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境内峰峦叠嶂,丘陵起伏,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一个地质条件复杂的省份。由于山多地少,用地条件差,削坡建房遍布全省山区;大量工程建设,形成了许多高陡边坡;台风暴雨多,降雨量大,突发性强,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福建成为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省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1/3左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已占整个因灾伤亡总数的60%以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福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全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评价分区进行研究,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防灾减灾服务。 通过对福建省目前已有地质灾害统计资料的点1253处(其中滑坡803处、崩塌329处、泥石流63处、地面塌陷58处,见附表)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全省地质灾害进行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和危害程度分区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影响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灾害发育程度、降雨、工程建设、人口密度和国民生产总值等)进行赋值量化,尝试用半定量-定量的方法,划分出福建省五个不同的危险程度预测分区。通过福建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危害程度分区评价和危险程度预测分区等研究,可为今后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布局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提供参考,为国家及福建省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地质灾害 发育 危害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P6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