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很简单:地灾报告的图件中,有没有对颜色的特别规定?比如:剖面线一定要用什么颜色。
下面是网上找来的图件的技术要求:(比较笼统,比如颜色就是不同颜色,没做具体规定。)
壹、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比例尺: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可自行规定。 该图是以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主要反映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平面图内容 (一)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的地理、行政区划要素; (二)按GBl2328—90规定的色标,以面状普染色表示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三)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表示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要素; (四)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各类地质灾害点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危险性等。 二、镶图与剖面图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可在平面图上附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如降水等值线图、全新活动断裂与地震震中分布图等。同时应附区域控制性地质地貌剖面图。 三、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 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形成条件与成因、危险性与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 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比例尺:按委托单位要求并考虑便于阅读可自行规定。 该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结果和防治措施。 一、平面图内容 (一) 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地理要素和行政区划要素; (二) 采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符号分门别类的表示建设项目工程部署和已建的重要工程; (三)采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三级综合分区; (四)以代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分级,一般可划分为:重点防治点(段)、次重点防治点(段)、一般防治点(段); (五)采用点状符号表示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一般可分为: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监测预警措施; 二、综合分区(段)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级别、区(段)编号、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发育强度与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建议等。 9.5.3应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照片和潜在不稳定斜坡、边坡的工程地质剖面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