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10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
20世纪80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了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于1984年底提出了评价成果:即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8717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2940亿立方米。自第一次评价工作距今近20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水循环条件已发生了改变,导致地下水资源无论在数量、质量和区域分布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次评价成果已不能反映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为此,国土资源部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计算和评价,提出了评价成果。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是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统一组织,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具体组织实施,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为技术负责单位,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及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心)等有关单位共同参加完成。成果包括《中国地下水资源》总报告和分省报告、《中国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图集》和“中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系统”。
一、新一轮水资源评价成果
(一)全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1.地下水资源量
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3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其中山区为6561亿立方米,平原为2276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多年平均为3527亿立方米,其中山区为1966亿立方米,平原为1561亿立方米。另外,全国地下微咸水天然资源(矿化度1-3克/升)多年平均为277亿立方米,半咸水天然资源(矿化度3-5克/升)多年平均为121亿立方米。
2.区域地下水质量状况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14848-93)进行区域评价。在全国地下水资源中,按分布面积统计,有63%的地下水资源可供直接饮用,17%需经适当处理后方可饮用,12%为不宜饮用但可作为工农业供水水源,约8%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需经专门处理后才能利用。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可供直接饮用,如江西、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市),可饮用地下水分布面积占各省地下水分布面积的90%以上,但一部分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北方地区的丘陵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中部平原区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
各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我国北方丘陵山区分布着与克山病、大骨节病、氟中毒、甲状腺肿等地方病有关的高氟水、高砷水、低碘水和高铁锰水等。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地下水。
3.我国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与第一次评价成果(1984年)比较,地下淡水资源有如下变化趋势:
(1)北方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南方地下水资源量增加。北方: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减少122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减少56亿立方米。南方: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增加242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增加643亿立方米。
(2)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山区地下水资源量增加。平原区: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减少228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减少309亿立方米。山区: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增加348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增加896亿立方米。
(3)单位面积可开采资源量减少,全国适宜开采或引用地下水的地区平均地下水开采模数(每年每平方千米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已由15万立方米减少到6万立方米.其中南方平原区为17.8万立方米,山区为6.4万立方米;北方平原区为6.6万立方米,山区不足2.5万立方米。
4.地下水资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1)区域降水量发生变化。据44年系列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总体上华北地区、辽宁、吉林、广西北部、四川中部、贵州、云南东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地区呈增加趋势。降水量的变化,使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和可开采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
(2)人类工程活动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如北方平原地区,由于山区修建多级水库,层层拦截地表径流,使下游河道断流,河流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大幅度减少。另外,农业灌溉配套工程的日益完善和灌溉定额的逐步降低,也减少了灌溉水对地下水的回渗补给。
(3)部分地区水文地质参数发生变化。北方一部分平原地区,随着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了包气带厚度和结构的变化,使包气带入渗系数变小,而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4)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的评价面积增大,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评价面积增加了近430万平方千米。
(5)评价精度明显提高。新一轮评价成果充分利用了近20年来的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资料。主要包括:1995年完成的以1:20万比例尺为主的全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成果,700多个县(市)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3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数千个城镇和工矿供水水源地勘查及50年来的地下水长期动态监测资料等。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1.地下水开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建国以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一直持续增长。地下水年开采量,20世纪70年代平均每年为572亿立方米,80年代增加到748亿立方米,1999年达到1116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开采量的76%。在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开采量增长较快的省份是河南(43亿立方米)、湖南(24亿立方米)、辽宁(21亿立方米)。1999年开采量排在前三位的省份是河北(149亿立方米)、河南(129亿立方米)、山东(123亿立方米)。
