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3121|回复: 7
收起左侧

[讨论] 解析现代地质学存在的错误之八——水进水退与地壳升降运动应该分清主次

[复制链接]

14

主题

2925

铜板

10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33
发表于 2011-6-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地球翻转者说 于 2011-6-9 19:40 编辑

DSCN8636.JPG
图1  最近三次地球翻转运动的发生时期及特征现象

        现代地质学中详细论述过海进、海退的变化过程,以及它们在地质剖面上的沉积物表现和沉积界线标定。当在渐变论的圈子里面观察自然界的时候,海水总量被不言而喻地作为了一个恒定的常量看待。这是现代地质学还处于原始、幼稚状态的一项重要表现,是一种陈旧性的、固定论的错误阴影。
    如果没有地球翻转运动现象,地球会依照目前的现状继续运转下去,两极和高山作为地球上的固体水库没有太大的变化,于是海水总量就基本保持不变。那种惊呼全球气温升高1-2度就不得了了的学者们,死抱住固定论思维的谬误,把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地球气圈、水圈的运动,看成是绝对僵化的思维方式错了。那种僵化思维要把变化着的自然界永久固定在目前的状态下,一点点变化状况都不允许存在,哪里还有最起码的科学辨证思维啊!那种把大自然视为绝对僵化的思维方式,简称为僵思。而具有僵思观念的学者群体和中层领导者,在现在的社会上还不在少数。工程上分明考虑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异常状态,当其真正出现时会是常见的状态吗?那不是会自然调整回去吗?有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就存在拉尼娜现象吗?只看见微小变化就无限扩展,自己钻进了牛角尖还执迷不悟,大放厥词干扰世界。
    对于水进时全球水量的大幅度增加,传统科学界没有任何解释。而全球水退时,那么多的水量究竟到哪里去了,传统科学界同样没有任何可信的解释。可是,当地球自转轴偶尔发生90度左右的翻转运动以后,地球自转轴原先的两极极区,被翻转运动带到了接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带。在那个时候,极地处于极昼的期间,太阳可以稳定的24小时照耀着极区。原来认为稳定不变的极地冰帽,显然不再是稳定的了,它们在一年之中会经历融化-冻结-融化的循环变化。南、北极交替地进行着这种变换。既然固体水库的体积在一个几千年或者上万年的时间段,能够发生大增大减的剧烈变化,那么海水总量在整个地质历史上还能够保持恒定不变吗?那些地质时期中水漫太行山脚的海侵(黄骅海侵);那些海岸线向东移开约600千米、海面标高降低到-150米左右的海退现象,现代地质学能够说清楚其中的奥妙吗?现代地质学缺少了灾变的观念,必然会在科学发展过程中,遭遇面对自然界实际现象难以合理解释的尴尬景象。排除了全球性大灾变现象,怎么能够全面如实反映和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呢?当科学走入僵思的死胡同时,其结果必然是社会上的大谬横行,当代科学也就自然发展到了必须转折的新革命时期。
海水面的升降是实际存在的现象,陆地的升降也是实际存在的现象。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海水总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翻转的状态是否导致了两极冰帽的存在。既然海水面在时间坐标上是一个明显的变数,那么用一个变数作为标尺,去标定明显比它变动微小的地壳运动,是科学还是荒谬呢?这个问题显然点中了现代地质学的一个“死穴”。大范围地壳运动持续上升或者下降是实际存在的,小范围地壳的上升和下降也是实际存在的现象。按照地球翻转的新观念,大海的水体总量阶段性地发生着巨大的增减变化。那么明显摆在学者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水进与水退(也就是海进与海退)现象中,究竟是地壳抬升导致水体退走了?还是水体本身由于水量减少而退走了,而表现出陆地呈现上升的假象呢?不能够准确确定水与陆谁占据主动,传统地质学就显然是存在忽悠行为错误的。
    在第四纪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了许多奇特现象,都被传统学术界以似是而非的答案敷衍解释,当进一步推敲的时候就捉襟见肘了。那些被学者们发现的现象,向传统学术界的认识提出了挑战,使传统科学处于极难合理解释的尴尬境地。而那些学者们在精神上受传统思维的束缚,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种错误和不足,并非完全是那些学者个人的错误,是当时科学的局限性造就的。但是,那些尊重事实的学者们把实际资料写进了论文中间,为笔者创建和论述地球翻转问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佐证材料。笔者在没有一分钱科研经费的情况下,只好象沙里淘金般地在浩如烟海的论文中寻觅和搜索。所以,笔者是站在巨人肩上进行科技创新攀登活动的。
    在第四纪研究过程中,有学术文章论及我国东海岸线海岸线,大约15000年前曾经处于-150米的高程,而我国长江口的三角洲和海岸线可以向海洋推进600多公里[1]。当然,它的解释由于没有更新的机制去解释它的存在,于是就只有用与冰期、间冰期相联系的办法对学子和社会进行敷衍。
    笔者认为,从第四纪研究积累的资料,可以结合地球翻转已经探索到的成果一起,把真实的、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合情合理地说清楚。图1是笔者确认的最近三次地球翻转运动的发生时期的位置状态、部分可靠的特征现象和证据。当15000年前,也就是处于古2期文明时期,地球现在的北极正位于南极区域。它的古地磁资料就是已经被确认的哥德堡反向亚时段,它的人文记录资料就是中国易学文化中的后天八卦状态(与现在的定向状态差180度)。虽然和现在的南北极位置相似,但鉴于海退状态明显,可以认为是当时的南北极更近于直立状态,所以两极冰原比现在期更大,固体水库占用了过多的水体。笔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什么间冰期一类的假想,依然可以顺理成章地论证清楚水进水退的实际现象,并合理解析其发生的机制和过程。在水进至镇江(华北为水淹到太行山脚下)和水退至-150米之间,高差相差达到200-300米,是地壳先下降后又抬升了那么高吗?是水位变动还是地壳抬升啊?
    大海海平面水位的变动,必然影响流水地质作用的进行,对于流水地质作用的变化,笔者在下一篇文章中叙述。
    如果承认地球翻转运动现象存在,那么地理学上那种以200米水深划分大陆架的相对原始的自然地理观念,当然也就需要认真考虑,予以适当调整了。论证现实存在的错误,并不应该非要笔者拿出公认的新方案。笔者的举动应该仅仅是,为学者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能够大量创建新学术成果的大门。进不进入这个大门去进行创新工作,完全是学者们自由选择的事情,可以采取守旧的举动,也可以采取创新的行为。笔者只是一名先驱开门者而已。

