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天体生物学主席大卫·格林斯彭博士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全新的地质时期——“人类纪”,“人类纪”一词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类纪”被定义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有的科学家认为,这一纪元应该始于工业革命,大卫·格林斯彭则认为,应该以第一颗原子弹的测试为标志。不过,在地质学界,这个全新的地质时期并没有得到承认。 人类成为地质力量 2000年,“人类纪”一词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人保尔·克鲁芩提出。作为一名大气化学家,早在20多年前,他率先意识到,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氟利昂(主要用于冷冻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原料)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破坏臭氧层。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臭氧空洞问题才得到社会的关注。 克鲁芩指出,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人类数量增长了10倍,工业排放量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增长了40倍,消耗的能量增长了16倍,用水量增长了9倍,物种消亡速率是人类出现以前物种消亡速率的1000倍。 因此,他认为,地球已经进入到它的另一个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亚于大自然本身的活动。今天的地球因为人类文明的影响,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了,而这个改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因为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地球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日益增加,而这都是为了驱动日益发展的工业技术。 当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克鲁芩希望通过“人类纪”一词提醒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活动正成为影响和改变地球的主导力量。 人类历史太“年幼” 不过,要增加一个全新的地质时期,必须先明确现有的地质年代究竟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陈建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然界的演化有其阶段性,根据不同阶段的特质,从而划分不同的地质历史年代。“自然界笼统地说,可以分为无机界和有机界,无机界的演化包括冰川消融、火山喷发;而旧物种的消失、新物种的出现则是有机界的演化。” 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的演化,都是地球地质发展的历史记录和产物,它们的每一次变化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人类根据这些印记划分地质时代。 不过,地质年代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相对地质年代,另一个则是各地质事件发生距今的时间。 “相较于无机界,有机界的演化更为敏感,因此,地球的相对年龄主要依据于古生物化石。”陈建强表示。比如,人们熟知的三叶虫,它们只生存在古生代,而且演化明显,在古生代不同时代中都有属种代表。如果科学家在某个地区采集到了三叶虫化石,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地区的地层年代是古生代,而根据三叶虫的属种还可以进一步确定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某一时期。 正是依据有机界的演化,目前,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排列,从大到小的时间阶段可分为宙、代、纪、世、期。例如,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等六个纪,其中,寒武纪又可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三个世,每个世还可以分成若干个期。而与之对应的,每一个地质时期有相应的地层单位。最大的地层单位是宇,其次是界、系、统、阶。例如,代表古生代的地层就称作古生界,其中,寒武纪时形成的地层就被称为寒武系,奥陶纪期间形成的地层则被称为奥陶系。 地球的绝对年龄则通过同位素测定法就可以准确地得到。 “众所周知,地球距今已有47亿年的历史,目前,我们所处的是新生代第四纪中的全新世。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地质时间是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整个第四纪距今不过2.5个百万年,而从寒武纪以来,每一纪的时间间距少则几十个百万年,多的达几百个百万年。” 陈建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正因如此,几年前,第四纪是否应该存在一度成为了地质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有科学家认为,第四纪存在的时间太短,应该被归为前一个新近纪。不过,换个角度,由于第四纪并没有结束,现在评价它的时间间距短并不合理,因此,它依然出现在国际地层委员会制定的地质年代时间表上。 “工业革命距今不过200多年历史,由此来命名一个新的地质年代显然不合理。”他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