轴承,钟表的“钻石”等;石英砂可用作研磨材料、玻璃及陶瓷等工业的原料;质纯透明、无裂隙、无双晶和包裹体的石英晶体,大小为2×2×2cm3时,可作压电石英片和光学材料。
广泛应用于雷达、导航、遥控、遥测、电子、电讯设备等方面。
四、含氧盐类矿物
本大类是金属元素与各种含氧酸根(如SiO4、CO3、SO4、NO3…等)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很大。
(一)硅酸盐类矿物
本类矿物有800多种,约占已知矿物的1/3;按重量算,约占地壳总重量的3/4。硅酸盐矿物是构成地壳的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某些非金属矿物原料(如滑石、石棉、云母等)以及某些稀有金属也来源于硅酸盐类。颜色多不固定,硬度除个别矿物一般较大。
18.正长石K[AlSi3O8]或K2O•Al2O3•6SiO2 又名钾长石,晶体为板状或短柱状,在岩石中常为晶形不完全的短柱状颗粒。肉红、浅黄、浅黄白色,玻璃或珍珠光泽,半透明。硬度6,有两组解理直交(正长石因此得名),比重2.56—2.58。
鉴定特征:肉红、黄白等色,短柱状晶体,完全解理,硬度较大(小刀刻不动)。
正长石是花岗岩类岩石及某些变质岩的重要造岩矿物,容易风化成为高岭土等。正长石是陶瓷及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类质同像混合物,根据两种组分的比例斜长石又可粗略地分为:
酸性斜长石——钙长石组分含量占0—30%中性斜长石——钙长石组分含量占30—70%基性斜长石——钙长石组分含量占70—100%细柱状或板状晶体,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到细而平行的双晶纹;在岩石中多为板状、细柱状颗粒。白至灰白色,或浅蓝、浅绿,玻璃光泽,半透明。硬度6—6.5,两组解理斜交(86°左右,斜长石因此得名)。比重2.60—2.76。
鉴定特征:细柱状或板状,白到灰白色,解理面上具双晶纹,小刀刻不动。
斜长石类矿物见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分布最广。斜长石比正长石更易风化分解成高岭土、铝土等。斜长石中钠长石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原料。
上述正长石、斜长石及其各种变种,统称长石类矿物。按重量计,约占地壳总重量的50%。因此长石类矿物是分布最广和第一重要的造岩矿物。斜长石与正长石的物理性质相似,其主要区别如表2-4。
表2-4正长石及斜长石肉眼鉴定对比

20.橄榄石(Mg,Fe)2[SiO4] 晶体扁柱状,在岩石中呈分散颗粒或粒状集合体。橄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5—7。解理中等或不清楚。性脆。比重3.3—3.5。
鉴定特征:橄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高。
橄榄石为岩浆中早期结晶的矿物,是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的重要造岩矿物,不与石英共生。橄榄石在地表条件下极易风化变成蛇纹石。
21.普通辉石(Ca,Na)(Mg,Fe,Al)[(Si,Al)2O6] 晶体短柱状,横剖面近八边形;在岩石中常为分散粒状或粒状集合体。绿黑至黑色,条痕浅灰绿色,玻璃光泽(风化面暗淡),近不透明。硬度5—6,两组解理近直交。比重3.23—3.52。
鉴定特征:绿黑或黑色,近八边形短柱状,解理近直交。
普通辉石为火成岩(特别是基性岩、超基性岩)的重要造岩矿物,在地表易风化分解。
22.普通角闪石Ca2Na(Mg,Fe)4(Al,Fe)[(Si,Al)4O11]2[OH]2 晶体多为长柱状,横剖面近六边菱形;在岩石中常呈分散柱状、粒状及其集合体。绿黑至黑色,条痕灰绿色,玻璃光泽(风化面暗淡),近不透明。硬度5—6,两组解理相交呈124°。重3.1—3.4。
鉴定特征:绿黑色,长柱状(横剖面菱形)晶体,相交成124°的解理,小刀不易刻划。
普通角闪石是火成岩(特别是中性、酸性岩)的重要造岩矿物,有时见于变质岩中,在地表易风化分解。普通角闪石与普通辉石极相似,其区别如表2-5所示。
表2-5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异同比较

