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资源网 (2011年8月9日 10:52)
+ I% E$ [3 i6 t# N3 ?( G
4 W3 U: l" E: Y; k1 k* ]. U) v" P9 d1 ?- S5 S7 L2 E8 Y
8 [( U3 X) m' I5 A" N8 m8 h
5 H/ b9 Y) _* m8 d5 U曹 明 王东文 郝长荣
; D: S% {5 I) i+ ]
8 u" P6 s' X' g2 A5 R6 u
& F% A3 I' }2 ? L$ G' y 安徽地矿局324地质队承担的《安徽省池州市黄山岭深部及外围钼多金属矿普查》入选了今年6月份刚刚出版的《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成果——安徽省分集(2000~2010)》。经过多年的努力,324地质队在池州黄山岭找到1个大型钼矿以及伴生的锌、钨、磁铁矿3个中型矿床,终结了安徽省江南过渡带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无大型钼矿历史,实现了在江南过渡带的找矿突破,获2010年度“安徽省地矿局找矿奖一等奖”。
" k) K. B$ n$ Y$ y" ?2 W4 @
9 o2 c7 X" {0 l$ P 突破来自坚持$ h+ b$ D# T# D+ m
$ t! ?: p& p. H 黄山岭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村,勘查区内地势陡峻,植被发育,灌木丛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324地质队就在此地进行地质找矿工作,并初步在深部发现了钼矿体。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地质工作陷入低潮,地勘费用严重不足,地质工作量锐减。尽管如此,324地质队始终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将黄山岭地区作为本队实现找矿突破的首选靶区,坚守着找大矿的梦想。该队对黄山岭地区一直抱着希望,并于1996年向地方政府提交了在该区进行进一步勘查的项目建议书。2003年,该队申报的省地勘基金项目《安徽省池州市黄山岭深部及外围钼多金属矿普查》获得批准并开始实施,到2005年完成普查工作,当时提交钼资源量4万吨。
5 u: a# F% D) j2 Y4 x. c. j4 z/ n
p4 z" ~% J8 Z. n" R8 W! s q 2006年,当地质工作的春天到来时,324队再次通过积极争取,利用省地勘基金,把突破的希望寄托在黄山岭。该队在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认真开展基础性地质工作,对岩体进行逐一分析研究,精心布孔实施深部验证。项目组成员无论刮风下雨,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山区地形复杂,机台缺水需要进行两次加泵。农村电力不稳,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克服……经过两次续作,到2009年提交普查报告,探明钼资源量9万吨,达中型规模,离10万吨大型矿床只差一步之遥。但项目已经结束,要尽快向省厅提交报告。找大矿是324地质队几代人的梦想,怎么能就此罢手。324队总工程师吕启良说:“当时,矿体边部没有完全控制,如果再追加5个孔,只要有两个孔见矿就能突破10万吨。”324队在坚守中已经看到了突破的希望。
5 h: n; O9 u6 u5 X$ n2 N) Y! [
: o& ~; Z8 H. u B: q" x 突破来自信心' [7 ]. J8 p6 c7 F( z X3 V
0 O- d( Y/ m5 J7 r* C
“十一五”以来,安徽地矿局找矿成果捷报频传,2007年发现了泥河大型铁矿, 2008年在祁门东源发现大型白钨矿……安徽地矿局找矿突破的成功范例,更加坚定了324地质队找到大矿的信心。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的领导和专家多次前往黄山岭野外勘查现场实地调查,对黄山岭找矿工作进行指导。324队技术人员在对地质、物化探资料进行仔细研究后,认为通过进一步工作,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如能续作,将为324地质队实现找大矿提供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 s4 ~2 o1 G( Y: m
" E3 i G+ w! t4 L% ?: w 2009年年底,室外天寒地冻,但324队队长办公室里却是热气腾腾。队长、总工程师、技术骨干聚坐而论,精心谋划着黄山岭地区钼矿的突破。2010年年初,在省地矿局的支持下,队长陈超带着项目续作申请和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带着全队职工的期盼,到省国土资源厅请求对续作计划予以批准。陈超回忆说:“在项目续作论证会上,我代表324队立下军令状,预算资金不到位,324队可以先期垫付,并确保在‘十一五’内完成续作任务。”现场的领导和专家为设计方案的周密所折服,更为324队的决心和激情所打动。在综合分析该区成矿条件、成矿背景、找矿前景和324队的技术力量后,终于同意324队进行项目续作。" X) ^0 P; |, e& X) [. U K. q
- `! G) V; \* \: s# z' ?3 y 突破来自实力* ]! c- x) H' _+ U4 F
$ }* S: y' b+ W7 o# j
第四次续作的重点是钻探。要在5个月内完成5000米的工作量,且孔位都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施工条件十分艰苦。没有金刚钻,怎敢揽瓷器活。324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注重钻探专业技术工人的培养。即使在地质工作处于最低谷时,该队也通过开辟工程勘察市场,为自己保留了一支建制完整的钻探技术施工队伍。该队5号机曾于1984、1985、1986年连续三年在黄山岭施工期间获原地矿部文明机台荣誉,并于1985年获得了文明机台单机最高年进尺、单机最低成本、单机最高台月效率3个单项桂冠。地矿部曾于1987年3月在324队召开了地质矿产部暨安徽省地矿局文明机台、坑口观摩表彰大会。. E* ]' f" Y6 k+ P( h
, n8 h) E6 \1 [" m6 ~
“十一五”期间,324地质队紧紧抓住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将岩心钻探施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购置了深孔钻机10余台套,并积极参与安徽省泥河铁矿普查等省重点项目,打造了一支技术优良,作风顽强的钻探施工队伍。2010年春节前,324队拿到续作任务,要求在8个月内完成野外钻探施工,工期要求紧。324队举全队之力,克服困难。为了如期完成任务,项目组加班加点,放弃春节休息,仅用7天就拿出了项目设计,钻探人员正月初八就上山开钻。人心齐,泰山移,钻探任务终于提前半个月完成了。5个钻孔,累计进尺4718.95米;11月份提交了普查报告,12月顺利通过了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的评审,324队如期在“十一五”提交了1个大型矿产地。1 c! x' h/ M! |. S: V% a
" R, ~# W e) g* O5 o 从2003年起的8年中,324队共施工钻孔31个,投入钻探工作量22474.19米。原本要按中型提交的黄山岭钼矿,硬是在324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变成了1个大型、3个中型的多金属矿,探明钼金属量15.16万吨、锌16.53万吨、三氧化钨4.42万吨、磁铁矿矿石量5443.79万吨,矿床潜在总价值超过600亿元。3 |8 {& }2 @) X C9 Y! f
/ b7 P( g* f% c: f X
: m2 R4 U* ~ o* Q/ F: }" O( k8 f' P0 r& _" ?6 o' e* N: h. N: i- W
$ _/ v$ k# _( u" t. m6 k) w5 X* u. U5 i; s B6 g& f
3 i( W9 L& L0 e5 `- D8 L+ W6 p
5 }+ A3 R1 n4 K
, @6 }* U" j- z) I7 c - G/ G% f. ~. y5 y9 M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