参考文献
[1]朱鉴远  长江上游床沙变化和卵砾石推移质输移研究。水力发电学报。1999,(3)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5 收起 理由
tengizxi + 5

查看全部评分

1253

主题

1万

铜板

84

好友

钻石会员

我的起步与世界同行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11786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精华勋章

发表于 2011-6-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供:zt:zt

581

主题

1382

铜板

220

好友

钻石会员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14197

宣传勋章爱心勋章优秀斑主灌水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11-6-1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感谢楼主把这么好的东西发上来让大家共享,谢谢啊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04

主题

26万

铜板

453

好友

钻石会员

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8196

灌水勋章宣传勋章

QQ
发表于 2011-6-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来看看,学习啦!
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

104

主题

26万

铜板

453

好友

钻石会员

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8196

灌水勋章宣传勋章

QQ
发表于 2011-6-1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长知识了
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

52

主题

8995

铜板

50

好友

地信院士

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是实现理想的一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662
发表于 2011-6-1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水总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翻转的状态是否导致了两极冰帽的存在。"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中央与地方是一种什么关系。

0

主题

2384

铜板

8

好友

工程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4
发表于 2011-6-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跑来学习 长长见识 感谢分享好资料

14

主题

2925

铜板

10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3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答6楼:
你认为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也可以说出来我们听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