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矿山游侠 于 2011-6-27 17:47 编辑
地球科学原理 内容提要和详细目录
我的一本新书《地球科学原理》,2007年5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大气科学、海洋学、地史学、
地球化学、矿床学等资料,本书系统论证了生物的演化引起冰川周期性形
成和消融;周期性的冰川形成和消融,造成固体地球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
;固体地球的膨胀和收缩,导致地球周期性的构造运动,以及地磁场形成
和反转、生物大灭绝、矿床形成、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质现象周期性地发
生;以上作用导致地球的演化。应用以上理论,本书合理解释了岛弧形成
、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大陆增生、山脉隆升等多地学热点和难点问题;
并对将来地球的演化趋势及全球变化进行了推论。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地球科学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和地球科学爱好者
的参考书。
本书目录:
【本书目录】
地球科学原理
目录
第一章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第一节 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及地球的基本结构
1 太阳系的构成
2 太阳系起源的假说
2.1 灾变假说
2.2 康德-拉普拉斯假说
2.3 摩耳顿-张伯伦假说
2.4 太阳俘获气-尘埃-流星云的假说
2.5 现代得到最多支持的假说
3 地球的形成和年龄
3.1 地球的年龄
3.2 陨石冲击事件
3.3 地球外圈的形成
3.4 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
4 地球构造概述
4.1 地球的基本圈层
4.2 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地球演化及构造运动的假说
1 概述
2 目前提出的对地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假说
2.1 地球收缩说
2.2 地球膨胀学说
2.3 地球脉动说
2.4 涌流构造(Surge Tectonic)说
2.5 大陆漂移说
2.6 海底扩张说:
2.7 板块构造学说:
2.8 热点-地幔柱假说:
2.9 地槽与地台学说:
3 地球演化、构造运动和动力学方面已得到公认的部分事实和证据
4 现有假说的比较分析和对“理想”假说的模拟
4.1 对现有假说的分析
4.2 对”理想”假说的定性模拟
4.3 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证据
第一节 冰川的地质作用
1 地幔浮力面理论
2 冰川及其分类
3 诱发地震及冰川形成时的造海作用
4 冰川消融时的造山运动
5 古岩石壳的形成及大陆的演化
6 地球均衡调整和岩石圈具有塑性的证据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冰川地质作用的证据
02.21 冰期旋回中碳酸盐岩δ13C规律变化的机制
1 δ13C和δ18O的地质学特征
2 冰期旋回中的δ13C和δ18O变化规律
2.1 冰期后碳酸盐岩帽中的δ13C和δ18O变化规律
2.2 冰期旋回中的δ13C和δ18O变化的一般规律
3 目前学术界对δ13C和δ18O规律变化的解释
4 对已提出解释的可行性分析
5 冰川形成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
6 冰川消融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
7 火山喷发和地震造成δ13C和δ18O的规律性变化的证据
7.1黄铁矿形成的证据
7.2微量稀土元素的证据
7.3造山作用的证据
7.4碳系统演化的证据
参考文献
02.22 贝尼奥夫地震带的证据
1 板块学说及其存在的问题
2 人类对岛弧的认识过程及其发展
3 新理论对岛弧双层地震带的解释
4 新理论对岛弧火山作用的解释
5 板块及大陆的演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球的去气作用和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
第一节 地球去气作用
1 地球的起源及早期演化
1.1 概述
1.2 吸积作用及其演化
1.3 放射能和重力势能对地球熔融的作用
1.4 宇宙大气的形成及演化。
2、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
3、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
3.1 概述
3.2 后期去气作用的阶段性
3.3 影响后期去气作用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pH平衡
1 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对地球的作用
