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期刊论文篇目录: 1、赤峰南部金地球化学块体评价(雷万杉,王淼,张振庭等,《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2) 2、吉林江源小石人金矿综合勘查方法研究(雷万杉,张振庭,刘亚剑,王淼,《世界地质》2009.1) 3、支持向量机在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张振庭,王忠文,马艳英,王淼,《世界地质》2010.1)
博士论文标题:黑龙江省伊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产预测
论文作者:张振庭 论文导师:范继璋 论文学位: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页数:正文151+摘要等5 格式:博士论文KDH、期刊论文pdf,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2
博士论文摘要:
铅锌矿产研究区域的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伊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保有储量迅速下降,近中、长期的铅、锌多金属矿产品的供需关系日趋紧张。查清研究区域内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各种地质特征,是缓解供需紧张局面、提供中长期保障供应的可选择的有效途径。 研究以国家地质调查局项目“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为平台,将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应用于研究区域内的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定位研究。 研究以前期地质工作和矿产地质工作为基础,对研究区域内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解释,获取了有益的物化信息。典型矿床的总结性研究明确区域内具有经济意义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类型——矽卡岩型。为预测工作指明了方向。分析了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控制条件,实现了地、物、化信息的关联研究,构建了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找矿靶区,构造出了用于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位置预测的数学模型。 对比靶区的定量估计结果,综合评价了各个单元的找矿前景。在预测成果解释基础上,对研究区今后铅锌找矿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性意见。指出清华—双兴等4个成矿远景区为首选的找矿有利地段。 关键词:铅锌矿 伊春 矽卡岩
博士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矿产预测发展与研究现状 1.1.1 国外发展和现状 1.1.2 国内发展和研究现状 1.1.3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2.1 资料解释研究 1.2.2 典型矿床研究 1.2.3 信息关联研究 1.2.4 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1.2.5 铅锌多金属矿产定位预测 1.3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1.3.1 地理位置及交通 1.3.2 自然经济概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的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侵入岩 第3章 地球物理资料解释 3.1 资料解释概述 3.1.1 解释原则 3.1.2 各种资料解释简述 3.2 航磁、重力资料的定性解释 3.2.1 研究区航空磁测资料解释 3.2.2 重力资料的定性解释 3.3 磁场、重力资料定量解释 3.3.1 磁场、重力数据处理 3.3.2 磁场、重力数据结果解释 第4章 地球化学资料 4.1 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1 Pb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2 锌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3 Cu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4 Au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5 Ag 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1.6 其它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2 地球化学异常 4.2.1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 4.2.2 元素组合异常及特征 第5章 铅锌矿典型矿床 5.1 小西林铅锌多金属矿床 5.1.1 矿区地质特征 5.1.2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5.1.3 矿床成因 5.2 二股铅锌多金属矿床 5.2.1 矿区地质特征 5.2.2 矿床地质特征 5.2.3 矿床成因 5.3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 5.3.1 矿区地质 5.3.2 矿床地质特征 5.5.3 矿床成因类型 第6章 铅锌矿产资源预测图的编制 6.1 控矿条件分析 6.1.1 地质环境与矿产 6.1.2 前寒武纪基底与铅锌矿 6.1.3 断裂构造与铅锌矿产 6.1.4 含矿建造及与成矿关系 6.1.5 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 6.2 成矿规律 6.2.1 铅锌矿产的形成环境 6.2.2 铅锌矿产的形成时期 6.2.3 铅锌矿产的空间分布 6.3 铅锌矿产资源统计地质单元划分 6.3.1 铅锌矿产统计地质单元的划分 6.3.2 铅锌矿产统计单元的划分 6.4 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预测图编制 6.5 铅锌多金属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6.5.1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之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6.5.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第7章 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预测 7.1 数学方法简述 7.1.1 数学方法 7.1.2 本研究使用的数学方法 7.2 定量预测流程 7.3 变量研究 7.3.1 变量选择 7.3.2 变量赋值 7.3.3 重要变量的优化 7.4 铅锌多金属矿产位置估计 第8章 预测成果表达 8.1 矿产资源分布图编制 8.1.1 预测成果解释与分析 8.2 工作建议 8.2.1 工作建议部署图 8.2.2 工作建议 第9章 成果与展望 9.1 取得的主要成果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