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12-6 07:18 编辑
附录期刊论文5篇目录: 1、新疆卡拉麦里地区金成矿流体和O、H、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徐斌,路彦明,顾雪祥,章文忠,《地学前缘》2010.4) 2、新疆奇台地区双泉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徐斌,路彦明,顾雪祥,章文忠,《地质通报》2009.12) 3、马庄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球化学条件(靖军,徐斌,《新疆地质》1997.4) 4、陕西秦岭驾鹿金矿区发现的含氧金矿物(周新春,徐斌,翟明国等,《矿物学报》2008.2) 5、东准噶尔黄羊山西金矿区含矿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路彦明,张玉杰,潘懋如,刘翼飞,徐斌等,《吉林大学学报(地科版)》2010.5)
博士论文标题:新疆卡拉麦里成矿带金矿构造—岩浆控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
Research on Tectonic-magma Ore-controlling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Forecasting of Gold Metallogenic Belt in Kalamaili Area, XinJiang 论文作者:徐斌 论文导师:顾雪祥 论文学位: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论文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论文页数:177 格式:博士论文KDH、期刊论文pdf,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4
博士论文摘要:
卡拉麦里金矿带位于准噶尔北缘和阿尔曼太至北塔山以南地区,成矿带划分属卡拉麦里—达尔布特成矿带(Ⅲ级成矿带)之卡拉麦里—莫钦乌拉成矿带(Ⅳ级成矿带),是新疆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 在总结卡拉麦里金矿带已有地质勘查和科研成果基础上,以带内典型金矿床的综合研究为重点,依据控矿构造、含矿建造和成矿作用等地质因素,将卡拉麦里金矿带主要金矿初步划分为三个类型:与韧-脆性剪切构造有关的Au矿床,以双泉金矿为代表;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Au矿床,以黄羊山西金矿为代表;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Au矿床,以双峰山金矿为代表。 双泉金矿床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与区域剪切带韧-脆性剪切构造变形密切相关。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次之。金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弱。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以变质成因流体为主。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成矿溶液的盐度较低。40Ar/39Ar同位素测年表明双泉金矿主成矿期成矿时代为269±9Ma-260±4Ma。 黄羊山西金矿床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与碱性花岗斑岩脉有关。稀土总量高,重稀土相对富集,δEu异常强烈。含金花岗斑岩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强烈亏损,反映出与碱性花岗岩特征类似。含金斑岩脉的成岩时代为318.4±1.1Ma~310.3±2.6Ma。岩石学等特征表明成岩环境可能接近于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双峰山金矿床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赋矿围岩主要为陆相流纹质火山岩。建立了陆相火山作用两阶段即火山热泉(液)和潜火山热液控制叠加复合成矿模式。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二叠世末期,成矿背景为造山晚期伸展构造阶段。矿床成因上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某些特征相近。 区内金矿成矿与断裂构造变形密切相关,控矿构造为韧-脆性剪切构造带,区域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床(点)的分布,而矿体(脉)主要受赋存其内的脆性构造控制。 区域岩浆活动与金(铜、锡)成矿作用关系表明,华力西早中期M型斜长花岗岩类、华力西中晚期I型(花岗)闪长岩类及玄武玢岩、安山玢岩等次火山岩体与铜金成矿关系较为密切,华力西晚期A型碱性花岗岩(脉)与锡(金)成矿关系较为密切。 基于DPIS系统对区域金多金属矿资源找矿(定位)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3处:金水泉—清水一带Au -Cu找矿远景区,双泉—苏吉泉东Au(Cu)找矿远景区,松喀尔苏Cu(Au)找矿远景区。
博士论文目录:
| | | | | | | | | 1.3.4 卡拉麦成矿带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研究进展 | | | | | | 1.5.2 卡拉麦里成矿带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金矿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 | | 3.2.5 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 同位素定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