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录期刊论文5篇目录:
1、广西大厂100#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带模型与找矿预测标志(张志伟,陈远荣,张苗苗,李林华,《地质通报》2009.2)
2、气态烃在铧厂沟金矿找矿中的应用(张苗苗,陈远荣,张志伟,李林华,《中国地质》2008.4)
3、广西米场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付强,葛文胜,温长顺,蔡克勤,李世富,张志伟,李小飞,《地球学报》2011.3)
4、广西油麻坡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付强,葛文胜,温长顺,李世富,李小飞,张志伟,《矿床地质》2010.Z4)
5、东南亚红土镍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以印尼苏拉威西岛Kolonodale矿床为例(付伟,周永章,陈远荣,胡云沪,陈南春,牛虎杰,张志伟,李小龙,《地学前缘》2010.2)
硕士论文标题:广西大厂100号矿体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与成矿预测
论文作者:张志伟
论文导师:陈远荣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77
格式:pdf
附件:4
硕士论文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烃类组分广泛分布于各类矿床、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类岩石(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和土壤中;同时现代海底烟囱、海槽现代活动热水区和火山喷发气体研究证据表明也含有烃类组分n一31;通过现代大陆、大洋深钻手段已证实在地壳8~12km的深度仍存在大量含烃类的高盐度流体;研究人员在来自幔源的基性——超基性岩以及玄武岩的包裹体中也发现有烃类组分的存在;甚至在外来天体——陨石(碳质球粒陨石)中同样发现了包括烷烃组分在内的近60多种各类有机化合物。因此对烃类组分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矿床,而应该推广到金属矿床及其成矿流体的研究中来⋯1。本文利用部分传统地球化学方法与有机烃气、吸附相态汞等地球化学新技术相结合,通过总结已知矿体的异常分带规律,建立一个适合于高峰矿床及其近矿外围深部成矿预测的成矿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并总结一套找矿预测的地球化学标志,进而对相关区段进行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结果表明,大厂锡矿在成矿过程中存在一定量有机物的参与,有机烃气是其重要伴生气体组分,100。矿体虽然为一连续的整体,但它是多期多次成矿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并导致了各项微量元素及烃类组分在纵向上产生多个浓集中心。矿体周围存在上大下小的烃类空心晕圈异常,即烃类组分具有矿体中较低,矿体周围的围岩较高,往外再逐步降低的变化规律。烃气异常与锡矿体在空间上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有机烃气可作为重要找矿评价指标,根据这两项指标的变化特征结合主成矿元素及其部分重要伴生元素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能较好地反映矿化成矿规律,预测矿化富集有利地段。根据250和200中段平面上各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及所总结的相关预测标志指出了100。矿体下盘不存在大规模的矿化体,但在250中段和200中段,分别距100。矿体约70~120米和80---130m区段存在与主矿体近似平行的矿化带,并在局部地段富集形成矿化体(小矿包)。其中250中段下部存在四个小矿包分布有利区,而在200中段上下,存在7个有利区。
关键词:大厂锡矿:有机烃气;分带模型;预测标志;成矿预测
硕士论文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烃、汞气体测量找矿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
第三章大厂100#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矿床地球化学分带模型与预测标志
第五章100#矿体西南部外围250中段各元素(指标)异常特征与深部成矿预测
第六章1 00#矿体西南部外围200中段各元素(指标)异常特征与深部成矿预测
第七章主要结论和建议
附图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