2 碳系统的平衡原理
3 碳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4 硅系统的平衡原理
5 硅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6 pH值的演化过程
7 有机碳沉积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1 光合生物出现前的氧化-还原平衡
1.1 宇宙大气的形成及其氧化-还原特性
1.2 原始大气的形成及其氧化-还原特性
2 有机物的能量及氧化-还原性和独立系统的氧化-还原平衡
3 光合生物出现后的氧化-还原平衡
4 将来的氧化-还原平衡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物对冰川的作用及太阳系的生命
第一节 生物演化对冰川的作用
1、有机碳的沉积
2、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和冰川形成的关系
3、生物的演化过程
4、新元古宙以前冰川期的形成
5、新元古冰期的形成
6、奥陶纪冰期的形成
7、石炭、二叠纪冰期的形成
8、第四纪冰期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太阳系地外星体存在生命可能性的评估
1 太阳系的组成及一般特征
2 水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分析
3 金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分析
4 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分析
5 类木行星和冥王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分析
6 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分析
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球构造演化的现状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及其变化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固体地球的塑性
3 固体地球的形变及其证据
3.1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热力学证据
3.2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板块运动证据
3.3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空间大地测量证据
3.4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速率在不断变小(南半球在减速膨胀)的证据
4 新生代冰川的分布及其变化
5 固体地球的形变及其原因分析
6 北极冰川消失和南极冰川扩大的原因
7 南极冰川形成或加厚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
8 地球形状今后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厄尔尼诺形成及其证据
1 冰川与地球的关系
2 目前地球的现状
3 固体地球的形变及证据
3.1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热力学证据
3.2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板块运动证据
3.3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空间大地测量证据
3.4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速率在不断变小(南半球在减速膨胀)的证据
4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形成的原因
5 洋中脊岩浆上涌引起厄尔尼诺的证据
5.1 热力学证据
5.2 洋中脊证据
5.3 冰川学证据
5.4 地球扁率和自转证据
5.5 气候学证据
6 讨论
6.1 对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测
6.2 有关厄尔尼诺的推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火山和地震的形成
第一节 岩浆和火山作用
1 岩浆及岩浆房的形成
2 岩石圈破裂的原理及洋中脊火山的形成
3 地槽形成及其火山活动
3.1 地槽形成原理
3.2 地槽底部火山的形成
3.3 地槽与地台间火山的形成
4 海洋地背斜顶部火山的形成
5 岛弧形成及其火山活动
6 地堑形成及其火山活动
7 地外星体撞击及其火山活动
9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地震的形成和种类
1. 地震的一般原理
1.1 概述
1.2地壳运动
1.3重力异常
1.4地震发生地点的判定
1.5地震发生时间的判定
1.6 2004年苏门达腊-安达曼大地震的发生机制分析
2 不同构造运动中的地震
2.1 洋中脊式地震的形成
2.2 地槽形成过程中地震的形成
