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10月18日) ) T% i) [$ e; V- `
9月21日,夏末的余热未消,记者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荆山湾70号大院,院内整洁安静的办公楼,井然有序的居民区,处处散发着地质队特有的气息——这里就是浙江省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工作和生活所在地。: D3 h; ~9 Y! v8 b
从本世纪初开始,地质队的生存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也为找矿工作重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一大队的地质找矿工作迅速复苏,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在浙西北发现了一个钪银多金属矿体,市场估值约700亿元,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重要批示。同时,“要打桩,找地矿”的市场名声日益响亮。一大队同全国许多地质队一样,迎来了新一轮的迅猛发展势头。/ r9 d$ i6 }; h ~6 L- m9 U, F
地质队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全国各地各有特色。“坚定不移地走地质立队之路,五大产业齐头并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时期地勘铁军”,是一大队“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6 T9 v) ?/ u' B 重振地质找矿主业) b- N$ w( M0 a
记者在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多金属矿区和枫桥镇屠家坞多金属矿区采访时,与一大队四分队的地质队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8 W* I9 l# m2 Z/ x3 u; W1 \ 四分队住在租赁的村民住房里,尽管有些简陋,但吃、住、行都很方便,而且接通了互联网,安装了乒乓球台,使单调的生活充满了别样乐趣。! z! Q/ ~* J& l, O
近几年,一大队找矿思路明确,人才引进增多,投入加大,赢得了地质队员的拥护。四分队分队长丁祥好告诉记者,他有三大愿望:一个优质矿权,手下年青一代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年轻人对找矿有信心。刚刚升职为副分队长的蔡雄翔是位“80后”,他充满信心地说:“找矿者的眼光要放长远,能坚持住就是精英。”1 w* ^! U" _$ C: ]
一大队的地质找矿工作曾一度全面中断,走了人才,卖了装备,干起了别的行当。但从2004年起,整体矿业复苏,一大队又从零开始。尤其是2009年新任队长、党委书记徐刚到任后,更加重视地质找矿。徐刚曾在有“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地勘先锋”之誉的浙江第七地质大队担任队长达14年之久,对地质找矿情有独钟。5 B2 x" f4 V, i0 z; Z n
首当其冲是重建队伍。“当时,能回归从事专业地质技术工作的只有2名职工,但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已有专业技术人员70多人。”一大队总工程师杨晓春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 t2 |6 i1 l. s 除了从本队抽调地质“老兵”,还从本系统兄弟单位和河南、安徽、江西、天津等地引进高级人才,每年都要新招大学生。但中坚力量短缺仍是一大难题,记者采访发现,除了50多岁的老队员,一大队三四十岁的项目负责人存在“断档”。
- R6 z) x0 |0 D* r% V) U' \5 ?7 l& | 其次是加大了找矿投入。2010年投入1455万元,比2009增长181.88%,今年将投入2500万元,同比又增长72%。“拿钻探工作量来说,去年完成了1.5万多米,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的工作量,今年预计将超过2万米。”一分队队长张金良说。) C, h$ ^/ ]/ y" ]8 h
如今,一大队可谓“粮草丰足”:拥有优质探矿权36宗,探矿权总面积达到742.28平方公里,正从地勘局系统的“第三梯队”迈入“第一梯队”。前不久,由于成绩显著,一大队荣获2010年度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G! v( d$ @) y/ F 同时,一大队正探索地勘单位与上市企业、资本与矿业合作的新路子,参与矿区的整体合作开发,积极筹备组建浙江地质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走探采一体化的路子,发展矿业经济。目前,他们已经通过合资组建、回购股权等方式参与普查开发等方面的运作。
1 A: g2 V7 Y% f9 o2 w9 U. X 杨晓春向记者介绍,为响应国土资源部“358”和省国土资源厅“751”地质找矿战略行动,一大队以“地质找矿与矿业开发”为重点,提出了“246”目标——即地质找矿2年内有重大进展;4年内有重大突破;6年内力争探明两个大型矿床,四个中型矿床,实现地质找矿及矿业开发并举的新模式。1 H2 Y, m0 k* }% w7 k j+ T
五大产业齐头并进 C. ?0 a, c/ \+ k/ o. _
不仅是地质找矿,地质勘查、矿业经济、施工建筑、地勘延伸业、基地建设等产业都有建树。从产值看,一大队去年总收入达13.41亿元,利润总额3132万元。今年前9个月,承接合同量再上新台阶,已达到16亿元。
