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土资源网 (2011年8月9日 10:43)
L4 B4 }, a* X5 K4 X& k5 C% |! I2 Y+ r! I2 z+ Y# p
# i+ o4 k: t6 l+ w; C3 R! P9 ~/ b
# }- X% Y M, \/ i$ A1 s9 T+ U, C
# k: U) s' U5 Y1 ^+ X$ P- v" e" J6 c" Q
& u* m) ^6 R" |: f; j
) u8 s! o1 z9 X3 M
□ 郭地环
& C* e% S% e0 ]& O+ j1 L8 `2 w' r+ d% o. A- D. e
$ }+ G3 o$ V, Z6 [" n
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城北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同时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国家Ⅱ级应急响应,国务院成立了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亲临灾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援助下,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有序、有力、有效,为“藏乡江南”抚平了创伤。国土资源部帮助指导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以及《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6 p- T8 B k& ^( ~% p) X B+ ~; m7 J! u) L3 |" U2 {; F; a
紧急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响应- J$ J. D0 t4 w6 L
$ g6 C% \4 n1 U$ q. f 2010年8月8日4时36分,接到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舟曲暴发大规模山洪泥石流的报告后,国土资源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一级响应,要求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6 J H( H$ B6 l7 j/ V; Y
9 i' n% \, |: i U& x9 `
应急响应启动后,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立即组织人员,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准备陪同部领导赶往灾区。8月8日4时50分,部驻西北片区专家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应急工作组出发赶赴现场。10时,部派出专家组赶赴灾区,由于气候原因,黄龙机场无法降落,工作组经停成都转飞九寨沟再转乘汽车,历经周折终于在8月9日凌晨3时抵达灾区。
2 h# {, A4 i x$ n1 F
% j# C: ^* d; n: F" U- Z- J+ K 10时30分,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率工作组出发赶赴现场。11时30分,徐绍史部长随国务院领导赶赴灾区。在飞往灾区的航班上,徐绍史携带舟曲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和图件,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了舟曲地质环境特征和国土资源部通过前期调查工作掌握的地质灾害状况,为抢险救灾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巡视员柳源也分别于当日赶赴灾区。
; w M( u9 O3 u, P4 v7 ^7 I
% j7 Z9 ]8 w) ?* V( o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加强前后方组织协调、基础地质地理资料保障和新闻宣传等工作,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保持紧密联系,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和处置工作,并从陕西、四川调集100余人组成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预备队,随时准备赶赴灾区一线。3 H k* g$ P/ l) m; V' _6 g
/ M/ r- k* J' w: H' [
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 n$ `& l4 Y* B! m2 g* m
; `7 o. P6 H" ?% _( ^) M
8月8日,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76人在灾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隐患排查等工作,初步掌握了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及隐患情况。
/ C& ~$ Q1 }9 `- A; a% W+ u) S
# W6 n# u4 b4 y8 {5 l" m 时间就是生命,地质灾害依然威胁着抢险救灾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迅速制定详细方案,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成为最紧迫的任务。
5 k: C* m" I4 }, H9 u) W$ N% M
/ H6 i+ g$ z. { 8月8日晚,徐绍史、汪民连夜召集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研究部署国土资源系统抢险救灾工作,并编制了地质灾害排查方案。
5 u4 i( e# n; [& t9 H) {5 k0 _6 p( |
8月9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在舟曲召开紧急部署动员会议,按照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调查评估、监测预警、航空遥感和防灾规划等具体任务和时间要求。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由5个排查大组承担,调查评估任务由2个大组承担,重点开展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同时扩大排查范围,对县城南北两山的滑坡、泥石流等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徐绍史在部署动员会上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排查队伍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光荣”精神,认真仔细开展排查、评估,尽职尽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地质灾害排查任务。- W0 S$ D. Z$ [) ]. X% j3 D
. s& F% `7 R1 ^" ]5 c5 d: o% W
8月10日晚,部前方协调组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地质灾害排查情况和近期天气状况,连夜组织编制了《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紧急防灾预案(2010年8月11日~14日)》,并附紧急避险撤离路线图6幅。8月11日晚,舟曲县城及周边再降暴雨,20时左右,南峪沟暴发泥石流,历时约两个半小时,造成7台车辆损失,冲毁防护堤约500米和部分农田。甘肃省应急抢险指挥部依据紧急防灾预案,提前将危险区内的1675人转移至安全地带,未造成人员伤亡。
& h! ^! |8 [! z! B$ |. u: G
9 ]. H) Z! F, Z 8月13日上午,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召集国土资源系统前方工作组,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人员分工,安排部署了国土资源系统抢险救灾下一步工作任务,提出了六项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图;二是建立国土资源系统应急救灾工作人员分布及工作动态图;三是尽快编制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四是尽快编制县城周边区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预警预案;五是进一步核实灾区及各灾害点的地理信息数据;六是做好应急调查报告、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2 k3 U# d# W Z3 L
2 Q8 t% Z- K/ @+ E) N 国土资源部前方工作组和甘肃省国土资源系统200余人,于8月14日编制完成了《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表、灾后白龙江两岸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报告(一图、一表、一报告)》,查出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了应急处置和监测预警有关建议。报告及时送达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组及所有成员单位和甘肃省抢险救灾指挥部。" r7 \# Z8 T' p# X
( @% `# q) A1 V. u1 a$ ^. ]9 P
精心编制灾后地灾防治规划, h( |) U1 D: ~, h0 Q' I% G% ?8 t
' L% D# h# E" m" Q/ G" a
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部帮助甘肃省抢险救灾指挥部及时进行了应急处置并编制了防灾应急预案。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部与甘肃省组织开展编制《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和勘查、搬迁避让、应急治理和综合治理、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建设等任务和时间安排。
[& b* Q& G4 ]' t3 M$ |1 p6 w. E" W. l+ A& b
《规划》编制之初,徐绍史亲自部署编制任务。8月18日,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按照部长指示飞抵兰州,召开专题会议指导编制工作。随后,柳源巡视员接替关凤峻驻守指导。《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多次派出专家现场指导,确保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防治效果。
3 s/ e3 g& `, p* q8 {3 p, K- c7 j1 L6 i) o
8月25日,《规划》由国土资源部和甘肃省联合报送国务院,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9月~10月,国土资源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政府多次研究讨论,进一步完善《规划》。此后,《规划》有关内容被纳入国务院印发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并落实了专门资金。+ X; Z9 \. x, N& e
- r% X! G* e+ e: G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各方支持下,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进展顺利。第一批实施的三眼峪沟、南峪沟、罗家峪沟等8个重点综合治理项目,已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余18个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项目勘察和施工图设计。+ ?9 P& E! ?6 W$ ~( x. V
$ f+ V' h" x. N9 j 在抗击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过程当中,国土资源系统得到了锻炼,经受住了考验,向党和政府以及灾区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A" `: u, H) W. C. P
5 E9 I8 J! X2 j; e
7 L$ T% e$ |0 `. I3 [2 d( Z
* j& `7 ]( x3 O9 U/ u6 {
/ d+ [3 `3 C5 P8 ]; D
9 a7 h/ e$ d3 u# P) R$ @ d- l8 b9 J2 b* E
! M2 H* w' |& U* u, D* |
* d0 d& d6 m1 `
0 V g* }3 @9 g! f/ k7 J
7 A$ F) j9 j" U5 r0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