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标题:金厂沟梁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东矿区金矿的预测
论文作者:刘宗秀
论文导师:姚 凤 良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论文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论文页数:正文78,摘要等7页
格式:pdf
附件:1
摘要:
金厂沟梁金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南部边缘,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陆台与兴蒙地槽的结合部位,矿化区带上属赤南(赤峰南部)金矿化集中区的努鲁儿虎金成矿带的中段,是该成矿带上唯一一个储量超过25吨的大型金矿床。随着我国黄金生产的快速发展,不少黄金矿山的保有储量急剧下降,危急矿山的数量日益增多,有的矿山地质储量本不丰富,快速开采使之雪上加霜,迫切要求就矿找矿,故定位预测找矿便成为当前黄金矿山的急中之急。金厂沟梁金矿有鉴于此,为了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未雨绸缪,遂与我科研组合作,对金厂沟梁金矿床的东矿区进行预测与评价,以寻求解决的办法。本论文是建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作者对金厂沟梁金矿床进行了大量野外地质特征的观察、分析、研究,在室内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分析工作及文献资料的阅读、引用、分析,从而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金厂沟梁金矿为典型的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矿体成脉群产出,成矿具多阶段性,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 2、矿体受对面沟岩体主动式构造和古生代以来的区域被动式构造控制,前者为张扭性断裂,控制了区内南北向矿脉;后者为压扭性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对面沟岩体侵位使之重新活动,从面控制了区内北西向矿脉。 3、矿区内脉岩非常发育,空间上脉岩与矿脉相伴产生,时间上脉岩或穿切矿脉,或截割矿脉,或与矿脉平行产出,甚至有的直接是矿脉的围岩。脉岩与矿脉有一定的承生联系,它可以指导找矿。 4、区内围岩蚀变主要有渌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这些围岩蚀变的强度都不大,各类蚀变很少同时出现于一条矿脉附近或一侧,渌泥石化和绢云母化是成矿前蚀变,硅化和黄铁矿化是成矿期蚀变,而碳酸盐化则是成矿后蚀变。 5、氢、氧、硫、铅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分析知金厂沟梁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对面沟岩体。 6、稀土元素研究表明矿石与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在形态、斜率和倾斜方向上均具有相似性,均为轻稀土富集型,说明岩体与矿脉的亲缘关系。 7、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矿体成矿具多阶段性,矿床石英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其次含有微量的CO、H2S、CH4、N2、C4H6、C6H6、H2等,阴离子有Cl-、SO42-、HCO3-,CO2/H2O值极低,具高H2O和低CO2的特点。多阶段成矿和低CO2热液与变质热液成因无关,是岩浆热液成矿的特点。 8、区内二组方向矿脉的形成时间和矿化深度有所不同:南北向矿脉形成时间早,矿化深度达12-15中段(延深600-700m);北西向矿脉形成时间晚,矿化深度至6-8中段(延深300 m)。二者矿化深度相差四个中段以上(150-300 m)。 9、东矿区与西矿区的地质条件和控矿构造相似,唯北西向断裂与南北向断裂复合交汇,致使17#、18#-20#脉等主矿脉呈现为北段南北走向,南段北西走向的折状延展,但南北二段的矿化深度与西矿区相似,即南北向矿段深,北西向矿段浅,二者矿化垂深差3-4个中段(120-160 m)有余。 10、分析对比东西矿区及野外地质观察认为:考虑到头道沟断裂对东矿区已抬升200多米的影响,东矿区17#、18#-2#0脉的北段(南北向矿段)矿脉六中段(490 m)已是矿化的下限,其南段(北西向矿段)矿脉在三中段(610 m)已近尖灭,故二者在上述标高以下出现规模矿体的可能性不大,这与课题组的化探结果一致。
关键词:金厂沟梁金矿;金矿;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地质条件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区域成矿背景3
第一节 大地构造环境4
第二节 区域地层4
一、太古界4
二、元古界7
三、古生界7
四、中生界7
五、新生界7
第三节 区域构造8
第四节 区域侵入岩9
第二章 矿田地质13
第一节 矿田地层14
一、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岩14
二、中生代火山岩系15
三、第四系16
第二节 矿田构造17
一、断陷盆地18
二、断裂构造19
第三节 侵入岩22
一、西台子斑状中粗粒花岗岩22
二、片麻状二长花岗岩23
三、对面沟复式岩体23
四、脉岩25
第三章 金矿床的特征26
第一节 金矿床类型27
第二节 石英脉型金矿脉28
一、金矿脉形状、产状及规模29
二、矿脉与断裂构造的关系31
三、矿脉与岩浆岩的关系32
四、围岩蚀变35
五、矿石组分与组构36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42
第一节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42
一、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42
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44
三、铅同位素地球化学45
第二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49
第三节 流体包裹体55
一、包裹体特征55
二、包裹体测温—成矿温度56
三、包裹体成分57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东矿区金矿的预测64
第一节 矿床成因64
第二节 东西矿区对比及东矿区金矿的预测66
一、矿化类型66
二、东、西矿区具可对比性66
三、控矿断裂67
四、头道沟断裂68
五、东矿区矿脉的地质评价和预测68
主要结论70
参考文献71
图版说明及版图73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4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