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矿业报(2011年10月28日)& \- |. V. ?, T
——西秦岭东段陕西汉南找矿突破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7 I% @% f0 }2 i) j2 P f) [
众院士专家日前聚集西安,就西秦岭东段陕西汉南地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进行专题研讨交流,并形成共识,为陕西省地质找矿突破把脉,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z/ X" L3 n* H1 u& z, |$ V% m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10月22日通过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10月24日至25日,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主办,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承办的西秦岭东段陕西汉南找矿突破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裴荣富、汤中立,国土资源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陈仁义等。
: x$ H/ G9 {1 S& y" H0 ~6 R: m% \% V& L: Y 10月23日,在研讨会召开的头一天,院士专家深入陕西汉南进行了实地考察。汉南地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部,面积约5200平方千米,地处扬子地块北缘近东西向和华阴-宁陕北东向两条构造岩浆岩带的复合部位,同时也是近东西向多金属成矿带与北东向印支-燕山期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钼、铅锌、金、铁、钨成矿带的叠加部位。区内岩浆岩广泛分布,其中酸性侵入岩出露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基性侵入岩出露面积约600平方千米,为前人所称“汉南杂岩”分布区,区内以往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汉南杂岩由晋宁期至印支-燕山期的多期次侵入岩构成,已发现各类矿床(点)数十处,主要有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金、铅锌、磁铁矿,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磷)、镍钴(铜)矿、铂族元素矿等。最近地质调查在元山一带发现了大面积分布的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矿化,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 S# f' o( t) s! V& W 经过实地考察和两天的研讨,院士专家对西秦岭东段陕西汉南地质勘查工作达成共识,并形成以下意见和建议:
" {; v8 T/ u% c- r 1.汉南杂岩岩性构成复杂,为多期次岩浆作用而成,已发现矿化线索众多,其成矿地质条件与长江中下游和鄂东南隆起区的铜矿集区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近来发现的大面积元山铜矿化,展示了该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是秦岭成矿带找铜的重要发现。
+ Z; J1 R; S8 O6 I2 P 2.加强元山铜矿及其他铜矿点的远景调查评价工作,重视成岩成矿较晚期的北东向与中酸性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成岩成矿研究,寻找有利地段,加大勘查投入,争取实现找矿突破。
9 E* ` K3 [& V 3.陕西省地矿局提出的面上展开远景调查,选择重点地区开展预普查的工作部署思路和阶段划分原则基本可行。建议在具体工作中,全面收集、系统分析汉南地区以往地质矿产成果资料,在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资料,筛选有利成矿岩相,厘定成岩成矿时期和控矿因素,确定重点勘查区,开展矿产预普查和详查;选择对勘查工作有指导性的专题开展综合研究,在部署中注意地质工作程序。
; Q! k r4 l$ s7 c1 p 4.在组织形式上,将汉南杂岩区与中酸性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作为主攻矿种,兼顾其他矿种,与马元及其外围MVT型铅锌矿同列为陕西省重点勘查区,加强勘查部署研究,协调矿业权,加快勘查进程。
5 e# h- L1 I8 S4 h3 r7 x" X" } 5.建议结合国土资源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编制该地区找矿突破实施方案,报送国土资源部勘查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区下一步的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