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10-26 06:55 编辑
硕士论文标题:青海玉树赵卡隆铁铜多金属矿床构造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 论文作者:段庆林 论文导师:奚小双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 论文单位:中南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80 格式:pdf 附件:2
硕士论文摘要:
赵卡隆矿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南部,处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的北部,是该区带中有代表性的重要矿床,由于地处偏远,研究程度不高,需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和综合找矿工作。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重点解决了矿区的地层划分和构造型式等基础问题,总结了成矿规律,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论文研究认为,矿区是中生代特提斯构造域的多岛洋盆活动的一部分,矿床形成于裂谷带中,具有弧后运动的性质。研究确定了矿区地层新的层序关系,对矿区变形构造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叠加褶皱的变形型式,填绘了完整的矿区构造纲要图。发现矿区具有统一的含矿层位,确定了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是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与铁氧化物型矿床的结合类型。根据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全面分析,把矿区中分散的矿体连接成统一矿层,表现了成矿的分带性,确定了矿化的分布范围和发展方向,说明了矿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目标。 关键词:多岛洋盆,弧后盆地,叠加褶皱,喷流矿床
硕士论文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 言
1.1 矿区概况
1.2 本次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进展与学术思想
1.3.1 前人研究工作进展
1.3.2 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研究现状
1.3.3 褶皱变形理论
1.4.1 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4.2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1.4.3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矿区的区域地质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
2.2 大地构造背景与成矿的关系
2.3 矿区区域地质特征
2.3.1 区域地层
2.3.2 矿区区域构造
2.3.3 地层与构造关系的分析
2.3.4 矿区构造型式基本特征
2.3.5 矿区地质性质的认识
第三章 矿区基础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1.1 矿区地层岩性描述
3.1.2 岩性的区域背景和成因探讨
3.1.3 矿区地层划分
3.2 矿区构造
3.2.1 矿区构造型式
3.2.2 矿区构造演化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床形态及空间分布
4.1.1 矿床分布调查
4.1.2 矿床特征调查
4.1.3 各矿体基本地质情况
4.1.4 矿床关系的认识
4.1.5 矿床分带性
4.2 矿床成因类型分析
4.2.1 矿床成因类型的对比
4.2.2 矿床成因类型分析
第五章 矿区成矿规律认识
5.1 矿床分布范围
5.1.1 矿床分布范围调查
5.1.2 矿床分布范围延伸
5.2 矿床剖面分布特征
5.2.1 矿床剖面特征
5.2.2 矿床剖面形态成因
5.3 矿床成矿规律
5.3.1 矿床原生成矿规律认识
5.3.2 矿床改造成矿规律认识
附属照片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