" @- {* `8 B# U- b6 m4 R# J( ? 在杭州市江干区华润公司大楼建设现场,数十台钻机、打桩机正在紧张施工,钢筋混凝土搭建起牢固的楼盘底座。施工方正是一大队下属的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在浙江,“要打桩,找地矿”的社会品牌,指的就是他们。
) w+ R: x2 ?( D1 d5 @ 一大队副队长、地矿工程公司总经理汪晓亮告诉记者,杭州的市政大楼基本都是地矿公司打的桩。“对杭州的地下情况我们搞地质的了如指掌,从山里搞地质出来,转到施工行业也是相通的。”汪晓亮说。; ^+ Q" \' x$ U+ D+ J
回顾起来,一大队是浙江省也是全国最早闯市场谋生路的地质队之一。一大队原副队长倪幸福回忆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大队“不找市长找市场”,横下一条心走技术施工路线,从1986年就抢占了上海滩部分施工市场。
) D2 }9 n7 r. n H* W2 g, X 如今,一大队在岩土基础、市政交通、工勘、土建、爆破、灾害治理、隧道等方面都拥有资质,经营前景非常广阔。
' m% D, p" f" o! t7 L 比起山野之中的找矿生活,施工业多在城镇,各方面条件显得优越一些。但一队一班人认为,“仍然要发扬‘三光荣精神’,把打桩做成良心工程,靠得是地质行业的专业精神”。
9 l! @ K1 w8 H: G o5 I. q" n 经过近20年来的艰苦经营,一大队不仅创建了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还创建了浙江省山水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矿勘察院等具有拓展市场高资质的牌子。目前,一大队的岩土基础施工、工程勘察、市政交通等工程项目,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0 M. F1 V" I4 k: u; A; q
当然,改革发展仍处于攻坚期、转型期。徐刚在今年一大队职工代表大会上表示,当前最紧要的是加快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由计划思维转变到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上来,要主动接受市场监管、监理,同时要研究最新的施工技术方法。1 U( o5 L/ @* ~7 H# c! U3 T1 P
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 ?, O- S' u a" X% k, `+ q; F3 U( k
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地质队,但要理出其管理架构,记者仍然费了很大功夫。
6 Y7 j* H* X/ ~* q 从树状图上看,一大队形成了“队长—总工程师—职能科室—地质分队”的找矿体制和“总经理、院长(法定代表人)—职能科室—工程处(分公司、分院)施工体制,大队内部实行的是下分上不分紧密层管理体系。, Y/ U8 Q4 r9 m( Z) X( j
目前,按照五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一大队包括地质队、地矿工程公司、山水建设有限公司、地矿勘察院、国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地质物资供销公司等几大部分。各部分下设地质分队、工程处、分公司、勘察分院等单位,建制非常完整。+ c. B9 @. S5 j$ ~
徐刚表示,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带好这支队伍、争创一流业绩,关键要靠制度管事、管人。/ f4 d) U# b3 v% W
据记者了解,一大队已经在内部实行更加高效、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就制度规章来说,他们先后制定了更加适应市场运作的财务、经济承包责任制、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质量安全、地质工作、工程项目施工、设备采购、施工工法、经营信息、廉洁从业等四十多项管理制度和规章。3 K4 p! y, C# D1 M. q5 [
为了激励、培养更多人才,他们还制定了探矿权申报奖励办法,先后兑现数百万元奖金;推出了“优秀中青年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对选拔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条件、范围、程序、培养形式、经济待遇及管理考核等方面作了规定;并与地质院校联合开办地质、工程施工硕研班,培训学员92人。
, D5 _. H% S Z, g8 ]7 s 高效的管理,提升了规范管理的水平,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久前,“诸暨寺前多金属矿普查项目”被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后评定为优良,这是浙江省地勘单位首次获此殊荣。而且,一大队多个工程施工项目和勘察项目荣获鲁班奖(参建)和省级“钱江杯”,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B) N7 T( A# k. ]
历经波折,更显地质人本色。“一大队人不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而且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一大队原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卢文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V! F) E" z" o( k) z
地质立队、勇闯市场、建设“地勘铁军”,一大队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