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混凝土的养护基本要求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浇水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保证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
砼(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
砼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仰浮两种:现浇砼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基本要求:1.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浇水养护;砼强度未达到C12以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二、养护工序
覆盖养护是最常用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主要措施是:
.应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开始浇水(12小时后)覆盖物、麦杆、烂草席、竹帘、麻袋片、编制布等片状物。
浇水工具可以采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证砼的湿润度。
三、养护时间
养护时间,与构件项目、水泥品种和有无掺外加济有关,常用的五种水泥正温条件下应不少与7天;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项目,应不少与14天。
四、满水法养护
采用厚为12mm以上的九夹板条(宽为100mm)在浇捣混凝土板过程中随抹平时沿现浇板四周临边搭接铺贴,用每米二个长35mm铁钉固定;楼梯踏步和现浇板高低处也同样用板铺贴,楼梯踏步贴板要求平整,步高差小于3mm;混凝土板较大时应按浇捣时间及平面大小分块养护,分界处同样用100mm宽九夹板条铺贴;板条铺设要求平整,紧靠临边;混凝土浇捣后要及时用粗木蟹抹平,及时养护,尤其是夏天高温初凝前应采用喷雾养护,及粗蟹二次抹平,在终凝前用满水法(即在板面先铺一张三夹板之类平板,水再通过板面流向混凝土面,直到溢出板条)养护3d~7d,条件允许养护时间宜延长;在养护期间切忌拢动混凝土;楼梯踏步板条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再取消
这种养护方式能很好地保证混凝土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得到养护,能大大减少因温湿变化及失水所引起的塑性收缩裂缝,能很好地控制板厚及板面平整度,能很好地保证混凝土表面强度,避免楼面面层空鼓现象,能很好地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减少装饰阶段找平、凿平、护角等费用。
硅酸盐水泥拌合水后,四种主要熟料矿物与水反应。分述如下:
??①硅酸三钙水化
??硅酸三钙在常温下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氢氧化钙。
?? 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
??②硅酸二钙的水化
??β-C2S的水化与C3S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
???2CaO·SiO2+nH2O=xCaO·SiO2·yH2O+(2-x)Ca(OH)2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C/S和形貌方面与C3S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为C-S-H凝胶。但CH生成量比C3S的少,结晶却粗大些。
③铝酸三钙的水化
??铝酸三钙的水化迅速,放热快,其水化产物组成和结构受液相CaO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先生成介稳状态的水化铝酸钙,最终转化为水石榴石(C3AH6)。
在有石膏的情况下,C3A水化的最终产物与起石膏掺入量有关。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常用AFt表示。若石膏在C3A完全水化前耗尽,则钙矾石与C3A作用转化为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④铁相固溶体的水化
??水泥熟料中铁相固溶体可用C4AF作为代表。它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热较低,即使单独水化也不会引起快凝。其水化反应及其产物与C3A很相似。
??(2)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硅酸盐水泥水化初期,水化产物的数量较少,水泥浆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随后水化产物的数量不断增加,自由水分不断减少,水化产物颗粒间逐渐接近,部分颗粒黏结在一起形成了一定的网状结构,水泥浆体失去可塑性,产生凝结。石膏对硅酸盐水泥水化起缓凝剂作用。
??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水化产物不断生成并填充水泥颗粒的空隙。更多的水化产物颗粒间产生黏结作用使所形成的网状结构更加密实,此时水泥浆体逐步产生强度进入硬化阶段。
凝结硬化的影响因素有: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水泥浆的水灰比,环境温度和湿度和龄期,以及石膏的掺量
混凝土初凝和终凝
凝结时间的话,分成初凝和终凝。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对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混凝土也差不多。
但是现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掺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剂,会影响正常的凝结时间,尤其是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分很多品种,有关凝结时间的有混凝剂和速凝剂等等,可以延长或者缩短凝结时间。
一般来说,凝结时间过长,对后期强度影响不是很大。混凝土强度主要和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关。但是如果凝结时间过长,而在这段时间混凝土受到意外的伤害,这个就难说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了。
