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期刊论文目录: 1、国内外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综述(王显炜,徐友宁,杨敏,乔严军,《中国矿业》2009.10) 2、SPOT5遥感图像数据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杨敏,徐冬寅,乔彦军,王显炜等,《黄金》2010.1) 3、灵宝金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杨敏,徐友宁,徐冬寅,陈华清,乔彦军,王显炜,《黄金》2010.7) 4、某金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杨敏,陈华清,张江华,徐冬寅,乔彦军,王显炜,《黄金》2011.1)
硕士论文标题: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作物关系探讨
论文作者:王显炜 论文导师:徐友宁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论文专业:地球化学 论文单位:长安大学 论文页数:74页 格式:pdf 附件:2
硕士论文摘要: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为了研究土壤污染与人体食物链的关系,本文在收集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在研究区100km2范围内采集46件土壤样品、9件玉米样品和9件小麦样品,分析评价7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含量特征、污染现状。本文首次在研究区分析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进而寻找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土壤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及农作物重金属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 (1)在土壤中,汞和铅是最主要的污染元素样本超标率分别达到了69.60%和34.8%。累积超标倍数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七种重金属累积超标倍数的超标率均大于70%,其中汞、铅、镉、铬、铜和锌的超标率均大于90%。从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来看,研究区受污土壤面积总计95.95km2,是研究区总面积的95.95%,累积综合指数表明,研究区受矿业活动导致土壤污染的面积几乎达到100%。 (2)在农作物中,汞和铅是研究区农作物最主要的污染物,玉米汞的超标倍数最高,为4.45。而小麦铅污染的超标率最高,达100%。镉、铬和砷是研究区农作物的次要污染物。铜和锌作为营养元素在小麦和玉米中污染均不严重。 (3)土壤汞、铅、镉、铜和锌的总量与各个形态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说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总量土壤重金属中有效态含量植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说明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可能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4)经相关性分析得到,小麦、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含量与立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以及有效态含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土壤污染区内粮食作物中的重金属元素相当大部分可能是吸收矿区受污染的大气中的重金属。具体影响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硕士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2.1 基本概念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2.3 研究区以往的研究程度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交通状况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3 地质环境概况 2.3.1 地形地貌分区 2.3.2 地质构造 2.3.3 气象水文 2.3.4 土壤 2.4 金矿开发概况 2.4.1 金矿开发历史及现状 2.4.2 金矿开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研究方法 3.3 样品采集及测试 3.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3.3.2 小麦玉米样品采集与测试 3.3.3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3.3.4 土壤pH测试 3.3.5 土壤粒度测试 3.3.6 土壤有机质测试 第四章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4.1 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4.1.1 基本特征 4.1.2 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时空变化 4.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4.3.1 评价标准 4.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农田土壤重金属总量与其有效态关系分析 5.1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概念 5.2 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5.3 土壤重金属总量与形态之间的关系 5.3.1 土壤中重金属重金属总量与各元素形态相关性分析 5.3.2 土壤重金属总量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 5.3.3 土壤重金属总量与各元素形态间回归分析 5.4 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因素分析 5.4.1 土壤溶液的pH 5.4.2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5.4.3 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 5.4.4 土壤粒度 5.4.5 其它因素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分析 6.1 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6.2 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趋势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土壤重金属总量及有效态含量与农作物关系分析 7.1 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附 7.2 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7.2.1 土壤重金属总量与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7.2.2 土壤重金属的转移系数 7.3 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关系 7.3.1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7.3.2 农作物与重金属元素各形态的相关性 7.4 影响农作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因素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