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518|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从力保生存到逐渐盈利 依托管理创新改革 最“亏钱”央企中铝成功脱险

[复制链接]

221

主题

62

铜板

11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550
发表于 2012-1-1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曾经的盈利大户,金融危机之后中铝居然到了要力保生存的地步。”中铝总经理熊维平。    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成为了“最亏钱”的央企中铝。
: i0 E/ t  Y) q" l* {0 l  ^" y    如今,它“活”了过来。, M) o- L- t/ p, f
  “我们找到了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内部,一场全方位的深入改革持续了2~3年。现在,中铝逐渐走出了阴霾。”熊维平告诉记者,中铝旗下7家实施运营转型的企业仅靠完成第一阶段推进工作就发现短期收益3.2亿元、长期收益6亿元潜力;通过强化基础管理,2009年8月,中铝结束连续12个月的月度亏损,2010年扭亏为盈,实现经营性利润28亿元,2011年前10个月,已经实现了30多亿元的经营性利润。8 s2 O: g! @$ m4 S

, j. \3 ]$ z, ]. A  到了要力保生存的地步
( ?; ^2 I* x0 m  熊维平至今都难以忘记他“临危受命”的第一天——2009年2月27日,在办公室翻看中铝2009年1月份的业绩报表,上面显示亏损了18个亿。那简直是中铝的“耻辱”,这在中铝历史上从未有过。更为触目惊心的是,之后的每个月,中铝都爆出惊人的亏损额。
9 H' w9 H3 H7 R  w2 i# a  回头看,2006年和2007年,中铝公司每年盈利200多亿元,是央企排名前十的盈利大户,年收益增长率在央企中排名第一。但自2008年9月开始,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中铝业绩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和2009年,中铝氧化铝压产,电解铝停产,干部员工降薪,企业面临生存危机。2009年中铝以72.5亿元的亏损额,成为当年“最亏钱”的央企。
% @* x% n! \% R4 I9 h9 A  “如果我们强调是金融危机等客观原因,我们也许还可以稀里糊涂走大半年,但不是这样的,整个铝行业的结构都变了,2004年以前,中铝垄断全国氧化铝市场,现在中铝只有30%的市场份额。”熊维平很清楚当时中铝的竞争力。0 }0 l0 [& k8 L! ]( i9 P
  因为竞争激烈,成本对于电解铝企业至关重要。但是中铝的电解铝成本在行业中一直居高不下,远高于民营电解铝企业。“我们干什么都引进设备,价格非常高,折旧也高,再加上人多、机构多、官多、管理费用高,这些一加上去,成本就比别人高了。”这也几乎成为许多央企的通病。
3 [1 T, \  ]) T  ^  面对危机,熊维平和中铝的管理层对深层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表面上看,中铝公司遇到的巨大困难和亏损是由金融危机、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外因造成的,但究其根源,是自身产业结构不适应经济波动和激烈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存在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等基础管理问题所致。# t$ Q0 |! v& N$ G# o& U+ f

+ e$ A7 {& ]$ \4 E3 M; u7 V  靠管理创新实现改革8 d, T. F1 V" V/ h8 I
  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熊维平开始着手进行改革——经过讨论,中铝首先将自身定位为打造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目标是5到10年进入世界五大矿业公司之列。
5 x$ j# h4 r* e! O1 h0 U  从2009年开始,中铝上下通过主动与先进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标,查找短板,围绕生产方式由高消耗高排放型向低碳环保型转变,产业结构由单一铝业向多金属矿业转变,业务布局由注重国内发展向注重海外发展转变,管控模式由业务操作型向战略管控型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变革在公司全面展开,拉开了公司战略转型的序幕。
1 N: s8 ]+ t  p- ^  对一个拥有20多万员工的央企进行转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战略转型要靠卓越的运营来提供支撑,“没有卓越的运营,战略转型难以实现。”熊维平说。* g5 t, K2 _0 Z( }' H
  他说:“中铝的战略转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成战略转型,关键在于人的状态、动力和活力。要靠管理改革创新来实现,来解决中铝公司的企业普遍存在的三个‘两多(高)一低’的问题,即人多、管理人员多,人均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机构多、层次多,经营效率低;成本高、费用高,盈利水平低。”
- k/ V1 |  M% J+ i4 h% d  为了快速提升管理水平,中铝公司对其部分下属企业运营状况进行了系统诊断。“诊断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但也令人吃惊。”中铝一位管理层告诉本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在稳定和优化关键参数、降低能耗和单耗等方面的差距和加强基础管理的改善潜力。”
3 n8 W+ Q; o( q& z2 c  D9 Y5 p" l4 s" O  变革并非一风帆顺,而且试行之初遇到了很大阻力。对于这种管理变革和运营转型,分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前几年,搞什么事就跟一阵风似的,过了很快就没了。”中铝山西铝厂下属一位厂长告诉本报。中铝下属华泽铝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冀树军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以前公司也试图做一些管理方面变革,但是最后收效甚微。
5 I$ d+ H1 A# c& ]" A  但是当子公司看到变革带来的效益之后,开始逐渐接受。冀树军也读过一些管理学课程,“基本上都是单独的模块,没有系统性的,以前管理最规范的就是财务,麦肯锡过来之后,有了一个规范的模式。”  u8 P) ^" d% X8 z; f
  华泽铝电有限公司旗下一位电解厂厂长告诉本报:“作为一名厂长,过去到现场希望尽量少发现问题,一有问题就批评下属,因为发现问题觉得没面子,觉得是自己管理得不好,但是通过运营转型,发现问题就成了发现机遇。”1 X# J5 K! y) U% |9 V. A& D
  他的确通过这种心态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曾经令电解工一筹莫展的“壳头包”(电解铝槽设备上的一种物体)比以往显著减少了70%。“运用新的思路,通过现场考察,展开头脑风暴,与兄弟企业沟通,向专家请教,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e- }: b4 j+ C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曹开虎)

48

主题

9468

铜板

66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1
发表于 2014-4-2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