23.云母 假六方柱状或板状晶体;通常呈片状或鳞片状。玻璃及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硬度2—3,单向最完全解理,薄片有弹性。比重2.7—3.1。具高度不导电性。常见种类有:
(1)白云母KAl2[AlSi3O10][OH]2——无色及白、浅灰绿等色。呈细小鳞片状、具丝绢光泽的异种称为绢云母。
(2)金云母KMg3[AlSi3O10][OH]2——金黄褐色,常具半金属光泽。多见于火成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
(3)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2——黑褐至黑色,较白云母易风化分解。
鉴定特征:单向最完全解理,硬度低,有弹性。
云母是重要的造岩矿物,分布广泛,占地壳重量的3.8%。白云母和金云母为电器、电子等工业部门的重要绝缘材料。我国内蒙古丰镇、川西丹巴、新疆等地有较大型云母矿床。
24.绿帘石Ca2(Al,Fe)3[Si2O7][SiO4]O[OH] 成分复杂,主要为钙铝铁的硅酸盐类。晶体常伸长成柱状或板状,晶面具明显条纹;普通成针状、纤维状集合体,在晶洞中易发育成晶簇。黄绿、暗绿至黑绿色(随含铁多少而变化),晶面强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7,一组完全解理。比重3.25—3.5。
鉴定特征:具特有的黄绿或深绿色,晶体延长方向有条纹,硬度大。
绿帘石主要为变质矿物,分布比较广泛。色泽美丽者可做宝石。
25.绿泥石 成分复杂,是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最常见的为富含镁铁质的绿泥石(Mg,Fe)5Al[AlSi3O10][OH]8。常呈叶片状、鳞片状集合体。浅绿至深绿色,珍珠或脂肪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2—2.5,单向最完全解理,薄片具有挠性。比重2.6—2.85。
鉴定特征: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特有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
绿泥石为某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火成岩中的镁铁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在低温热水作用下易形成绿泥石。
26.蛇纹石和石棉Mg6[Si4O10][OH]8 完整晶体少见,一般呈致密块状、层片状或纤维状集合体。浅黄至深绿色,常有斑状色纹,有时为浅黄色或近于白色,条痕白色,脂肪或蜡状光泽,半透明。硬度2.5—3.5。比重2.5—2.65。稍具滑感。
鉴定特征:黄绿等色,中等硬度,脂肪光泽。
蛇纹石主要是由含镁矿物,如橄榄石等在风化带或热水溶液作用下变质而成。此外,白云岩等与花岗岩等接触,受到热水溶液作用,也经常变成蛇纹石。

蛇纹石的纤维状变种称温石棉,是石棉的一种。具典型的丝绢光泽。我国石棉产地很多,其中以青海芒崖、四川石棉县为最著名;陕西等省也有优质石棉矿。
27.滑石Mg3[Si4O10][OH]2 一般为致密块状或叶片状集合体。白、浅绿、粉红等色,条痕白色,脂肪或珍珠光泽,半透明。硬度1—1.5,单向最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比重2.7—2.8,有滑腻感。化学性稳定。
鉴定特征:浅色,性软(指甲可刻划),具滑腻感。
自然界还有一种与滑石极相似的矿物叫叶蜡石Al2[Si4O10][OH]2,福建寿山、浙江青田等为著名产地。
滑石为典型的热液变质矿物。橄榄石、白云石等在热水溶液作用下可以产生滑石,常与菱镁矿等共生:

