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录期刊论文1篇目录:
1、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的施工(吕军,张学录,《国外公路》2001.2)
硕士论文标题:湘西南地区有色贵金属矿找矿靶区优选
论文作者:吕军
论文导师:戴塔根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地质工程
论文单位:中南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70
格式:pdf:
附件:1
硕士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了工作区内地层、构造、岩石等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地质特征,掌握了区内不同矿化体的分布、形态、规模、产状、及其分布变化规律,查明了各矿种的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矿石品位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在综合分析各种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重力负异常反映了侵入的花岗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复杂多变的磁场特征表明地壳变动东部较西部强得多,特别是研究区南部的几个异常群疑为一些异常带的交点异常,其地质意义巨大,可能反映了构造交汇处或矿田所在地。通过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译,确定了包括区域断裂等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和找矿意义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与地层时代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不同矿床类型的产出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Au、Sb、Cu、Pb、Zn的产出地质条件,针对各矿床(点)进行了控矿因素分析,认为各主要矿床(点)是受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控制的多因复成矿床。并在研究区划分了三个金的成矿远景区和六个有色金属成矿远景区,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多因复成,成矿远景区,湘西南
硕士论文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绪论⋯⋯⋯⋯⋯⋯⋯⋯⋯⋯⋯⋯⋯⋯⋯⋯⋯⋯⋯⋯..1
0.1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1
0.1.1论文选题依据⋯⋯⋯⋯⋯⋯⋯⋯⋯⋯⋯⋯⋯⋯1
0.1.2研究的目的意义⋯⋯⋯⋯⋯⋯⋯⋯⋯⋯⋯⋯⋯.1
0.2工作区的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2
0.3研究工作情况⋯⋯⋯⋯⋯⋯⋯⋯⋯⋯⋯⋯⋯⋯⋯..3
0.4主要研究成果⋯⋯⋯⋯⋯⋯⋯⋯⋯⋯⋯⋯⋯⋯⋯..4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5
1.1大地构造及其演化⋯⋯⋯⋯⋯⋯⋯⋯⋯⋯⋯⋯⋯⋯.5
1.1.1大地构造位置⋯⋯⋯⋯⋯⋯⋯⋯⋯⋯⋯⋯⋯⋯5
1.1.2构造演化⋯⋯⋯⋯⋯⋯⋯⋯⋯⋯⋯⋯⋯⋯⋯.5
1.2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7
1.2.1区域地层分布特征⋯⋯⋯⋯⋯⋯⋯⋯⋯⋯⋯⋯..7
1.2.2区域构造⋯⋯⋯⋯⋯⋯⋯⋯⋯⋯⋯⋯⋯⋯⋯1l
1.2.3区域岩浆活动⋯⋯⋯⋯⋯⋯⋯⋯⋯⋯⋯⋯⋯..12
第二章湘西南地球物理场特征⋯⋯⋯⋯⋯⋯⋯⋯⋯⋯⋯⋯..16
2.1湘西南地球物理场(重磁场)基本特征分析⋯.16
2.1.1资料准备⋯⋯⋯⋯⋯⋯⋯⋯⋯⋯⋯⋯⋯⋯⋯1 6
2.1.2资料预处理⋯⋯⋯⋯⋯⋯⋯⋯⋯⋯⋯⋯⋯⋯.17
2.1.3湘西南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18
2.2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及成矿预测⋯⋯⋯⋯⋯⋯..22
2.2.1地壳深部构造特征⋯⋯⋯⋯⋯⋯⋯⋯⋯⋯⋯⋯.22
2.2.2岩浆岩的分布特征⋯⋯⋯⋯⋯⋯⋯⋯⋯⋯⋯⋯.26
第三章湘西南地球化学场特征⋯⋯⋯⋯⋯⋯⋯⋯⋯⋯⋯⋯..28
3.1成矿元素在区内地层中的分布分配特点⋯⋯⋯⋯⋯⋯⋯28
3.2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及特征⋯⋯⋯⋯⋯⋯⋯30
3.3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特点⋯⋯⋯⋯⋯⋯⋯⋯⋯⋯⋯⋯33
第四章区域成矿规律⋯⋯⋯⋯⋯⋯⋯⋯⋯⋯⋯⋯⋯⋯⋯.35
4.1矿种的空间分布规律⋯⋯⋯⋯⋯⋯⋯⋯⋯⋯⋯⋯⋯.35
4.2矿种分布与地层时代的关系⋯⋯⋯⋯⋯⋯⋯⋯⋯⋯⋯.35
4.3不同矿床类型的产出地质条件分析⋯⋯⋯⋯⋯.36
4.3.1金矿产出地质条件⋯⋯⋯⋯⋯⋯⋯⋯⋯⋯⋯⋯.36
4.3.2锑矿形成的地质条件⋯⋯⋯⋯⋯⋯⋯⋯⋯⋯⋯..44
4.3.3铜矿产出的地质条件⋯⋯⋯⋯⋯⋯⋯⋯⋯⋯⋯..45
4.3.4其它有色金属产出的地质条件⋯⋯⋯⋯⋯⋯47
第五章找矿靶区的划分及依据⋯⋯⋯⋯⋯⋯⋯⋯⋯⋯..49
5.1金矿远景区⋯⋯⋯⋯⋯⋯⋯⋯⋯⋯⋯⋯⋯⋯⋯⋯.49
5.2有色金属(铅锌银)成矿远景区⋯⋯⋯⋯⋯⋯⋯⋯⋯⋯50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53
6.1结论⋯⋯⋯⋯⋯⋯⋯⋯⋯⋯⋯⋯⋯⋯⋯⋯⋯⋯.53
6.2建议⋯⋯⋯⋯⋯⋯⋯⋯⋯⋯⋯⋯⋯⋯⋯⋯⋯⋯.53
图版I⋯⋯⋯⋯⋯⋯⋯⋯⋯⋯⋯⋯⋯⋯⋯⋯⋯⋯⋯⋯55
图版lI⋯⋯⋯⋯⋯⋯⋯⋯⋯⋯⋯⋯⋯⋯⋯⋯⋯⋯⋯⋯56
参考文献⋯⋯⋯⋯⋯⋯⋯⋯⋯⋯⋯⋯⋯⋯⋯⋯⋯⋯⋯.57
硕士期间科研及发表的论文⋯⋯⋯⋯⋯⋯⋯⋯⋯⋯⋯⋯62
致谢⋯⋯⋯⋯⋯⋯⋯⋯⋯⋯⋯⋯⋯⋯⋯⋯⋯⋯⋯⋯.63
附表⋯⋯⋯⋯⋯⋯⋯⋯⋯⋯⋯⋯⋯⋯⋯⋯⋯⋯⋯⋯.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