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091|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料] 地下水及难点解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026

铜板

1098

好友

技术员

积分
81946
QQ
发表于 2011-5-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下水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潜水与承压水。
  (一)潜水
  1. 概念: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3. 特点:①有一个自由水面;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③埋藏较浅,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④易受污染。
  4. 排泄方式:①水平排泄:露出为地表水或泉水;②垂直排泄:蒸发。
  5. 环境问题:①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造成潜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地带可能引起海水入侵。
  (二)承压水
  1. 概念: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
  3. 特点:①承受一定压力;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③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④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4. 排泄方式:水平排泄,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和泉水。
  5. 环境问题:污染或过量开采后不易恢复。
  二、难点解析
  1. 潜水的下渗条件有哪些?对于潜水,主要有哪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潜水就是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它的补给主要是直接的地面下渗。
  有利于潜水下渗的条件通常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降水,要求降水强度小、时间长;二是地面的坡度,要求地面坡度平缓;三是植被,要求有良好的植被覆盖。
  对潜水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漫灌,造成潜水水面上升,水分被蒸发但水中的盐分积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的盐渍化(次生盐碱化),这一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灌溉农业区容易出现。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推行喷灌、滴灌节水型技术,或采取雨季的淋溶。
  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海水倒灌等问题。解决方法是停止过度开采、节约用水、雨季回灌。
  2. 地下都是岩石,地下水储存在哪里呢?
  地下除了较为疏松的土壤处,都是岩石,但是岩石是有裂隙的,地下水就储存在岩石的裂隙中,并且也有水位,从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但岩石的裂隙有大小,所以储水的能力也就不同。当岩石非常致密时,几乎就不储水,也不透水,这就是在承压地下水中讲的隔水层;但当裂隙过大时,因“漏水”而不能很好地储水,如石灰岩地区,地下岩石多受溶蚀,浅层的地下水就比较缺乏。
  3. 如何根据承压水形成原因,分析澳大利亚自流盆地的形成?
  澳大利亚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又称自流盆地。该盆地的地质构造是一个巨大的向斜盆地。水层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为承压水。含水层在湿润的东部山地出露,向西倾斜,一部分渗入地下的降水顺着倾斜的含水层流向盆地中部。盆地中部为承压水的承压区,地下水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贫地地势较低处打井,有的可以自然喷出,形成自流井。
  澳大利亚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自流井的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一般可作牧畜饮用水,因此对畜牧业发展非常有利。
  4. 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承压水与潜水是一回事吗?如何区分潜水和承压水?
  不是。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是依据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来区分的,而潜水与承压水是依据埋藏条件来区分的。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为潜水,而埋藏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并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为承压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