滑石是耐火、耐酸、绝缘材料,在橡胶和造纸工业中也用作填料。我国滑石储量丰富,辽宁盖平大石桥至海城一带及山东掖县、蓬莱等地为知名产地。

石榴子石成分多种多佯,最常见的为铁铝石榴子石Fe3Al2[SiO4]及钙铁石榴子石Ca3Fe2[SiO4]。晶体发育良好,呈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或两者的聚形,形如石榴子,普通在变质岩中呈分散粒状或粒状集合体。呈深红、红褐、棕、绿、黑等色,玻璃及脂肪(断口)光泽,半透明。硬度6.5—7.5,无解理,性脆。比重3.5—4.3。化学性稳定,不易风化。
鉴定特征:晶体良好,颜色较深,硬度很高,比重较大。
石榴子石是重要的变质矿物,常见于变质岩中,有的产于火成岩中。因硬度大,化学性稳定,岩石风化后可形成石榴子石砂。石榴子石可作研磨材料(金刚砂),透明美丽者可作宝石。
29.红柱石Al2[SiO4]O或Al2O3•SiO2 长柱状晶体(横断面近正方形),在岩石中呈柱状或放射状集合体。后者形似菊花,俗称菊花石。灰白色,有时呈浅红色,弱玻璃光泽,半透明。硬度6.5—7.5(风化后变低),解理清楚。比重3.16—3.20。晶体中心沿柱体方向常有碳质填充。
鉴定特征:近正方形柱状晶体,有碳质黑心,或为放射状集合体。
红柱石是典型的接触变质矿物,主要为富铝岩石(如页岩,高岭土等)分解再结晶而成。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北京西山红山口菊花石沟及周口店等地皆产红柱石。
30.高岭石Al4[Si4O10][OH]8或Al2O3•2SiO2•2H2O 一般呈隐晶质、粉末状、土状。白或浅灰、浅绿、浅红等色,条痕白色,土状光泽。硬度1—2.5。比重2.6—2.63。有吸水性(可粘舌),和水有可塑性。
鉴定特征:性软,粘舌,具可塑性。
高岭石主要是富铝硅酸盐矿物特别是长石的风化产物:
4K[AlSi3O8]+H2O+2CO2→Al4[Si4O10][OH]8+8SiO2+2K2CO3
钾长石 高岭石
高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之一。高岭石及其近似矿物和其他杂质的混合物,通称高岭土。高岭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我国为产高岭土有名国家,高岭土即因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所产质佳而得名。
(二)碳酸盐类矿物
本类矿物已知约80种,占地壳重量的1.7%。其中分布最广的是钙和镁的碳酸盐类,为沉积岩的重要造岩矿物;其次还有铁、锰、铜等碳酸盐,可以构成金属矿床。
31.方解石CaCO3 晶体常为菱面体,集合体常呈块状、粒状、鲕状、钟乳状及晶簇等。无色透明者称冰洲石,具显著的重折射现象;一般为乳白色,或灰、黑等色,玻璃光泽。硬度3,三组解理完全。比重2.71。遇稀盐酸产生气泡。
CaCO3+2HCl→CaCl2+H2O+CO2↑
鉴定特征:锤击成菱形碎块(方解石因此得名),小刀易刻动,遇HCl起泡。
方解石主要是由CaCO3溶液沉淀或生物遗体沉积而成,为石灰岩的重要造岩矿物;在泉水出口可以析出CaCO3沉淀物,疏松多孔,称石灰华;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形成另一种同质多像体,常呈纤维状、柱状、晶簇状、钟乳状等,称为文石(或称霰石)。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仪器材料。
32.白云石CaMg[CO3]2 晶体常为菱面体,但晶面稍弯曲成弧形;普通多呈块状、粒状集合体。乳白、粉红、灰绿等色,玻璃光泽。三组解理完全,硬度3.5—4。比重2.8—2.9。在稀盐酸中分解缓慢。
鉴定特征:白云石与方解石十分相似,主要区别之点如下:
 
