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_e128:} 罗布莎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乡,是我国已知的最大铬铁矿矿床。矿床产于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带藏南雅鲁藏布江基性-超基性岩带之东段。该东段见有秀章、鲁见沟、罗布莎、藏卡、泽当5个岩体,以罗布莎岩体为最大,东西长41km,南北宽0.25~3.7km,面积为70km2。岩体侵位于上三叠统与上白垩统之间,呈一向南倾斜的单斜状岩体。 岩体划分为3个岩相带;纯橄榄岩岩相带、含纯橄榄岩异离体的斜辉辉橄岩岩相带、异剥橄榄岩-辉长岩杂岩岩相带。工业矿体赋存于斜辉辉橄岩岩相带中,在地表形成7个相对集中的矿体群,已知大小矿体216个,较大矿体共有123个。矿体长度大于100m的有32个,最长325m;长度在50~100m之间的有30个,其余均小于50m。矿体厚度以1-3m居多,最厚14m。Ⅱ号矿群中的31号矿体是矿区的主要矿体之一,长325m,厚2~14.7m,宽40~190m,呈似脉状,向南东倾斜,倾角35°~45°。该矿体储量占全矿区储量的16.7%。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铬尖晶石,并有少量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镍黄铁矿、钛铁矿等。矿石中普遍伴生有铂族元素。矿石结构构造以致密块状为主。致密状矿石中铬尖晶石呈他形晶,粒径2~5mm,浸染状矿石中铬尖晶石主要呈半自形—他形晶,粒径1mm左右。 该矿床保有铬铁矿储量337.7万t,其中A+B+C级91.1万t。矿石平均品位Cr2O352.63%,铬铁比4.35,SiO24.66%,MgO17.6%,Al2O39.7%,S0.005%,P0.002%。伴生铂族金属储量1.56t,平均品位ΣPt0.497g/t。 该矿1993年建成,1994年投产,年产矿石5万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