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地质工作的定位” ——访全国政协委员、地科院地质力学所所长龙长兴 作者:王少勇来源:国土资源报发布时间:2013-03-05
8 z" w# x0 w s4 l0 z" D& Y# 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龙长兴,是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3月4日,龙长兴参加科学技术界界别的小组讨论,认真聆听每一个委员的发言。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学习。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结合平时的工作,我有很多感想。”龙长兴告诉记者,表面上看,地质工作并不是热门议题,但很多热门问题又都和地质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大家普遍关注的城镇化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等问题,都离不开地质工作。“我们一定要摆正地质工作的定位。”龙长兴认为,地质工作要保障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要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特别是和民生休戚相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的理念。” 龙长兴说,一个国家的地质工作应当是连续的、常态化的,每个阶段都不可缺少,只是不同发展时期的工作重点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地质工作都以专项的形式开展,工作资金来源也以此为支撑。重大地质专项取得了很多突出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如果一直采用专项的形式来部署地质工作,不利于维持地质工作的连续性,不利于地质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地质人才。建议将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建立一种经费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设立一些专项。 作为一名科学家,龙长兴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于地质科技来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二者既有共同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我们目前的地质调查项目,有些调查性比较强,有些研究性比较强。在项目的设置、部署和运作中,要充分尊重地质规律和科学规律,根据各自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树立起分类管理的概念。” 龙长兴说,“产学研”结合十分必要。地质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然现象。学校有学校的特点,研究人员有研究人员的眼光,各方面联合起来攻关,针对难点问题进行“会诊”,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特别是在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攻关,可以更好地发挥地质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 x4 u- I4 J( K7 ~* V- A% h"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