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期刊论文4篇目录:
1、土壤离子电导率方法在云南木利寻找隐伏锑矿的研究(高锡根,罗先熔,单江涛,吕明芬,《地质与资源》2009.2)
2、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以安徽凤阳地区为例(王光洪,罗先熔,单江涛,唐本峰,施申轶,《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1)
3、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黑龙江金厂金矿的应用研究及找矿预测(李兆谊,罗先熔,候冬梅,黄锦捷,单江涛,《黄金科学技术》2010.5)
4、高原寒冷区地球电化学方法寻找隐伏金矿对比试验(单江涛,罗先熔,王光洪,黄学强,邱炜,王振东,《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4)
硕士论文标题:不同类型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快速定位隐伏金矿研究
论文作者:单江涛
论文导师:罗先熔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地球化学
论文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论文页数:61页
格式:pdf
附件:2
硕士论文摘要:
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提高,在出露区寻找新矿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矿产需求。开辟第二找矿空间(1000,--一2000m深度及覆盖区)成为当前矿产勘查工作的热点。而地质找矿工作通常很难突破已有成矿、找矿模式的瓶颈,在第二找矿空间寻找新型矿床的难度大,尤其是在覆盖区以及常规化探工作成果不显著的地区,借助高效的探矿技术手段找矿是必要的。经实践检验,地球电化学方法在地表厚层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显的效果,因而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1.摸索地电化学方法技术的最佳技术指标,优选已有工程控制的山东尹格庄金矿和吉林延边杜荒岭金矿进行地电提取方法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方法技术条件选择性试验研究。在山东尹格庄金矿进行了包括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液用量及浓度、电极距离、提取材料和提取方式等条件的提取效果对比研究;在吉林延边杜荒岭金矿进行了包括不同采样深度、样品粒度、样品分析量及搅拌溶解时间的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对比研究,确定寻找隐伏金矿的最佳工作技术有效指标。2.依据上述最佳地电化学方法技术指标,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新疆金窝子金矿--210矿区、安徽五河金矿、内蒙古巴彦哈尔金矿和广西横县南乡泰富金矿开展地球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可行性试验研究,构建地电化学方法找矿模式。3.参照找矿可行性试验研究总结出的找矿模式,在上述5个示范研究区外围开展地电化学集成技术的深部找矿预测。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研究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参数的选择性试验的研究,从而系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的最佳集成技术指标,为在不同厚层覆盖区隐伏金矿找矿预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参考指标。2.运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东北原始森林区、西北荒漠戈壁区、草原覆盖区、华东第四系外来冲积物覆盖区和华南厚层残坡积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可行性研究表明,该集成技术在不同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是科学有效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覆盖区隐伏金矿的地电化学异常形态、特征参数以及与矿体的空间关系等,结合已知隐伏金矿地质情况,建立了地电化学找矿模式。3.通过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可行性试验研究,在各种不同厚层覆盖区开展了面积性的找矿预测,发现了具有找矿前景的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异常靶区。
关键词:地电化学;隐伏金矿;找矿预测;不同覆盖区
硕士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声明
第1章引言
1.1地电化学方法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1.2本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3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工作量
1.4本论文研究重点
1.5本章小结
第2章金的存在形式
2.1金的内生存在形式、迁移与沉淀
2.2金的表生存在形式
2.3本章小结
第3章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及特点
3.1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
3.2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
3.3本章小结
第4章地电化学集成技术一技术条件的选择性试验研究
4.1地电提取测量法技术条件选择性试验
4.2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技术条件选择性试验
4.3本章小结
第5章不同类型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金矿可行性试验研究
5.1东北原始森林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
5.2西北戈壁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
5.3华东冲积平原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
5.4草原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
5.5华南厚层残坡积覆盖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可行性试验研究
5.6本章小结
第6章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预测研究
6.1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找矿预测研究
6.2新疆金窝子金矿一210矿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6.3安徽五河金矿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6.4内蒙古巴彦哈尔金矿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6.5广西横县泰富金矿找矿预测研究
6.6本章小结
第7章论文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
7.1主要成果
7.2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