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土资源网 (2011年8月17日 11:1) / e3 R: P6 h7 K! l
8 O4 d+ f7 h2 }3 n! T
# R3 r! u8 A+ b6 R' \1 u O% Y: x4 R: N) j- }/ P
7 F7 D9 r4 h, U
本网讯 (程秀娟)8月16日,中国地质博物馆4层云集了来自国内外的玉石爱好者。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和任南红山文化网联合举办的“中国古玉文明探索暨民间收藏精品展”在此开幕,展期为1个月。4 X$ `) E+ e( l7 }1 _6 {" u# U3 T
n9 c' Q5 e" B 据展览负责人孙志远介绍,本次展览是对以“玉”为载体的中华文明的溯源。展览展出的220件展品汇集了国内外的个人收藏精品,以新石器时代的藏品为主,也包含商、周、战国、汉等时期的古玉。展览引用了有关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5000年前凌家滩文化遗址的考古报道资料,以现场实物、文字、图片、视频演播等展示形式为主,同时辅以专题研讨会、现场讲座等形式,力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直观展现古玉中所包含文化内涵。/ K: @) s8 l7 V2 X& F
, G2 }* u$ \7 A B; Q- o7 t 220件展品中,既有几千年前动物图形的古玉,礼、乐器类玉石,也包括有关神和人的玉石作品,颇有图腾、祭祀的神秘感。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则是由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和任南红山文化网会员曾力提供的虞夏时期玉质龟驮碑36字碑文。据推测,该碑文的主题是距今约5000年前的《月亮经》。
, `7 ?) ~) u. g" s
5 T! d8 c% X. v' B% d$ K& q " x1 ^, d# H0 b% y1 `: x
1 q. J5 K, J8 j, A3 K/ f( a
% A3 n# E; X;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