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预防工作,我们组织编制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 T) v0 Z; l5 M/ i, r6 g
, ], b3 a; I7 ?
: M; y: d4 i' D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一、电池行业重金属使用和污染物产排现状
7 `- |" S* ]% ]) c (一)基本情况。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2010年电池总产量400多亿只,占全世界50%以上,其中出口量约300亿只。涉重金属的铅蓄电池产量约14417万千伏安时、普通锌锰电池240多亿只、镉镍电池约4亿只、扣式碱性锌锰电池约90亿只。
( k" j, ~' @- k+ U, G$ P6 J 现有涉重金属电池生产企业约2400家。主要包括铅蓄电池企业近2000家;普通锌锰电池300家;镉镍电池80家;扣式碱锰电池20家。! L" M# O$ u0 s/ V8 v/ C6 J
(二)重金属使用情况。2010年我国电池行业耗铅约280万吨、镉7800吨、汞140吨,分别占全国总使用量的80%、72%和15%。
8 R2 \" G! f' J% e (三)重金属污染物产排情况与废电池回收情况。据测算,2010年电池企业排放含重金属废水总量1300多万吨,其中铅蓄电池企业排放废水1100多万吨;产生含重金属固体废物24万吨,其中含铅固体废物23万吨,含镉固体废物约4000吨;废铅蓄电池按规定有组织回收率不足30%。: [( ~8 V5 A! Z/ T2 U
二、实施清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6 d' B& @; Z7 y
电池行业作为涉重金属的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电池生产企业对清洁生产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实施清洁生产的自觉性,突出表现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偏少,审核方案实施率不高。二是缺乏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及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同时,已有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够。三是通过原材料替代和减少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源头减量措施急需加强。$ A0 y( H+ ^# P$ v/ R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9 ^4 R1 J# y K+ c6 f! j( s
(一)总体思路1 G' `: ~$ w2 |7 N* q% m
认真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削减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对涉重金属电池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源头减量替代,突出生产过程控制,强化再生利用规范,努力促进电池行业绿色发展。
. I ^ G& J3 T9 s+ ~$ l3 ` {$ y (二)主要目标' A) g! ~* z7 [4 L* C% t/ J* g. ~1 y
到2015年,我国电池行业汞、镉耗用总量比2010年分别削减65%和70%,铅蓄电池单位容量(kVAh)耗铅量减少2%。
) C6 U5 z( F0 S5 Y 四、主要任务2 E* Y3 G$ C- Y
(一)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事涉重金属电池,包括铅蓄电池、镉镍电池、含汞锌锰电池、含汞氧化银电池、含汞锌空气电池等的生产企业,应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12年底前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并认真实施审核报告中提出的技术改造方案。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审核及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公布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名单,引导和推动清洁生产工作有针对性、高质量地开展。对于未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企业,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2 k- Q/ F b1 n* i
(二)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进步。按照源头预防急需、减量效果明显要求,加快攻关无汞氧化银电池、功率型铅蓄电池减铅技术、废电池规模化无害化再生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支持卷绕式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扩展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板栅制造工艺,轨道交通车辆、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技术与装备的应用示范。7 w: v* s, U1 R) ?& M
(三)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针对电池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的关键工艺环节,结合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要求,采用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积极推广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扣式碱锰电池无汞化技术与装备、电动工具等民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氢镍电池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加强涉重金属电池产品的原材料替代,大力支持纸板锌锰电池无汞无镉无铅技术和铅蓄电池无镉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源头减少重金属使用量,大幅提升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