2.2.1 地槽底式地震的形成
2.2.2 地槽与地台间地震的形成
2.3 海岭顶部地震的形成
2.4 岛弧式地震的形成
2.5 地堑式地震的形成
2.6 撞击式地震的形成
2.7 人致地震
2.7.1 水库地震的形成
2.7.2 矿山地震的形成
3 地震的预测和预报
3.1 水平破裂导致的地震的预测和预报
3.2 垂直运动导致地震的预测和预报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地球演化对矿藏形成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球pH演化对前寒武纪成矿的影响
1 pH演化原理
1.1 地球去气作用的降pH作用
1.2 硅系统的升pH作用
1.3 碳系统对pH的调节作用
2 溶矿作用
2.1 原始海洋的溶矿作用
2.2 地壳形成后的去气作用造成的溶矿作用
3 成矿作用
3.1 条带式硅铁质的沉积
3.2 其它矿质的沉积
3.3 pH值影响矿质沉积的一般规律
4 前寒武纪矿床变质的原因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热液矿床成因
1 地球的去气作用
1.1 地球具有去气作用
1.2 地球去气作用与火山喷发和地震有关
1.3 地球去气作用产生强酸性气体
2 岩浆与去气气体的形成
3 矿体pH演化机理
3.1 去气气体的降pH作用:
3.2 围岩的升pH作用:
3.3 矿体pH值演化过程
4 溶矿作用
4.1 火山形成过程的溶矿作用
4.1.1 陆地直接喷发火山形成过程的溶矿作用
4.1.2 水下火山喷发的溶矿作用
4.1.3 火山喷发后期的溶矿作用
4.1.4 洋中脊式火山喷发的溶矿作用
4.2 次(隐)火山形成的溶矿作用
5 成矿作用
5.1 成矿作用的一般原理
5.1.1 成矿液
5.1.2 成矿作用
5.2 成矿过程及分带沉积
5.2.1 成矿腔
5.2.2 成矿液的形成
5.2.3 成矿
5.3 围岩蚀变及分带
5.3.1 围岩蚀变的一般原理
5.3.2 围岩蚀变
参考文献
第三节 风化(红土化)作用对成矿的影响
07.31 红土化作用
1 概述
2 红土的成土作用
3 红土的红化作用
3.1 红化作用是一种去硅作用
3.2 红化过程中的去硅原理
3.3 雨水的去硅作用
4 影响红化的因素
4.1 干、湿季交替对红化的影响
4.2 温度对红化的影响
4.3 母岩性质对红化的影响
4.4 潜水面对红化的影响
5 红土剖面的形成机制
6 红土化作用对红土的影响
6.1 红土化作用对土量变化的影响
6.2 红土化作用对红土pH值的影响
7 碳酸盐岩区域的特殊红土化作用
7.1 湘西碳酸盐岩台地地貌及其红土化作用
7.2 有去硅作用的河水和地下水的作用
参考文献
07.32 红土型矿的形成机理——以红土型金矿形成为例
1 红土型金矿概述
2 金化合物向金单质的转化
3 单质金的下沉和富积
4 金成矿对红土化作用的特殊要求
5 其它红土型矿的形成机理
5.1红土型铝土矿的形成
5.2 高岭土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冰期旋回对地磁场和生物演化的影响
第一节 冰期旋回对地磁场的影响
08.11 地磁发电机的动力来源
1 人类对地磁场的认识过程
2 冰川及其分类
3 冰川形成和消融对地球自转的作用
4 冰川形成和消融对地核自转的作用
5 冰川形成和消融对地磁场的影响
6 地磁场的能量来源
参考文献
08.12 地磁场的形成和反转
1 冰川形成和消融对地球自转的作用
2 冰川形成和消融对地核自转的作用
3 地核感生电动势的形成原理及过程
4 外核物质的运动及地核螺旋管磁场的形成
4.1 地球自转减慢时地核螺旋管磁场及地磁场的形成
4.2 地球自转加快时地核螺旋管磁场及地磁场的形成
4.3 地核螺旋管磁场的变化规律
5 地核外磁场及地磁反转
6 地磁场的能量来源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冰期旋回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1 冰期旋回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1.1 冰期旋回对温度的影响
1.2 冰期旋回对氧气含量的影响
1.3 冰期旋回对pH值的影响
1.4 冰期旋回对盐度的影响
1.5 冰期旋回对海平面的影响
1.6 冰期旋回对海水离子含量的影响
1.7 冰期旋回对生物生存空间的影响
1.8 冰期旋回对宇宙射线和尘埃的影响
2 间冰期对生物的影响
3 冰期对生物的影响
3.1 冰川形成期对生物的影响
3.2 冰川均衡调整期对生物的影响
3.3 冰川稳定期对生物的影响
3.4 冰川消融期对生物的影响
3.5 冰后反弹期对生物的影响
3.6 冰期旋回对生物影响的复杂性
4 冰期旋回与生物进化
4.1 冰期旋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关系
4.2 冰期旋回对物种演化的综合影响
4.3 冰期旋回导致生物进化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地球将来的演化趋势
第一节 将来的地球演化趋势及全球变化
1、地球的塑性和刚性及其变化趋势
2、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变化趋势
3、矿物有机物的沉积对O2的影响
4、O2的演化趋势
5、将来全球的变化趋势
6、应变对策
参考文献
注:本文摘于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