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陈志刚张英高云 摘要:据了解,我国有近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有着自身行业上的特殊性,它既是一个专业特点较强,又是一个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那么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需要不断进行总结探析,从而更好地促进本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及时就业和合理就业,并对其他学科的专业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大学生就业;建议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特点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活跃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与管理、景观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随着全国土地第二次普查和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应该比较乐观,然而现状并非如此。随着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而有效指导毕业生尽快就业、合理就业,2007 年11 月份我们选取了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七所高校的854 名毕业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展开了调查和研究。按国家现有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渠道、途径包括协议签约、考研升学、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自主创业和参军入伍六个方面。该调查对近两年几所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总数、就业率、升学情况、就业岗位性质、就业区域、就业岗位来源和就业起薪值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平稳 通过对七所高校的854 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该专业年终就业率2006 年和2007 年分别为88.56% 和85.32%,总体高于全国高校大学平均就业率。土地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粮食、环境、人口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土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从国土资源部也了解到全国土地资源第二次普查即将全面铺开,在解决土地资源的问题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需求应该是迫切的,从就业率上看,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供求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没有明显显现。 2、毕业生就业去向出现新趋势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升学情况的调查显示,2006 年和2007 年分别有66% 和61% 的毕业生在各类事业、企业单位工作,17% 和22% 的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每年约6%的毕业生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极少数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未就业毕业生分别占9% 和7%,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考与自己原专业相关的研究生,但跨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数量2007 年远高于2006 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表现为升学、出国深造和考取公务员数量2007 年均比2006 年有所提高。目前国家机关(即做公务员)工作地位较高、收入较多、工作较稳定,对毕业生有较大的引力。 3、专业课程教育基本符合就业岗位要求 从我们对七所高校854 名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性质调查上来看, 2006年82.2%的毕业生从事管理、技术型岗位, 2007 年从事管理、技术型岗位的毕业生占到73.5%。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的管理、技术型岗位,说明我们的毕业生所接受的在校专业教育和学习基本能够学以致用。从毕业生就业主观愿望讲,大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管理、技术型岗位,但2007 年与2006 年相比,从事管理、技术型岗位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降,从事营销等其他类型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理解为土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择业压力2007 年比2006 年有所增加,选择营销等其他非管理、技术岗位,少数人是主动选择,多数是迫于就业压力的不得已的选择。 4、严峻的就业形势正在迫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在考取研究生和择业的过程中,专业不对口就业和跨专业考研甚至暂不就业继续考研的现象越来越多。2006 年62% 的毕业生在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而2007 年这个比例为57%,比2006 年略有下降。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背离”专业不外乎两种原因:其一是,本行业人才需求小于供给,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从事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被迫“背离”专业,另谋生路。其二是,大学生不喜欢本专业工作,而寻找适合个人爱好的职业,或者认为本专业发展受限制,而转向更适合本人发展的职业岗位。大多数学生更愿意到运行机制新、用人观念新、有利于年轻人成长的企业就业,说明学生就业理性化的成分在增加。 5、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和“ 三支一扶” 计划就业的人数不多 在七所高校854 名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中参加“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的毕业生约为4%,自主创业的学生则更少。自主创业尽管需要机遇、资金、经验积累等,但是近几年,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社会各方面也为大学生创业大开“绿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频频举行,各地也为大学生创业设立创业园区等,这些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极大的条件。“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更有着长远和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专业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和“三支一扶”计划方式就业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以引导。 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主动就业、择业意识较强,但就业资源有待整合 在对七个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来源调查结果看,学生就业岗位获得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学生自找”,其次是“教师推荐”和“用人单位直接要人”,最后是人才市场。一方面说明本专业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就业市场资源有待整合。 二、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1、合理定位专业建设方向 从国内来看,土地资源管理的系统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建国初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照搬原苏联的模式,在东北农学院等农科学校创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强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的教育和研究;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国已有50 多所高校先后创办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由于各院校创办土地资源管理的背景、目标不同,因而各自具有不同的办学特点。有的注重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测绘与遥感技术等)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技能的培养,有的侧重于对土地的经济评价、土地政策、法律分析,有的土地资源专业则偏重于对土地现状利用、功能分区等土地利用规划方面技能的培养。那么合理定位专业建设方向,就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的课程设置,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性的定位自己学校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建设方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才能为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造良好基础。 2、拓宽专业就业口径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专门培养面向政府机构的人才,如果新建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仍然延续这一思路,或者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列出若干的就业方向,但在教学模式上沿袭旧有的传统模式,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作为一个专业特点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很难达到满意的就业率。事实上,本专业的就业面相当广泛,土地作为我国当前最为紧缺的自然资源,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多次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注重生态文明,那么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诸多相关领域,凡是涉及到调整人、地矛盾的方面,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等。 3、加强就业信息搜集和专业就业宣传 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诸多相关企、事业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需求。但有的学校和以上相关部门建立就业联系不多,这些单位参与学校的就业洽谈会就较少。很多单位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哪个学校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甚至不了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这样到学校来招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单位就很少。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与这些专业就业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就业联系,广泛宣传专业就业优势和搜集专业用人信息,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4、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是组织社会实践和就业见习,提高毕业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实践能力强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一点从招聘现场就能得到证明。因此,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不断了解社会、市场、企业,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距离。 二是积极倡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推行,持有“双证”或“多证”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的重要条件。例如“房地产策划师”、“土地估价师”、“产品策划经理”、“项目策划”以及“营销策划”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格认证,另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律师证、会计证、驾驶证等正规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也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创业者训练。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省市、地方和高校还需尽快制定相应措施,使政策细化、落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服务效率,建立针对毕业生创业的有效机制、帮助体系,提供产业孵化、创业咨询服务、创业代理服务、创建技术转让平台、协助获取投资等创业服务。从而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养,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 5 、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加“ 西部计划” 和“ 三支一扶”计划。 大中城市是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虽然环境艰苦,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需要大批人才去改变它的面貌,农村广阔天地,农业人才应大有作为。例如山西省2007 年选派了8000 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做村官,北京2008 年将再选拔3000 名大学生村官,辽宁、江苏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政策,无论从改变基层面貌还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效果都非常不错。因此,应加大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倾斜力度,真正落实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培养与使用措施,让毕业生在那里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学校和政府都应加大对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做出突出贡献毕业生的奖励与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徐月红.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 8 2、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1. 3、黄志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 作者简介 陈志刚,男,山西原平人,沈阳农业大学,讲师,从事德育教育研究和大学生就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