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建设中的和政古生物化石保护项目近日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为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临夏盆地东南部,盆地以南山区出露石炭纪(距今约3.5亿年)、二叠纪(距今约2.8亿年)、三叠纪(距今约2.3亿年)地层,以北出露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在地质公园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连续沉积地层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以古动物化石及其产地为主,以地层剖面、溶岩地貌、水体景观为辅,与丰富的民间文化、秀美的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建设,规划总面积263.8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以县城为中心,涵盖两条化石点主要分布带和两个园区及六个景区,建成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全县共发现化石出露点50多处,分布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境内蕴藏的化石属新生代晚期晚渐新世的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的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上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早更新世的真马动物群,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其中铲齿象、三趾马化石储量和已采集的头骨化石标本数量均为欧亚大陆之首;以“和政”命名的“和政羊”化石属于世界独有种群,不仅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区,还为研究我国新生代晚期第三纪古地理古气候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政古动物化石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地球气候环境变迁和古生物演进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笔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自然遗产。
近年来,和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省州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实际,深化县情认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旅游主导、基础先行、项目支撑、城乡并重、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旅游提质、产业延伸、项目对接、城乡联动、民生保障、生态保护、教育奠基、平安建设”八大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积极打造“化石王国、世界和政,绿色明珠、生态和政,花儿故里、人文和政”三大品牌。 作者:林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