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达木周缘重点勘查区成矿前景地球化学评价项目研讨会召开 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物化探所    作者:汤丽玲 王路阔2014-12-01   2014年11月21-23日,物化探所组织专家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柴达木周缘重点勘查区成矿前景地球化学评价实施方案”研讨会。会议旨在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推动项目阶段性工作总结及已有成果凝练,为下年度工作部署寻求协作意向,更好地推进项目工作,促进成果产出。来自中国地调局、地科院、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第一、第三、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的有关领导、化探主管、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研讨会。 
' _; [! `2 |* j0 b( _% Z; W 
$ S2 i+ Q# ^8 @, O9 G# a3 J1 M  “柴达木周缘重点勘查区成矿前景地球化学评价”项目负责人马生明结合以往多个项目研究成果,介绍了勘查区成矿前景评价取得的理论、方法技术进展,通过多个勘查区研究案例,总结了元素负异常、矿化剂元素异常、惰性元素等在地球化学勘查中的作用,并结合柴达木周缘野马泉、五龙沟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对该项目下一步工作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与工作部署提出了思路和建议。9 G% u4 z, t' ?+ S! D# Y: z" _  ` 
+ K. a. n1 k$ q+ P, a, e& i8 \ 
  中国地调局资源评价部张伟博士对项目组前期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中国地调局当前的总体战略布局,特别强调在局“六个坚持”精神引导下,项目要在认真总结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将方法技术、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很好地结合,形成具有实用性的科研成果,提前做好续作项目工作布置,为2015年度项目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6 M" \6 x2 ~3 k0 W9 ]  i. f1 o 
1 ~4 s6 ^  S; E' Y9 W1 N  x  地科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研究员在充分肯定项目研究指导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的同时,特别指出了现阶段方法技术研究需要进一步理清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建议项目研究要与找矿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实用性。! A7 i; q* j' O+ i4 A  o7 {- h3 ]$ X2 l 
/ c. V* S4 W0 ^- {$ E 
  与会专家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之后,对当前取得的勘查区成矿前景地球化学评价成果均给予充分认同,认为相关成果对解决矿产勘查中面临的某些现实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围绕这些进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例如如何解决矿床多期次元素叠加等问题,为拓展科研人员的思路和视野提供了启示。 
6 w6 o: @6 K' ^0 \% A) K0 t8 x  P6 }$ o! x; k& j8 u% _( c 
  通过交流和研讨,肯定了进展,拓展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也沟通了项目协作渠道,为项目的续作实施奠定了基础,取得了预期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