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信网论坛 『测绘工程』 查看内容

刨根问底系列之控制测量

2011-5-11 14:31| 发布者: heart| 查看: 772| 评论: 9

摘要: 工程背景: 控制测量是各种工程测量的前提, 控制测量精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以后工程的质量。 控制测量方法: 控制测量包括首级、加密等,可以采用全球定位技术GPS、全站仪等仪器。 讨论范围: ...
工程背景:
        控制测量是各种工程测量的前提,

控制测量精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以后工程的质量。

控制测量方法:
        控制测量包括首级、加密等,可以采用全球定位技术GPS、全站仪等仪器。

讨论范围:

        大家在控制测量对控制测量布网、埋石、观测、数据处理、控制测量报告编写、软件使用等有疑问,可以回复求助。大家

在这方面有好的经验也可交流。

       我们会对参与讨论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本文内容由 heart 提供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eart 2011-3-12 19:03
本帖最后由 heart 于 2011-3-14 16:56 编辑

GPS控制测量报告的编写
http://bbs.3s001.com/thread-39377-1-2.html
地质勘探控制测量手册
http://bbs.3s001.com/thread-37664-1-1.html
测绘控制测量技术报告问题咨询
http://bbs.3s001.com/thread-39883-1-2.html
GPS控制测量的外业施测
http://bbs.3s001.com/thread-39378-1-2.html
高速铁路精测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
http://bbs.3s001.com/thread-33799-1-3.html
GPS控制测量精度问题
http://bbs.3s001.com/thread-34735-1-3.html
控制测量学
http://bbs.3s001.com/thread-35276-1-3.html
引用 wangyb 2011-3-12 20:54
期待高手解答啊
引用 heart 2011-3-14 14:33
本帖最后由 heart 于 2011-3-14 16:50 编辑

讨论一下该问题:
E级GPS数据处理
软件: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
出现下列情况:
基线检测建议
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1、仪器高的输入是否正确
2、部分点位可能移动
解决方法:
一个时段解算完成后,
对下一个时段追加
当发现个别点追加时,出现基线、闭合环超限比较多的话
建议将该点的观测文件不参与计算
以达到数据合格的效果
当重复率底时,可安排进行补测
引用 heart 2011-3-15 09:34
本帖最后由 heart 于 2011-3-15 16:47 编辑

控制测量基础是知识(不断更新):
重复设站率:(总站数-点数)/点数



根据国标《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控制网精度等级可划分为AA、A、B、C、D、E共6精度级别,各级GPS控制测量的主要作用:

AA级主要用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变形测量和精密定轨;
A级主要用于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壳形变测量。
AA级和A级是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
B级主要用于局部变形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同时AA、A、B机也是建立国家空间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

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
D、E级主要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等。
引用 heart 2011-3-16 12:21
工程控制测量