     方解石     白云石
晶面:     平直     稍弯曲
硬度:     3     3.5—4
遇酸:     起泡猛烈     粉末微微起泡
白云石主要是在咸化海(含盐量大于正常海)中沉淀而成,或者是普通石灰岩与含镁溶液置换而成。白云石是白云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可用作优质耐火材料(用于钢铁及冶金方面)。
33.孔雀石Cu2[CO3][OH]2或CuCO3•Cu(OH)2和蓝铜矿Cu3[CO3]2[OH]2或2CuCO3•Cu(OH)2 是两种经常共生的铜矿。形态近似,针状或柱状晶体;一般多呈钟乳状、肾状、被膜状或土状等。晶体呈玻璃光泽,半透明。硬度3.5—4。比重3.8—4。遇酸起泡。不同之点是,孔雀石的颜色和条痕为翠绿色,蓝铜矿的颜色和条痕为天蓝色。这两种矿物是由原生铜矿氧化而成的次生矿物,颜色鲜艳,可以作为铜矿石,其粉末是上等的绿色和蓝色颜料(石绿和石青),质纯色美者可作装饰品及艺术品。
(三)硫酸盐类矿物
本类矿物种类虽多(约260种),但占地壳的重量很小(0.1%)。大部矿物是在地表条件下形成的。
34.重晶石BaSO4 常成板状或柱状晶体;一般呈致密块状或板状、粒状集合体。白、浅灰、浅黄、浅红等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2.5—3.5。一般具三组互相垂直的完全解理。比重4.3—4.6。
鉴定特征:硬度小,完全解理(可碎成小方块),比重大(重晶石据此命名),不溶于酸。重晶石与方解石相似,但后者比重小,溶于酸,容易区别。
重晶石多为中、低温热液矿脉,也有浅海中沉积成的。重晶石可作钻探用的泥浆加重剂,又可用制优质白色颜料、涂料(如锌钡白);在橡胶业、造纸业中用作填充剂和加重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钡盐及化学药品等。我国广西、湖南、青海、新疆、江西、胶东、冀东等地皆产重晶石。最近在湖北随县、京山、郧西等地发现有丰富的重晶石矿。
35.石膏CaSO4•2H2O 晶体常为近菱形板状,有时呈燕尾双晶;一般呈纤维状、粒状等集合体。无色透明,或白、浅灰等色,晶面玻璃光泽,纤维状者具丝绢光泽、硬度2,一组最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比重2.3。加热失水变为熟石膏。
透明晶体集合体称透石膏;纤维状集合体称纤维石膏;粒状集合体称雪花石膏。
鉴定特征:一组最完全解理,可撕成薄片,或纤维状、粒状;硬度低,指甲可以刻动。
石膏主要是干燥气候条件下湖海中的化学沉积物,属于蒸发盐类,可用于水泥、模型、医药、光学仪器等方面。我国石膏产地遍及20余省,湖北应城、湖南湘潭、山西平陆、内蒙古鄂托克旗等皆产石膏,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四)其他含氧盐类矿物
36.钨锰铁矿(黑钨矿)(Fe,Mn)WO4 常成厚板状或柱状晶体,晶面上有直立条纹,一般多呈板状、粒状或致密块状。黑褐至铁黑色,条痕红褐到近于黑色(较颜色浅),金属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5—5.5。一组完全解理。比重6.7—7.5。
鉴定特征:厚板状晶体,黑褐色,单向完全解理,比重很大。
钨锰铁矿多分布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地带的石英脉中,是极重要的钨矿石。我国钨矿储量及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钨金属储量为国外总储量的3倍多。江西南部的大余、湖南郴县柿竹园的钨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钨矿。
37.磷灰石Ca5[PO4]3[F,Cl] 晶体常呈六方柱状,或以微小晶粒散布于各种火成岩中,有时呈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结核状。绿、白、灰、褐等色,条痕白色,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硬度5,解理不完全。比重3.17—3.23。加热发磷光。
鉴定特征:磷灰石晶体以其六方柱状及标准硬度,容易判别。此矿物的胶体变种称胶磷灰石,其矿石称胶磷矿,并常与方解石、粘土等形成混合物,称磷块岩,外观变化极大,必须采取化学方法鉴定:用少许矿物粉末与稍多的钼酸铵粉末共研,然后加一滴HNO3,如含磷即呈鲜黄色反应。
磷灰石是提取磷、磷的化合物及制造磷肥的重要原料。江苏、安徽等省产磷矿;解放后在滇东、黔中、黔西、川西、鄂西、湘西、河北一带先后找到大磷矿,其中包括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湖南浏阳、四川绵阳等地。
38.萤石(氟石)CaF2 晶体为六面体或八面体,或为六面体穿插双晶;一般呈具明显解理的致密块状。浅绿、浅紫、紫或白色、无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4,四组(八面体)解理完全。比重3.01—3.25。加热发蓝紫色萤光。
鉴定特征:绿紫白鲜明颜色,标准硬度(4),多向完全解理(相交常呈三角形)。
萤石常呈矿脉产出,与石英、方解石、方铅矿等共生。萤石在冶金工业上用作助熔剂,也是制造氢氟酸的原料,还用于搪瓷、玻璃、光学仪器以及火箭燃料、原子能工业等方面。我国萤石储量居于世界前列,主要产于浙江、湖南、福建等省,其中以浙江金华、义乌等县为最著名。
39.石盐NaCl和钾石盐KCl 晶体为六面体;多呈粒状或块状。无色透明或浅灰等色,玻璃光泽。硬度2—2.5,三组立方解理完全。石盐比重2.1—2.6,钾石盐比重1.97—1.99。易溶于水。
鉴定特征:石盐和钾石盐性质相似,但前者味咸,后者味苦咸且涩;必要时可做焰色试验,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紫色。
二者皆为地质时代或现代干燥气候条件下内陆湖盆或封闭海盆中化学沉淀产物,属于蒸发盐类。石盐除供食用外,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钾盐为制造钾肥的重要原料。我国盐类矿产资源丰富,除石盐外,尚有海盐、湖盐、池盐、井盐等。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储量达250亿t(整个柴达木盆地可达500亿t),其中含钾石盐1亿多吨,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矿。
做可做事,交可交人。

0

主题

3388

铜板

10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5
发表于 2012-2-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啊!!谢谢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