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6 k" x; G" K8 O Z3 b- G3 V7 l
5月31日,国土资源部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创先争优活动中重大突发事件回访和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调研组一行5人,来到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白马村合塘屯,检查回访该屯人畜饮水工程的施工及使用情况,了解当地找水打井过程中的相关细节。
: \. H- L5 j1 M9 ^' F8 v 这里每到干旱季节,村里仅有的一口大井基本干涸,导致当地群众饮水困难。2010年7月,合塘屯人畜饮水工程被列为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投资项目,中央、自治区和当地共投入资金79.11万元,启动实施该屯的找水打井项目。两个月后,施工单位在当地成功打出了日出水量达240吨的水井,解决了全屯1318人的饮水困难。9 z+ ^2 r: q3 Q9 Y- D
直面旱灾
, W. h/ S( D; h- y1 V2 I: W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广西出现秋、冬、春连旱,发生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全区109个县(市、区)中有105个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100个县1237万多人口受灾,灾情最严重时全区有324万多人饮水困难,近60万人需要政府组织送水。
$ A/ }4 j" _# W8 P/ g, f 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广西地勘局分别成立广西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水源建设工程指挥部和找水打井项目指挥部,派出了8个抗旱应急找水打井工作队和2支找水打井服务队,深入27个县(区)开展找水打井工作。国土资源部对广西予以大力支持,派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调查中心打井队伍,北京军区派出给水工程团援助广西,大力支持广西抗旱救灾。
( v2 Z1 H. v0 U" }; D+ a+ u 2009年8月以来,广西国土资源系统投入物探设备30台套、钻机181台套,深入27个县(区)开展找水打井工作。至2011年5月30日,全区共投入资金1.018亿元,对335个缺水村屯实施找水打井,累计施工钻孔398个,有271个钻孔打出满足日出水量达50吨以上的水井,解决了19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 S- }3 I7 F. _# l2 I( [
创先争优
4 f0 ^3 h9 k. Z 在抗旱应急找水打井工作中,广西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先进班组,创造了多项找水打井新纪录。广西地质勘查总院是找水打井责任单位,2010年3月接到任务后,抽调了20多名地质、水文和物探专业人员组成3个抗旱找水工作组,分赴隆安县、天等县、扶绥县3个重灾区开展找水打井工作。
0 s" u! W( n, q# N- T, v 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文毕屯有450人,在旱灾中需要政府送水才能解决生活用水。广西地勘总院进驻灾区后,打了第一个钻孔无水,但技术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总结经验,经过深入详细调查,重新选定物探工作区,第二个钻孔终于打出了日出水量达192吨的水井。在天等县向都镇乐龙村岜炭屯,该院组织专家前往“会诊”,技术专家不辞劳苦,爬山钻洞进行详细调查,终于打出了日出量高达1200吨的高产水井。抗旱打井期间,广西地勘总院先后完成打井53口,成井43口,日总出水量16815吨,解决了3.7万多村民的饮水难题。由于找水打井表现突出,该院高工黄桂强被评为2010年广西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先进个人,一批先进个人也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表彰。- f; ~% z; U+ e( D# p
团结协作
2 d0 W* w: n0 D! x# P# q9 A( O 在组织实施找水打井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团结协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为了解决参战单位在技术装备、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项目指挥部组织了一次技术交流会,让各施工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资料共享和经验互通。
) |& x. _& _1 i1 e 在预算投资1800万元的忻城县隆光地下河福六浪洼地堵洞成库示范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投入6台钻机进场施工,完成物探孔2个260米,正在施工2个,工程地勘孔和大口径投料孔各1个,总进尺758米,完成预算约150万元。项目竣工后,将形成一个库容1000万立方米的水库,自流灌溉农田1万亩,解决1万多人的饮用水困难。此外,各施工单位还帮助地方抽取溶洞水6处,挖大井25处,指导村民引水挖井22处。
6 M5 G' Y3 \8 e' V, |: ^7 K% M 2011年,广西计划完成找水打井成井250口,分布了25个县(市、区),同时继续开展忻城县隆光地下河福六浪堵洞成库示范工程。目前,各承担单位找水打井工作已全面展开,投入工作人员198人,物探设备15台套,钻机53台套,预计将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找水打井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