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数码集团 国土事业部
本期继续国土领域的常见问题,主要分为城镇地籍和土地利用规划两大类问题。
城镇地籍
1、随着城镇地籍业务的不断增加,而且要与电子政务、一张图进行融合,同时融合后的数据量又大幅增加,那么地籍管理系统中如何达到高效的管理模式呢?
答:随着地籍图形数据、业务数据、扫描件数据的不断增长,在同一个库中已经无法达到高效率管理,因此在地籍管理系统中,增加了三种数据库的分开设置,如图1所示。
图1 地籍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界面
2、城镇地籍日常变更频繁,且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对宗地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解,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如何通过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来查询宗地的历史演变过程呢? 答:为满足快速查看并定位错综复杂的宗地历史演变情况,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特别设置了历史查看模块,分项目历史和图元历史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宗地的历史演变进行全面的追溯,如图2-3所示。
图2 图元历史第一阶段
图3 图元历史第二阶段
3、新的道路规划、旧城区改造等常常需要通过对规划道路及旧城区周边情况进行了解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是否有功能可以协助快速方便的做一个了解呢? 答: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常见的道路规划及旧城区改造等工作,可利用道路规划红线和拆迁范围线进行缓冲分析,统计出涉及道路与地块的周围地类及宗地详细信息情况表,如图4-6所示。
图4 规划道路周边信息报表统计
图5 规划道路线缓冲分析
图6 旧城区改造拆迁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建库面积汇总统计的几类常见问题
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各省对于规划表格的统计方法不同,有直接用图形数据的平面面积统计的,有针对建设用地采用毛面积进行统计的,有全部使用椭球面积净面积统计的,还有的考虑了不上图项目和预留指标进行统计的。这里是针对通用版规划编制系统的一般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用户发现表格错误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数慧检查软件发现存在图表不一致的情况;二是自己检查输出的表,发现表格中的面积数据存在问题,例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中的规划期土地总面积与基期的土地总面积不一致。以下针对用户普遍的这几种常见问题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1、关于数慧检查时规划图数一致报错问题,是怎么回事?
答: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部)网站公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检查汇交注意事项(0508发)》中有专门的说明:
关于图斑面积量算。质检软件量算的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图斑面积为平面面积和毛面积,而部分地方在规划建库时填写的图斑面积为椭球面积和净面积,由此可能造成城乡建设用地图数一致性检查结果超出允许限差。此类错误如单纯由于图斑面积量算方法造成,可标注例外,并应在质检报告中做出说明。部在数据检查中将核查图斑面积计算的合理性。
该问题会引起多张表格与数慧统计值有1%以上的差值。根据部里的回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标识例外,并进行说明。也允许手工对表格数值进行一定的修正。
2、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中出现规划期土地总面积错误是什么原因?
答:这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中的规划期土地总面积与基期的土地总面积不一致,是输出表格时遇到的常见错误之一。遇到此问题,首先应当输出一张平方米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查看它的土地总面积与基期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和是否相等。
如果,平方米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的土地总面积与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和不相等,那么,公顷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的土地总面积与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和也必定不相等。可能的原因有:
(1)基期图层汇总出的“土地利用规划基数一、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就已经错误了。
(2)土地规划地类层与基期地类图斑层的图形范围不一致,即这两个图层的边界范围不套合(查看这两层数据的计算机面积和是否相等)。
(3)土地规划地类层的空间拓扑存在明显问题,导致叠加运算时出现重叠区(面积多算)或者空洞(面积少算)。
可以借助分区面积计算后后台出现的STATCLIPDLTB文件来查找重叠区或者空洞(面积非常小的空洞不影响汇总)。由于STATCLIPDLTB本身是由基期地类图斑和土地规划地类两个区文件空间叠加得到的,所以产生重叠区和空洞是由于该处的规划图斑存在拓扑错误,或者与基期图斑有微小缝隙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先确保两层数据的计算机面积一致(或者有微小差异),然后检查基期地类图斑和土地规划地类的拓扑,可以将土地规划地类层在平台重新拓扑一次。如果重新拓扑后分区面积计算土地规划地类时仍然有空洞,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该空洞处手工补上(特别是空洞处没有规划布局的,可以直接将基期属性填入)。也可以尝试使用0.001的容差精度进行计算,在存在微小不套合的情况下有时可以解决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STATCLIP文件不能直接在平台上用于地类统计,也不存在非常严格的拓扑,因为它仅是一个中间过程,有些变化量是记在扩展属性中的,而不是它的净面积字段中。
(4)土地规划地类层的关键属性填写错误,无法计入面积统计表,如地类编码有空格、空值或者非法值等。
如果,平方米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的土地总面积与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和相等,但是,公顷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的土地总面积与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和不相等。那么,问题出在公顷面积调平失败。
3、为什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公顷面积调平失败?
答: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公顷面积调平失败会引发两种常见现象:一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中规划目标年的分类面积之和不等于土地总面积;二是数据汇总时,到“公顷扩展信息”一直汇总不结束。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录入的预留指标不符合实际逻辑。比如A村一共只有1公顷耕地,预留指标中录的项目有2公顷耕地到建设用地。这类问题可以先删除预留指标进行汇总尝试,看是否因此引起错误。
(2)录入的线状重点建设项目的面积值不符合实际逻辑。如某条线穿越了两个图斑,两个图斑的面积一共3公顷,但线状重点建设项目填写的面积为4公顷。
(3)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面状土地整治重点项目中的“净增耕地面积”填写不合理。
使用“规划布局”菜单下的规划布局检查功能,能帮助查找相关布局错误(图7)。
图7 规划布局检查功能 4、土地利用规划基数一、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错误如何解决?
答:该表不需要提交数慧检查,仅用于辅助修改错误。
(1)确认基期数据正确性的简便方法
汇总输出基期一级、二级土地利用面积汇总表,检查表格中行政辖区总面积是否等于基期地类图斑右键“属性—统计”的图斑面积之和。若相等则无误,否则基期数据存在问题。
(2)检查保证基期数据拓扑、属性正确性
属性检查的重点是地类代码(扣除地类)要是规划地类而不是十二分类,座落单位代码填写正确,一个村内的图斑编号不重复等,扣除地类面积大于零时没有填写扣除地类编码。
可以借助汇总之前的“汇总数据前检查”初步判断影响数据汇总的图形及属性)(图8)。
图8 规划数据汇总 (3)如果出现基期汇总表面积错误,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基期图斑合并处理后必须对图斑进行重新编号,可利用编号工具下的“批量编号工具”重编基期图斑编号。
重新编号后,必须还要进行以下处理:线状地物属性赋值、修改;零星地物属性赋值;基期图斑面积重算(图9)。
图9 数据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