; y5 M% E6 n' A# Y (四)建立废铅蓄电池再生利用技术装备示范工程。加快开发废旧铅蓄电池机械拆分技术与装备。鼓励铅蓄电池骨干企业和大型冶炼综合企业从事废铅蓄电池的再生利用,建立1-2个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铅回收率大于98%的废铅蓄电池机械拆解、破碎、分选、再生利用集成技术与装备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废铅蓄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为建立规范废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提供技术支撑。2 M( a; v5 n0 r! Z, z: G1 D
五、保障措施( W! K4 J3 V' q B7 S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电池行业重点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步伐。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地方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财政资金渠道,加大对电池生产行业和废旧电池再生利用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各类科技计划的衔接和协调,加大财政科技经费对电池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5 ^. H& c7 k( y. F- n9 Q/ w' c (二)完善政策标准。建立清洁生产审核的激励机制,对通过清洁生产评估的电池生产企业,特别是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在地方主要媒体上给予通报表扬,在安排中央和地方节能减排资金时,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加强与产业、环保等相关政策的衔接,把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作为行业准入、环境影响评价、上市融资审查等政策的重要内容,对技术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业,采取提高相应环保标准的措施,加快技术推广应用。
, O" W" K, Q% X Y3 _* ~ (三)明确管理部门和企业责任。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编办确定的清洁生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督促和指导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主管部门是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期完成目标和任务。电池生产和废旧电池再生利用企业是实施主体,要切实按照有关要求,积极推动自身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削减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 g, x2 W- b& k( x# M9 `, f% o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清洁生产中心桥梁作用。行业协会、清洁生产中心要充分发挥贴近企业、熟悉企业的优势,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政策标准宣贯,推进电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活动,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加强对行业清洁生产情况的分析,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 Z& H5 L4 q: p6 A4 t 附件:电池行业重点清洁生产技术3 K6 y0 X0 o) _: E# b& b! q
电池行业重点清洁生产技术1 p6 U9 Q4 z; J' Q( y& x4 e
一、推广类技术1 p" _' |& [: v# n/ X, q
(一)技术工艺改造类8 e3 c4 B' S1 W# T, B6 b
1.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技术! u7 S9 b1 b3 }8 ^' q
目前,国内大部分铅蓄电池企业极板采用外化成工艺,产生大量酸雾和含酸含铅废水。推广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可大大减少含铅含酸废水及酸雾产生,年减少排放含铅废水600万吨以上,污水产量减少50%以上。3 n6 I* }6 `6 i! o0 `
2.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技术与装备% ^* Q2 A- U3 y: U. P
无汞扣式碱性锌锰电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电池钢壳结构及表面镀层处理、负极无汞合金锌粉材料、正极二氧化锰材料与电解液工艺配方,汞含量低于0.0005%。关键指标是防漏和储存性能。推广该技术可实现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年减少汞耗量约100吨,耗汞总量约减少63%。目前扣式碱锰电池年产量达90多亿只,其中10%已经达到无汞化。
+ i2 ~/ o7 Y* l/ B# N 3.电动工具等民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氢镍电池技术
