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9497|回复: 11
收起左侧

[技术交流] 【实例1】基于DEM数据提取山顶点、凹陷点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万

铜板

57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409
发表于 2012-12-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背景  山顶点指哪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点都比周围点高的区域。凹陷点指哪些在特定邻域分析范围内,该点都比周围点低的区域区域。DEM 数据提供了丰富的地形信息,基于DEM数据如何正确有效的提取这些地形特征信息,在数字地形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2.目的
  通过等高线、山顶点、凹陷点的提取和配置、引导读者熟练掌握利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中等高线的提取、栅格数据邻域分析和窗口计算功能,完成栅格数据表面分析。
3.数据
  黄土丘陵地区1:10000DEM 数据。数据存放于随书光盘的..\Chp8\Ex5\目录中。
下载链接:[url=]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liyongliang_2012/4836694[/url]
4.要求
  (1)应用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模块中的等高线提取功能,分别提取等高距为15 米和75 米的等高线图,并按标准地形图绘制等高线方法绘制等高线, 作为山顶点、凹陷点空间分布的背景图;
  (2)通过邻域分析和栅格计算器提取山顶点、凹陷点。

5.步骤
  (1)运行ArcMap,激活Spatial Analyst模块。单击【Customize】|【Extensions】,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勾选Spatial Analyst。

  (2)设置默认工作路径为“E:\GISTest\Chp8\Ex5\Result”。单击【Geoprocessing】|【Environments】,打开环境设对话框,在Workspace中修改工作路径。

                                   图1 工作路径设置
  (3)加载DEM数据。在图层上单击右键,选择Add Data,加载dem数据。

                                                 图2 DEM数据

  (4)绘制等值线(等高距分别为15m、75m的等高线)。在ArcToolbox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Contour】,参数设置如下图1所示,提取等高距为15m的等高线。修改等高线间距(Contour interval)为75m,提取等高距为75m等高线,输出文件名为Contour75.
                                                图3 等值线绘制

  (5)修改图例颜色。单击Contour15数据层图例,选择显示颜色改成灰度60%,同理,将Contour75数据层图例的颜色改成黑色。效果如图4——增强可视效果。

                                                  图4 等高线

  (6)生成山体阴影。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Hillshade】,设置输出文件名为Hillshade,其他参数取默认值,提取该地区光照晕渲图,作为等高线三维背景。——增强可视效果。
  (7)生成三维立体等高线。按Contour75、Contour15、Hillshade次序放置数据层,生成三维立体等高线图。效果如图5——增强可视效果。

                                           图5 三维立体等高线
  (8)下面是提取山顶点的步骤:
  ①焦点统计,提取分析窗口中栅格的最大值,并将其赋给焦点(待计算栅格中心)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Neighborhood】|【Focal Statistics】,设置参数图6所示,单击【OK】,提取大小为11X11的分析窗口中栅格的最大值。

                                              图6 焦点统计参数设置

  ②栅格计算,提取山顶点。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Raster Calculator】,输入公式SD="Maxpoint" - "dem" == 0,提取山顶点,设置输出文件名为SD。效果如图7

                                                                      图7 山顶点
  ③对SD进行重分类。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Reclassify】,设置参数如图8所示,效果如图9——设置空置,相当于屏蔽或删除不需要参与计算的栅格,这里表现为值为0的黄色区域。——屏蔽不需要参与计算的栅格。


                                             图8 重分类参数设置


                                                           图9 重分类效果图


④将Re_SD转换为矢量点。在ArcToolbox中选择【Conversion Tools】|【From Raster】|【Raster to Point】,设置如图10,山顶点分布如图11。转出的点较多,是受块统计中分析窗口大小的影响,窗口越大提取的点越少,但是窗口过大的话,将会漏掉一些重要的山顶点。可人工判断删除局部点。

                                            图10 栅格转点




                                                  图11 山顶点分布图

(9)下面是提取凹陷点的步骤:
  ①焦点统计,提取分析窗口中象元的最小值,并将其赋给焦点(待计算栅格中心)。图6中的【Statistics type】改为MINIMUM,输出文件名改为MinPoint,其他不变。
  ②栅格计算,提取凹陷点。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Raster Calculator】,输入公式GD="MinPoint" - "dem" == 0,提取凹陷点,设置输出文件名为GD。
  ③对GD进行重分类。将输出文件名改为Re_GD.
  ④将Re_GD转换为矢量点。输出文件名改为SL_GD.凹陷点分布图如图12


                                                          图12 凹陷点分布图


6.总结
  (1) 基于DEM数据提取山顶点的思路:首先要明白山顶点是特定区域内的最高点(即最大值)。利用【邻域分析】中的【焦点统计】我们可以找到特定分析窗口(如11X11)中象元的最大值并将其赋予焦点(待测象元),这时,每个象元都拥有了特定区域(分析窗口)内的最大值,但是这个最大值是不是就是我们要找的山顶呢?答案显然是NO,否则岂不是每个象元都是山顶了。只有那些没有被赋予最大值(即本身就是分析窗口中的最大值)的象元才是我们要找的山顶。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这些最大值(MaxPoint)的“真身”呢?呵呵,真的假的我们不知道,它们自己还能不知道吗?将它们与它们的DEM数据进行对比,若相等自然说明它是“真的”,否则必是被赋予的,用判断表达式表示就是"Maxpoint" - "dem" == 0,这样就将真正的山顶点提取出来了。由于此时的山顶点还是栅格数据,故需要用转换工具将其转换成矢量数据。若对【邻域分析】或是【焦点统计】还有疑问,参考《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第二版)》第305页 8.6.2 邻域统计等相关内容。
  (2)必要步骤:其中焦点统计、栅格计算、重分类和数据转换是必要的,其他皆可省。
7.思考
  本实例提供的DEM栅格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我们能不能自己从谷歌地图上自己提取呢?


13

主题

8790

铜板

16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358
QQ
发表于 2012-12-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突然发觉,还有很多事等我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796

铜板

3

好友

工程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7
发表于 2014-5-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正想知道怎么回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796

铜板

3

好友

工程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7
发表于 2014-5-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得感谢一遍,真是不错。{: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0

铜板

0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4
发表于 2014-6-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谢谢分享!给本科生做联系用挺好的!~{: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万

铜板

38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4-6-1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下,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75

铜板

0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
发表于 2015-8-1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析 写的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572

铜板

10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5
发表于 2016-10-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41

铜板

6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21-6-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佬分享学习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7

铜板

0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2
发表于 2022-6-1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声分享:zt:z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