混凝土凝固时间一般称养护时间,以天为单位又称龄期。混凝土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呈曲线关系。14天以前,曲线较陡,14天以后曲线开始变得平缓,28天以后曲线更加平缓。就是说混 凝土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地增长,开始较快,以后则渐缓,大约在2~3年以后,强度才停止增长。
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仅与养护时间有关,还与水泥的品种、养护条件、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如使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养护,环境温度20℃时,7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60%,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的95~100%;而在环境温度10℃时7天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45%左右,28天也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左右。在负温度的条件下,只要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混凝土的强度也能增长,但增长较慢。
水泥从加水拌和后45分钟到1小时,水泥的凝胶开始凝结,这时简称初凝;至拌和后12小时,水泥凝胶的形成大致终了,这段时间称为终凝。但这时所形成的水泥凝胶还处在软塑状态中,还需要等几小时以后,才能逐渐硬化,变成固体状态。一般把水泥拌和后由流动状态失去可塑性变为固体状态的这段时间称为“凝结过程”,而把以后逐渐产生强度的时间称为“硬化过程”。
水泥浆在初凝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这段时间里宜进行运输、浇灌、捣固等工作。自初凝到终凝以前,它的流动性逐渐消失,如再经振动,则已凝结的胶体还能闭合,但自拌和后6小时(即近于终凝时)至8小时,它已丧失流动性,不具备强度,遇有损伤则不能自行闭合,所以不能承受外力,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加强养护,保证其强度的稳定发展。
凝结=流态--失去可塑性-->固态=初凝+终凝
初凝:逐步失去塑性而得到初步硬化。-->施工时间限界。
终凝:完全失去塑性而开始具有强度。
为保证混凝土施工中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在水泥标准中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由加水时起不得早于45分钟。为尽快开始下一步工作,不至于拖延工期,又规定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小时。我国生产的普通水泥,一般初凝为1~3小时,终凝为5~8小时。
就内因而言,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主要受到胶凝材料组分和外加剂的影响。胶凝材料的活性越大,如水泥中C3A含量高、水泥和矿渣细度大都可能使得初凝时间提前。外加剂,特别是速凝剂和缓凝剂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甚至有的缓凝剂可以无限期延缓混凝土得凝结时间,外加剂与水泥(或者其他胶凝材料)发生不相容情况,造成的混凝土事故之一就是混凝土的工作性迅速损失(凝结时间异常)。从外因而言,影响混凝土得凝结时间主要是温度。温度越高,凝结时间越提前。
初凝和终凝的准确测定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贯入阻力法,可参见ASTM C403 penetrotion resistance method.其他一些方法,如可以采用超声波或者电测法。在初凝和终凝前后,超声波在混凝土的传播速度会发生较大变化,据此判定初凝和终凝时间。同样,借助凝结前后,混凝土的电导率(或者电阻率)的显著差异也可以对凝结时间进行判断。
凝结前,混凝土无法测定其强度,强度发展曲线很难得到。一些教学示意图可以作为参考:P.k Mehta.Concrete: microstructure,properties, and materials
初凝时间大致相当于混凝土拌合物不再适合正常浇筑的时间,终凝时间接近于硬化开始的时间。凝结基本上由C3S的水化作用所控制;在初凝以前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将失去一定的坍落度,而终凝之后一段时间将获得适当的强度
为何要规定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水泥从和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两种。所谓初凝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达到人为规定的某一可塑状态所需的时间。初凝表示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并凝聚成块,此时不具有强度。终凝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达到人为规定的某一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的时间。终凝表示胶体进一步紧密并失去其可塑性,产生机械强度,并能抵抗一定外力。
水泥的凝结速度直接影响砂浆和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因此,为保证砂浆和混凝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振捣、运输、浇捣和砌筑,必须要求水泥有一个初凝时间。而当施工完毕后又希望混凝土能较快硬化,缩短脱模时间,因此又要求水泥有不太长的终凝时间。
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如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含量(特别是铝酸盐含量)、水泥粉磨细度、石膏掺加量、碱含量、混合材掺加量,等等。此外,混凝土的加水量、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以及施工温度等同样会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