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们童年的游戏
跳皮筋
跳皮筋 。主要是女孩子玩的游戏。用一根皮筋,一般三个人就可以玩。两人扯着一个人跳。皮筋从脚脖开始,逐渐上升,升得越高,跳的难度越大,我记得那些级别的位置是:脚脖、膝、胯、腰、胸、脖子、耳朵,最后是小举,中举,高举。跳时是一个或两个人,单腿把皮筋勾下,然后两腿在皮筋两边不停跳动,像编花一样,很好看。如今看到的跳皮筋,似乎退化了很多。条件是好了,用很长的皮筋做成一个环型,一方的两个人用身体将皮筋抻开,成为一个长方型,从脚脖开始逐渐升高,跳的人从外面跳进里面,再从里面跳到外面,就算一个过程,比我小时候看到的跳法简单多了,也乏味多了。而我们小时候的跳皮筋,不仅花样繁多,动作优美,而且都伴有歌词。比如:“雷锋是个好青年,一双袜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皮球,架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然后是“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这样一直跳下去,直到结束,既能锻炼。
老鹰抓小鸡
游戏。习惯是一个年纪(或身材)大一点孩子的当老鹰,另一个年纪(或身材)大一点的孩子当“老母鸡”,再就是几个或十几个年纪(或身材)小一点的孩子当小鸡,一个扯着一个的衣服,站成一列竖排,跟在“老母鸡”的后面。“老鹰”企图绕过“老母鸡”去抓“小鸡”,“老母鸡”却迎着“老鹰”努力保护“小鸡”,玩起来很热闹,很开心。这是一个不用任何道具,可以多人参与的游戏,只要有一块空地就行了。
九连环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九连环。一个长的环上面套着九个连在一起的环。要把它们从那个长环上摘下来。我鼓捣了一下午也没解开。邻居家大哥说他会解,拿过去几分钟就解下来了。我恳求大哥再来一遍。他这次一装一解让我看出门道。原来每次可以解下前两个环或只解下第二个环。然后以最后一个为目标,解下最后一个再把前八个环装回去,然后解第八个,这样友复数次就逐个解决了。知道了这个窍门,剩下的只是简单的数一下单双数了。呵呵。
打弹珠
青岛小孩叫弹蛋儿。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高尔夫?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
拍洋画
青岛又叫扇烟牌。就是香烟盒里的烟标。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通常是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滚铁圈
在上学前和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不玩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鉄圈比较傻气吧?
丢沙包
青岛又叫打猫尾。。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就“牺牲”了,退下。直到同伙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救"出一个联帮.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踢毽子
踢毽子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现在大人们一早一晚都在广场公园踢啦。
撞拐子
又叫做斗鸡,扛拐。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电视上看到有正式比赛了,起名叫脚斗士。
捉迷藏
又叫藏猫,捉猫猫,躲猫猫其中一个抓人的人蒙着眼睛对着墙从1数到30,其他人赶紧各自找地方躲起来,抓人的人数到30后便开始四处搜人。其他人这时候便可以躲开抓人的人,找机会到达刚才那个人数数的地方就算赢了,相反被抓住就输了。
挑冰棍棒
那个年代,都是找现成的玩,别说,这个游戏看起来枯燥,玩起来可有意思了。一把吃剩的冰棍棒撒在地上,一人挑一根,但是不能碰其他的冰棍棒,如果动了就算输。现在很多休闲吧里有一摞积木一根根往外抽的游戏,估计就是挑冰棍棒演变过来的吧!
过家家
这个基本是小女生玩,小男生也有玩的,当个爷爷爸爸什么的。通常女孩从家里拿来个娃娃当孩子,然后一家人“做饭啊”“洗衣啊”,不亦乐乎。现在想想,很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男女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常玩过家家啊?
翻手绳 青岛这里叫翻棉单。青岛人管床单叫"棉单"。这个游戏已经很久没听说和看见过了,20年前央视1套午间的《做与玩》栏目还连续做过好几期相关的节目。就是把一根绳系成一个绳圈,然后套在双手不同的手指上,不停地翻可以翻出各种形状和图案,有的要一个人做,有的要两个人才能做。现在的小孩恐怕都没听说过这种既简单又复杂的游戏。
吹泡泡
这个谁都不陌生,包括现在的小孩子。当然,在街上买的和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样,街上买的能吹出好多的泡泡,自己用洗衣粉做的就怎么也吹不出那么多泡泡。不知大家是否也有同感!没钱的孩子用肥皂水做,吹不出泡,还会误喝下去,那时候的儿童医院可没少接诊误喝泡泡水的孩子。 尕叻哈
玩羊骨拐一般经常是到羊肉铺买上几个剔干净的羊拐骨,回家用水把油煮出来,四面涂上不同颜色。再用布头和沙子缝个布包就行了。把布包高高抛起,趁此时机把4个羊拐骨依归定次序翻过面去,规定抛包次数,在规定次数内把羊拐骨翻过四面又一把抓起来为胜。
纸飞机
为了让自己的飞机能飞得时间长,飞得高,每次都要爬很高的楼,有时不惜危险,跑到楼顶上去放。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后怕!
丢手绢
大家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圏,然后推选丢手绢的人。选中的人往往都不太乐意,他(她)会恶作剧地跑起来,然后在你身后绕啊绕的,大家伸长脖子,直勾勾地看着,每个人都能看到他(她)丢给谁,而往往看不见他(她)丢给自己,当他(她)悄悄地把手绢丢在你的身后,丢完后还不能马上跑,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往前走,等你觉察出来,他(她)已经跑回原位蹲下了。你只能站出来,给大家表演节目,唱一首歌,或者跳一支舞要不然学狗猫叫一声。
打陀螺 当年青岛小孩叫"打懒老婆"。找一段木头削成一头尖的圆柱体。在顶尖砸上一个轴承上拆下的钢珠。然后在水泥地或冰上用鞭子抽打,使其旋转不倒。
比赛陀螺的直径和高度都要求在10.2—10.8厘米之间。陀螺比赛用鞭的线绳长达6—8米。比赛时先由防守队员在防守区将陀螺甩到胶垫上,然后进攻队员在进攻区用同样方式将陀螺甩向防守方陀螺,力争将其击倒。
玩黄泥 男孩子玩得多用泥捏小人,捏坦克啊捏飞机大炮。有时候做一个碗状的,猛劲往地上一扣,青岛这里叫摔哇哇。摔在地上“砰”的一声,中间摔出个窟窿,看谁摔的响。让对手用黄泥把窟窿补好。对方通常把那补丁捏得菲薄菲薄 ,以求少赔点黄泥。
骑马打仗 这是男该最喜欢的游戏了,一人当马背着一个“战士”,许多这样的组合互斗,看谁把別人先拉下马。下面的一个人要比较高大、结实一点的,上面的人要轻一点的,当骑士的感觉挺刺激的。谁先把上面的人打下来谁就先赢!
跳马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个人弯着腰,另一个人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冲过去,然后双手往他背上一撑,同时双脚尽可能的抬高,从弯腰者身上跨过去。另一种是一个人站着不动,另一个人撑着他的肩膀从头上跨过去。
弹弓 恐怕是每个男孩都玩过的玩具。弹弓都是自己做的,一般的用猴皮筋,力量大的用气门芯或粗皮条。弹珠也是“自产”。这件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反对孩子们玩,常常是予以没收。我就不知做了多少弹弓,曾被“缴获”多次。
呵呵还有好多啦,一起来说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