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 ~4 d! X7 K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四川省地矿局年中工作会上获悉,上半年,该局地勘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实现地勘经济总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经营收入达9.46亿元,同比增长76%。2 C1 q- x ?; L: n4 P: w" m1 W
据了解,近年来,该局逐渐转变地勘经济发展方式,着眼“打工经济”向“自主经济”转变,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矿业和“大地质”产业获得快速增长,成为地勘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上半年,该局新申报省地勘基金项目近30项,总经费4亿多元,目前已有6项获批、21项通过专家评审。与此同时,局属各有关单位多方出击,签订商业性地勘项目1522项,合同金额6.94亿元,同比增长58%;合作转让探矿权8项,作价出资700万元,吸收勘查资金834万元;新签订风险勘查合作项目7项。川地矿业投资公司股东由7个增加到22个,股本由1300万元增加到7800万元;川地国际矿业公司在塞拉里昂成功组建,该局控股60%;推进了与四川福宇正矿业公司的战略合作,该局在合作公司中占股40%。
% i( W) l, s7 x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一是整装勘查项目有序开展。盐边、会理县红格钒钛磁铁矿区延伸详查取得突破,预获铁矿石资源量5亿吨;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田家村-青杠坪矿段延伸详查效果显著,预获铁矿石资源量近5亿吨;攀枝花纳拉箐钒钛磁铁矿普查成效超预期,资源量有望达1亿吨。二是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科学实施。扎实推进了地震灾区47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总投入超4亿元的映秀红椿沟、清平文家沟两大泥石流治理工程科学推进,主体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严峻考验,受到国土资源部及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好评。映秀烧房沟、牛圈沟泥石流治理项目也已完成勘查设计,治理工程即将启动。三是抗旱找水项目快速推进。支援山东抗旱,完成深井51口,日涌水量达1.8万余立方米。支援达州抗旱,完成出水井215口,日涌水量近1万立方米,解决了10万余人的饮水及2万余亩庄稼的抗旱保苗问题。四是民生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四川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工程顺利完成,目前已进行了工程移交;西藏大骨节病区的工作已完成水文调查2634平方千米,成井8口,改善了1600多人的饮水条件。( f |+ G, M6 f6 {* {& d7 o
“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局属单位境外投资或技术参股合作勘查境外矿产资源进程全面提速。上半年,共有物探队、202队等13个单位分别与中国浩远集团、河北建投集团,以及澳大利亚、几内亚等多个国家的矿业公司签订合作合同,涉及铁、铜、钴、金、铅锌等10多种矿种,新增境外合作矿权66个,新增区块面积2600多平方千米,境外项目多元化投入累计超过亿元人民币;新增境外地质勘查资质4个,使全局拥有此类资质的地勘单位增至8家。一些境外项目已初见成效,塞拉里昂铁矿预查显示良好找矿前景,目前已初步圈定磁异常带3个、矿体5个。另外,扎实推进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共申报项目24个,涉及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选区评价类13个、预普详查类11个,经费总计2.34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