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沾矿就涨”已经成为二级市场上的一大怪相。正和股份、多伦股份、中珠控股等一批涉矿概念股都曾掀起上涨浪潮。无论涉矿能否“言出必行”,股东在股价上涨的同时却在各自打着“小算盘”。注矿已不仅仅是产业层面的扩张,择机减持、护航增发……涉矿的背后还折射了上市公司股东们的众生相。 涉矿炒作热股东减持忙
$ W3 r! ~: C% y4 j" Y9 q7 I& w 如果盘点8月份的明星股,非正和股份莫属。凭借大股东“注矿”的传闻,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公司则连发澄清。然而在静默了三个月后,“涉矿”传闻终于落实。尽管与此前盛传的方式有所出入,但是凭借增资控股一家金矿,正和股份终于跨界有了黄金概念。2 \& n0 F1 ?) S5 X3 K$ J
在此期间,公司股价从8月1日的5.19元开始启动,最高上涨至9.54元。从8月1日到11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65.90%,而同期上证综指则下跌了8.69%。
- y! ?# V7 ~9 L7 V: h# i$ U 伴随着股价上涨,公司大股东广西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则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连续减持公司股份。7月6日,广西正和通过上海证券所交易系统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380万股;7月13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320万股;10月18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4200万股。就此计算,广西正和累计减持4900万股,占正和股份总股本的4.02%,减持平均价格为6.06元,累计套现2.97亿元。8 w* ^( i+ U; z! \$ z6 I* S6 I
无独有偶,有涉矿概念的另一家公司中福实业在股价上涨之际也迎来大股东减持。公司控股股东山田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许志红于11月14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分别减持公司股份750万股和6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5%。而此前,公司股东也曾进行连续减持。
* i+ {1 B o& }9 j9 r+ c1 d 增发大限至注矿来护航
# K# N3 B; V/ [& q, C& j 涉矿不仅仅为股东高位套现“打掩护”,一些上市公司股东选择特殊的时点公布注矿消息或另有所图。% }" M* z! A6 L; w, ]
河北钢铁11月11日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做出承诺,将其持有的铁矿石业务及相关资产注入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目前掌控的国内铁矿石资源量约50亿吨,2011年计划铁精粉产量700万吨。目前正在建设的矿业项目将在今后几年内陆续投产,预计到2015年年产能可达到3500万吨。
( F) d) j/ m% F% ? 如果能够将铁矿石业务资产注入河北钢铁,显然对公司完善上游产业链大有裨益。但是对于何时启动注矿,大股东的先决条件是“公开增发收购邯宝钢铁有限公司完成后立即启动注入程序”。按照增发方案,河北钢铁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38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60.15亿元。就此计算,公司增发价格应在4.21元/股上下。不过在大股东宣布注矿计划的前一日即11月10日,公司股价仅为4元,且此前的40余个交易日股价均低于4元。截至11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为4.02元,仍未触及增发价格,这就使公司的增发计划面临着严重考验。
& g D! Y `( w 不仅如此,按照证监会5月30日的批复,河北钢铁增发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也就是说,公司此次增发时间大限将在11月底到来。显然,在这个特殊的时点,大股东公布的注矿消息也在力争为增发保驾护航。
& }) x8 {* B; a( _2 ` 来源:我的钢铁网
: L8 s! B1 W+ ]- h! n" R9 z! O$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