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燃气行业即将上演“蛇吞象”!昨天,新奥能源和中石化称,将以167亿港元收购中国燃气已发行所有股份。其中,新奥能源承担收购费用的55%,中石化承担45%。要约价格为每股3.5港元,较中国燃气最后交易日收盘价2.8港元有25%溢价。 据了解,新奥能源系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燃气商,而中国燃气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燃气供应商,并购一旦完成,燃气行业将完成一出“蛇吞象”的并购。) ~/ B O/ S5 {+ g; A. x
昨天,中国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石化同时对外发布收购要约的相关信息。中国燃气表示,已经接获新奥能源及中国石化的要约函件,拟斥资167亿港元收购公司控股权益。" @4 [3 {4 f8 h* F) k9 E
在并购消息落定后,中国燃气昨天复盘交易。上午一开盘便大涨21%至3.4港元,市值飙升至149.02港元;但新奥能源表现不佳,高开低走,从暴涨8.49%到下跌约8%,午盘收于25.65港元,跌5.35%,市值约270亿港元。* h |8 h# i: _
链接
5 B$ g. p6 W/ T5 n( [( N 今年4月,在原董事总经理及执行董事刘明辉和原执行总裁黄勇二人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拘后,中国燃气的高管内斗和各路投资者的收购流言便此起彼伏。
9 p8 D$ x ]8 M7 B" S5 B 中石油、中石化、北京控股、华润燃气等巨头均被猜测过有意接盘,但喧嚣过后,上述各企业纷纷出面澄清,中国燃气的未来走向也一直悬而未定。3 k! _- A3 P7 [4 J
新奥能源:
/ Y9 R3 ?7 g3 \) d. r/ y* ^- U( D 因股权分散将获绝对控股
, z# }/ \# {8 X5 y9 P, E1 B 在城市燃气市场上,新奥能源发展也正面临瓶颈,不仅要遭受到来自国企和外资的双重挑战,还面临上游资源供应的难题。
/ n0 r: p0 N6 x) Y “新奥比较优质的燃气项目仅分布在东莞和长沙等城市,但在上游气源控制和运输管线等方面,新奥的短板非常明显。”业内这样表示。
* q- C0 T, [" ]& s' d+ t0 W7 A 而相比之下,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燃气累计在国内20个省取得151个城市管道燃气项目、9个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112座CNG(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1个天然气开发项目以及44个LPG(液化石油气)分销项目,以及还拥有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进出口经营权。; l$ h. v1 J0 T1 i0 C
这些对于新奥能源而言,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收购一旦完成,新奥能源将会取得绝对控股权。
% F# h/ N5 L) h2 G6 ~) [/ e 中国石化:1 U Z- c+ i1 x# T3 W
完成燃气产业链布局; r9 F7 O' G% S0 w" {
对于中国燃气的股权,缺乏城市燃气业务的中国石化一直虎视眈眈。目前中国石化持有中国燃气2.1亿股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约为1.36亿元。但这部分股权仅占中国燃气总股本的约0.64%。
t0 \' l; f s) M m% Z: t- U 而收购完成后,中国石化将以中国燃气45%的股权正式进军城市燃气业,这样,中石化就完成了油气产业链的全布局,从上游的油气开采一直到下游的油气销售,都有自己的企业。9 ?, I: n: G: _1 d6 u# J' ~! l
记者观察
2 @' F8 h7 ?% G7 Q8 F 收购能否完成尚存变数" S6 Q" x! i7 W; d3 o1 g( T
新奥能源与中国燃气抛出的仅是一个收购要约,能否完成收购还存在许多变数,主要是因为中国燃气的股权结构极其复杂,也极为分散。
4 i" U0 V0 g+ M 有消息称,韩国SK集团目前是中国燃气最大的股东,持股9.7%;第二大股东是官司缠身的前董事总经理刘明辉,持股8%;其他股东包括阿曼国有石油公司、印度国有天然气企业、亚洲开发银行及中国石化等。 V" H7 g# Q$ D& m$ z
“虽然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在抛出收购要约时肯定与一些股东有接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股东最终会接受,”分析人士认为,“特别是刘明辉,愿不愿意让出手中的8%股权?” 来源:中国新闻网 + l: R9 M% R+ s9 f- r9 L- X4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