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建高山水库、隧洞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工程
9 Y( R5 U+ _+ b$ K
) s- M S" O$ m4 Z$ u 是从根源上治理中国西部荒漠化的关键 n" ]* n6 f4 q6 I3 m5 F
6 o1 f' j' V* J7 R P 葛肖虹1 R8 y" E6 c i$ b
我国荒漠化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大陆国土面积的27%,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灾害问题,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部和北方。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中亚季候风的影响,这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减缓或加速荒漠化的进程。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和中亚季候风的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年降雨量一般在150~50mm,而年蒸发量却在600~800mm以上,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需要更加珍惜水资源。因此,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治理荒漠化的关键。. P; \8 U5 b c, p, S/ F
3 _' d: b" w* p
20世纪50~6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国防战略的需要,发展新疆、甘肃、青海省的经济,增产粮食,在我国西部天山两侧、昆仑山、阿尔金山前、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大量垦荒造田,修建水库和灌溉明渠,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70年代以来,由于新疆、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在新疆塔里木河上、中游,河西走廊黑河中、下游修建了数十座中、小型水库,截留了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冰川雪水补给的地表和地下径流与渗流,所建灌溉明渠,实施农田漫灌,又使大量地表水在水库、明渠表面蒸发,近四分之三的水被白白浪费,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引起下游地表、地下水断流,以至大片胡杨林死亡,罗布泊、居延海等干涸,使罗布泊、额济纳旗荒漠化成了沙尘暴的源头。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西部开发必须十分珍惜水资源。5 X1 j. C2 e6 m3 }( [. r E' |8 b
1 X0 H, F) Q* r3 q5 @6 ~如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恢复中国西北原有的生态平衡,从根本上遏制中国西部的荒漠化?科学节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是关键。林则徐当年垦荒戍边时就推广了维吾尔族的坎儿井。奥地利临近地中海并不缺水,但是他们非常珍惜水资源,在临近冰川的阿尔卑斯山顶修建高山水库,那里既是旅游景点,又保证水库的水由于处于高海拔冰川之下,而不会大面积蒸发,然后通过泻水隧洞管道,把水输送到下游,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按照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治理荒漠化的思路,建议能在青海省东昆仑山的西大滩冰川、塔里木河上游的喀喇昆仑山、南天山的博斯腾湖和黑河上游的祁连山山顶冰川以下修建高山水库,通过泻水隧洞管道,封闭式地把水输送到下游,这样既可通过水头落差发电,又可沿途通过管道喷灌技术养殖山坡草场和解决下游农田供水,在农区以喷灌、滴灌技术代替明渠、漫灌避免水分蒸发耗费,保持生态平衡,从根源上遏制荒漠化的进程。修建这种高山水库和输水管道工程应该纳入国家建设计划,作为国家跨省级的系统治理工程来实施。这项工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限于当时的国力是难以实现的,而“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按照“工业反哺农业”、“东部反哺西部”的原则,应该而且有可能逐步纳入规划予以实施。
1 ?8 J! H! U% `( @+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