为工业建设测量而建立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总称。它是工程建设中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要建立地形测图控制网,用来控制整个测区,保证最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在施工阶段,要建立施工控制网,以控制工程的总体布置和各建筑物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在经营管理阶段,根据需要建立变形观测控制网,用来控制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以鉴定工程质量,保证安全运营,分析变形规律和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各阶段所要建立的控制网,共同的特点是精度要求高,点位密度大。由于网的作用不同,使得测图网、施工网和变形网又都有各自的布网方式和精度要求,因此多是分别依次建立或者在原有网的基础上改建。
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精确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根据测量工作需要,在测区内选择一系列控制点,在各控制点上建立地面标志和测量觇标,使各控制点构成三角形、大地四边形、矩形、中点多边形、折线形和多边形等,从而
  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精确测定控制点高程。根据需要在测区内每隔一定距离设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两相邻水准点间组成水准路线,由各水准路线构成的控制全测区的网形称为高程控制网。用水准仪观测各水准点间高差的称为水准网;用电磁波测距仪测边和经纬仪测垂直角的称为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首级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加密网可布设成附合路线、结点网或闭合环。
  地形测图控制测量 为测绘地形图而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测量工作,内容分为基本控制(又称等级控制)和图根控制。基本控制是整个测区控制测量的基础。图根控制是直接为地形测图服务的控制网。基本控制网的建立要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以满足当前需要为主,兼顾远景发展。一般先建立控制全局的首级网,然后再根据需要加密,也可一次建立足够密度的全面网。平面控制网可采用测角网、测边网或边角网,建成区多采用导线网。在已建有国家或当地平面控制网点的测区内进行测量时,应与之进行联结。当已建网精度能满足需要时,直接利用加密或进行必要改算后加密;当精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选用一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建立独立网。同样要在整个测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应用水准测量方法施测并与附近国家或当地水准点进行联测,以取得统一的高程系统。
  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为工程的定线放样而建立各种控制网的测量工作。为便于对主体工程的控制和施工放样,施工平面控制网多以主体建筑物的主轴线为依据扩展网形。如桥梁施工控制网是以桥中线为准,向两侧布设对称网形;而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则多是布设成为与主要建筑物相互平行的方格网。在点位布设方面、重要建筑物的主轴线上,如大坝的两端和隧道的出入口处均应布有控制点。在精度方面,应能保证各种工程放样的不同要求。施测方法视工程的性质而定,对于建筑方格网而言,是先根据测图控制网点,放样出它的主轴线,然后从主轴线初步放样出全网的各点,再精密测出各点的实际坐标,然后以各点的设计坐标为准进行点位改正并埋设牢固的点位标志。施工控制网多用假定的施工坐标系统。它是整个施工期间定线放样,竣工验收的依据。 变形观测控制测量 在工程经营管理阶段,为了精确测定建筑物的变形建立控制网的测量工作,其精度取决于变形量的大小和观测目的。
  控制网的精度估算和最优化设计 由于各种控制网的布网条件和精度要求不同,因此在它们的技术设计阶段,应对预期所能达到的精度进行估算,以便对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进行评价。估算元素(点位中误差、边长或方位角的中误差、高程中误差)是观测元素平差值的函数,因而可用最小二乘法中求平差值函数中误差的方法进行精度估算。但技术设计阶段,观测尚未进行,精度估算所需观测元素的近似值可以在控制网的设计图上量取。随着测量成果数学处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电算技术的应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即将最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控制网优化设计时,首先建立一个能体现所考虑的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即具有确定变量的、有待于实现最优化的目标函数,以及附加的一个或几个约束条件,其次
  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控制网中的观测数据,一般应有多余观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观测了三个角度。观测数据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使得由多余观测而形成的约束条件得不到满足,如三角形中三个角度观测值之和不等于180°。当起算数据多于必要的个数时,也产生矛盾,如三角形中有两条起算边时,应用水平角观测值由其中的一条边推算到另一条边其值不符。对于这些问题应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测量平差。平差的目的在于消除各观测值间的矛盾,求得最佳的结果和评定测量的精度。
  严密平差可分为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两大类。在间接平差中,某些未知量之间可能存有条件,将这种条件方程式连同误差方程式一起按最小二乘法求解,这种平差方法称为“附有条件间接平差”。当控制网按坐标平差时,对基线和方位角条件的处理,就采用这种平差方法。近年来,数理统计、矩阵代数和可编程序袖珍计算机以及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丰富了最小二乘法的理论,加速了微机在工程控制测量平差计算中的应用。例如,可以对平面控制网计算和绘画出每个控制点的点位误差椭圆与任意两个控制点间的相对误差椭圆,较为全面、精确的提供计算和分析,又可以进行三维控制网的平差计算,一次得出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成果。
引用 heart 2011-3-17 07:54
检查、验收报告技术资料
一、检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任务概括;
    (二)检查工作概括;
    (三)检查的技术依据;
    (四)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五)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六)质量统计和评价等。
    二、验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验收工作情况;
    (二)验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三)质量统计(含与生产单位检查报告中质量统计数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验收结论:通过产品质量中成绩、缺点问题的分析,对产 品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
    (五)其他意见和建议等。
    三、检查、验收报告封面格式
引用 heart 2011-4-4 17:30
]控制测量