+ p* A3 `$ N) k0 y 镉镍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电动剃须刀、对讲机等民用领域,年耗用镉约5800吨。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提高了安全性能,在高功率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方面优于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放电性能、电压和规格尺寸,与镉镍电池更具有互换性。在电动工具、电动玩具和电动剃须刀等民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采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氢镍电池替代镉镍电池60%,即可减少镉的总耗用量46%。7 C' [6 P0 Q; t1 d8 s( L0 s
(二)有毒有害材料替代/减量化类# b I$ B8 }- p: [( W4 L
4.纸板锌锰电池无汞无镉无铅技术8 Q) `3 C8 ~+ Z7 v& ]9 R. y
无汞无镉无铅纸板锌锰电池技术,即汞、镉、铅含量分别低于0.0005%、0.002%、0.004%。该技术改进负极锌筒合金组分与机械加工性能,采用有机和无机添加剂组合成缓腐蚀剂取代升汞、调整电解液与正极配方。目前纸板锌锰电池产量约180亿只,其中近10%产品已实现无汞无镉无铅化。推广该技术可利用现有生产线,实现纸板锌锰电池无汞无镉无铅化,年减少耗铅量336吨、镉118吨、汞4吨,其中汞的总耗用量可减少约3%。
; N/ _# p* c. r4 ?" t: B 5.铅蓄电池无镉化技术) k& u0 y. x9 r
无镉化技术为采用铅钙多元合金或其他无镉板栅合金,替代含镉板栅合金,镉含量低于0.002%。推广该技术每年可减少镉耗量2000吨,及镉总耗用量可减少25%,消除铅蓄电池生产、回收、运输、再生环节中的镉污染风险。目前无镉铅蓄电池约占电动自行车电池的15%。
( L+ _; I0 l5 \" \
' }* p! f+ L( i7 N% n, a! k
$ Y1 p5 m7 a+ v' K 二、产业化示范类技术
* ]7 d3 G! P4 v4 J k; ] 1.卷绕式铅蓄电池技术与装备
% Z$ A* W7 T Z# k: Q 该技术采用延压铅板栅、卷绕式电极结构,提升了铅蓄电池大电流放电、耐振动和高低温等性能,提高了铅蓄电池功率密度,单位功率密度耗铅量减少1/4。卷绕式铅蓄电池可应用于普通汽车和工程车辆的起动以及电动工具等电源领域,并可作为动力电池应用于轻度混合电动汽车、轻便型电动汽车。目前该技术已开发成功,可应用示范。
2 i1 h' t0 {, F 2.扩展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铅蓄电池板栅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
/ x- m5 Y/ A6 }" V- `3 n. c 铅蓄电池正极板和负极板是由板栅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扩展式(如拉网)板栅技术是采用冷挤压剪切扩展成型,可使板栅金属结构致密,耐腐蚀性明显提高,且板栅厚度较其他工艺薄很多,减少耗铅量和铅烟、铅渣排放量。板栅制造新技术还包括冲孔式、连铸连轧式工艺技术,目前上述工艺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对同类技术与装备开始研发,已经有国产线,并有出口,具备应用前景。! h" W% X0 R9 ^
3.轨道交通车辆、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技术
1 I- H- D8 U$ x |+ J4 j7 \ 目前磁悬浮列车、工业机器人,以及轨道交通车辆(火车、地铁等)的电源系统通常采用镉镍电池。采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替代镉镍电池,一方面减少废镉镍电池产生量(减少镉耗用总量约3%),另一方面提高动力电源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技术的重点为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电池系统管理技术。# D. S) b0 q4 J$ W1 B3 a. j( I! A
三、研发类技术# c e' }0 B+ |
1.无汞氧化银电池技术! y/ c* T. p% |' j* V5 P
氧化银电池主要应用于高档电子手表和电子仪器,其汞含量约为电池重量的1%,但废弃后直接进入环境,存在污染风险。在缺少氧化银电池回收处理机制的情况下,需从源头抓起,加快研发新型锌粉合金、代汞添加剂、电解液工艺配方及电池钢壳结构与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实现氧化银电池无汞化。
/ C/ [7 |0 e$ m 2.功率型(放电倍率1C以上)铅蓄电池减铅技术* w! E- {; e. F2 L+ l9 b9 x
研究和选用减铅添加剂、去硫酸盐化添加剂,降低铅蓄电池放电过程的极化,克服极板表面硫酸盐化,降低电池内阻,提高铅蓄电池的功率特性,使起动型等大功率使用的铅蓄电池配置容量减小,铅耗量在现有基础上降低10%以上。减铅技术还包括采用超薄极板,其他减铅10%以上的技术。, C% N+ w3 A S* s7 Z5 f# [
3.铅蓄电池等废电池规模化无害化再生利用技术与装备7 z, z8 _- I a/ x
废铅蓄电池回收再生环节铅污染风险较大。目前,废铅蓄电池再生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需要加大力度研发机械破碎、分选、铅膏脱硫、铅再生等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工艺与装备,开发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综合防治与利用技术装备,实现废铅蓄电池规模化无害化再生利用。
+ T3 c: }+ s: ]+ u: g9 Y& A1 d 加大研发废锌锰电池、氧化银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一次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等废电池再生利用工艺技术及装备。
( |8 G r K. 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