字体:中▼目的: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实质:测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点位控制点国家平面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一、闭合导线1、定义:导线从一点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起始点,形成一多边形,称闭合导线。该导线多用于宽阔地区的控制。2、内业计算:2.1闭合差计算和角度调整内角总和的理论值:∑β理=(n-2)×180°角度闭合差fβ:fβ=∑β测-∑β理角度调整: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2.2坐标方位角计算α前=α后+180°-β右α前=α后-180°+β左2.3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而在实测边长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角度虽然经过调整,但不可能与实际相符,所以其代数和等于某一数值fx和fy,这个数值就是纵横坐标的增量闭合差。即:fx=∑△x测fy=∑△y测其导线全长闭合差f为:f=√(fx2+fy2)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为:K=f/∑d=1/T2.4坐标增量的调整由于计算坐标增量是采用经过调整后的导线角度,所以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主要是由导线边长的误差所引起。因此,坐标增量闭合差可取相反的符号,按边长的比例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2.5坐标计算:将起始坐标逐一加上各点坐标增量而得。二、附合导线1、定义:导线起始于一个高级控制点,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称附合导线。适用于狭长地区的控制。2、内业计算:计算步骤和方法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只是在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上有差异。2.1闭合差计算和角度调整终边的坐标方位角:左角α′终=α始+∑测-n×180°右角α′终=α始-∑测+n×180°角度闭合差fβ:fβ=α′终-α终角度调整: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角。2.2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而在实际中往往不相符合,进而形成坐标增量闭合差fx和fy。即:fx=∑△x测-∑△x理=∑△x测-(X终-X始)fy=∑△y测-∑△y理=∑△y测-(y终-y始)三、结点导线1、定义:从三个以上高级控制点开始的导线,在一个或几个共同点上汇合的,称结点导线,汇合点称结点。此导线由于增加了检核条件,所以可提高导线精度。2、要求在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限度时,常采用结点导线。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间导线的长度,要求不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在钻孔投点或地面控制点奇数时均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3、内业计算原则:从各已知高级控制点开始按支导线计算出结边(EF)的不同方位角和坐标,用求加权平均值的方法来求出它们的最或然值,作为每条导线采用值。这样以来在已知高级控制点与结点间就形成了多条附合导线,再按计算附合导线的方法求出各条导线上导线点的坐标。3.1结边坐标方位角计算权:pi=c/nic为任意常数,ni为转角个数方位角加权平均值:α=(p1α1+p2α2)/(p1+p2)=[pα]/[p]3.2结点坐标计算权:pi=c/[d]ic为任意常数,[d]i为第i条导线总长结点坐标加权平均值:X=(p1x1+p2x2)/(p1+p2)=[px]/[p]y=(p1y1+p2y2)/(p1+p2)=[py]/[p]说明:在各支导线角度数或导线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其方位角和坐标加权平均值为各数平均值。在对某一量作以精度或级别评定时,除采用中误差评定外,还可采用权的方法进行评定。精度高,中误差小,权大;相反精度低,中误差大,权小。四、解析交会测量前方、后方、侧方、距离交会等四种方法在计算时必须注意各方向编号是以逆时针为准,在后方交会中还要特别注意勿使待求点位于危险圆上或附近。(前、后方交会测量的计算程序见内网)五、竖井联系三角形测量将地面控制点平面坐标和方位角传入地下(洞内)的方法有联系三角形法、陀螺经纬仪(全站仪)与铅垂仪(钢丝)组合法、导线直接传递法、投点定向法等四种。在城市隧道或隧洞控制测量中,通常采用联系三角形法将地上地下控制点联系为统一系统,其外业示意图或构成几何平面示意图如右:1、联系三角形的解算内业计算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解算联系三角形各未知元素,以求出两垂线处的角度α和β并进行检核;二是按导线方法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各点的坐标。1.1垂线处角度α和β的计算:(按正弦公式计算)Sinα=(a/c)sinγSinβ=(b/c)sinγ1.2连接三角形三内角和的检查α+β+γ=180°,一般均能闭合,若有0.2″以内的残差时,反号平均分配到α、β角上。1.3两垂线间距离的检查设C丈为两垂线间距离的实际丈量值,C计为其计算值,则:C计2=a2+b2-2abcosγfS=C丈-C计fS按“b边取同号的1/3,a、c边取反号的1/3进行分配”。1.4地下起始边方位推算导线边转折角按平差后角度进行推算。推算顺序如图中蓝色国家高程控制网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工程所用高程控制网(城市或山岭)从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而引测,其要求均按相关测量规范执行。现司属项目的高程控制网均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水准测量的任务: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测量其他水准点或地面点的高程。按路线可分为:附合水准、闭合水准、水准支线、水准网。为保证水准测量成果的正确可靠,对水准测量的成果必须进行检核。检核方法有测站检核和水准路线检核两种。测站检核分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铟瓦尺),水准路线检核分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水准支线。一、附合水准路线为使测量成果得到可靠的检核,最好把水准路线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理论上已知点间所测高差等于水准点高程差。即∑h=H终-H起如果他们不能相等,其差值称为高程闭合差,用fh表示。闭合差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量成果的质量。fh=∑h-(H终-H起)二、闭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起迄于同一点,所以在理论上点间高差为零。fh=∑h三、水准支线水准支线必须在起终点间用往返测进行检核。理论上往返测所得高差的绝对值应相等或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等于零。fh=∑h往+∑h返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成果的精度。在各种不同性质的水准测量中,都规定了高程闭合差的限值即容许高程闭合差,用Fh表示。一般水准路线或铁路线路水准测量的容许高程闭合差按所对应的规范要求执行,当实际闭合差大于容许闭合差时,应对其外业进行检查甚至返工重测。四、闭合差的分配当实际的高程闭合差在容许值以内时,可把闭合差分配到各测段的高差上;高程测量的误差是随水准路线的长度或测站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分配的原则是把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根据各测段路线的长度或测站数按比例分配到各测段的高差上。故各测段高差的改正数为:Vi=-(fh/∑L)×Li或Vi=-(fh/∑n)×ni式中Li和ni分别为各测段路线之长和测站数;∑L和∑n分别为水准路线总长和测站总数。四、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在山岭工程中适用较广,可对特、长大线路工程进行控制测量,也可利用全站仪测平面坐标时对高程点进行检核和校对。其原理和公式如下:hAB = D tgα+ i–vHB=HA+D tgα+ i–v
引用 493202118 2015-6-8 11:21
多谢楼主
引用 翅膀鞋 2024-2-27 11:51
学习一下蟹蟹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9)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