2.地下水开采程度地区差异较大
总体上北方开采程度高于南方。北方除青海省外,开采程度均超过20%,其中天津市、河北省和北京市开采程度超过100%,开采程度超过或接近70%的有山东、河南、山西、辽宁。南方地下水开采程度除上海超过90%,贵州、江苏、重庆超过20%外,其它省(区、市)均小于20%,我国的台湾省超采。
3.地下水供水比例与用水结构发生变化
近20年来,地下水占实际供水量的比例一直呈增长趋势,已从1980年的14.0%增长到2000年的19.8%。从用水结构来看,我国农业灌溉用地下水占地下水总用水量的比重最高,但目前呈递减趋势,从80年代的88%,逐步下降到1999年的62%;工业和生活用地下水的比重明显上升,80年代工业和生活用地下水的比重为12.0%,到1999年工业用地下水的比重为18%,生活用地下水的比重为2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北方城市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华北、西北城市利用地下水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
4.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估
地下水开采潜力是指在现状开采条件下可以扩大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全国总体评价,地下淡水开采潜力约有70%。南方潜力较大,达86%;北方潜力较小,不足45%。由于各地区地下水开采不平衡,有许多地区在同一区域内存在着整体有潜力而部分地区无潜力或处于超采的矛盾。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地下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浪费并存
近20年来,全国用水量急剧增长,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目前,北方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其中河北省整体超采,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济南、太原、郑州等一些大中城市地下水已超采或严重超采。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左右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水问题,全国还有数千万人需解决饮用水问题。同时,水资源浪费问题仍相当突出。目前,我国的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每千克粮食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
2.地下水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以及受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影响,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排污河道两侧、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及引污农灌区等。地下水环境污染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污染造成的缺水城市和地区日益增多。
3.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据初步统计,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在冀、京、津、鲁地区有大型地下水降落漏斗分布,约7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还使平原或盆地湿地萎缩或消失、地表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退化。
全国有40多座城市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而发生了地面沉降,其中沉降中心累计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天津塘沽个别点最大沉降量已达3.1米。在河北平原、西安、大同、苏锡常等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沿海地区的大连、秦皇岛、沧州、青岛、北海、海南新英湾等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其中山东、辽东半岛海水入侵较严重。
农村成井质量普遍偏低,布局不合理,造成区域地下水资源开采不平衡,上下含水层、咸淡含水层混合,资源利用率下降。
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战略
地下水参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与地表水、大气降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统一的整体。地下水隐伏埋藏于地下岩层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储存空间和渗流系统,它的形成、分布和运移主要受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因此,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地下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需要在查明含水层系统的地质结构、介质分布,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水的开采地段、开采层位、开采布局和开采量。
地下水具有分布广、储存量大、调蓄能力强、水质水量相对稳定、保证程度高,供水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从供水的角度看,地下水是缺水山区、水质型缺水地区、城镇地区饮用水的重要水源,更是荒漠地区生态用水最可依靠的就地水资源。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优势,把有限的地下水纳入合理开发、经济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轨道,是今后的战略重点。
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的这种客观规律和作用,对于正确制定我国水资源战略和治水方针,调整水利工程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优势,把有限的地下水纳入合理开发、经济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轨道,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战略任务。为此,应调整地下水开发利用思路,实施以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是按地下水资源赋存和分布规律,实施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
二是加强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建设,从以地表调蓄为主向地表、地下联合调蓄转变;
三是加强地下水水源地储备,从无序应急供水向有序应急供水转变;
四是为改善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实施扶贫找水工程;
五是建立地下水资源保护带,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采补平衡,持续利用
根据地下水补给和储存条件,按照采补平衡的原则,调整优化地下水开采布局和用水结构。超采区压缩开采量,有资源潜力的地区扩大开采量,基本做到采补平衡,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浅层为主、深层适度,咸淡结合
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开发浅层地下水为主。在深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后又不产生较大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可有计划地适度开发深层水资源。在地下咸水分布区,可应用抽咸补淡、淡咸混合等技术,合理利用咸水资源。
3.合理调控,以丰补欠
充分利用含水层分布广、储存空间大、调控能力强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调控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储水空间,提高降水的有效入渗量,减少蒸发、蒸腾损失,有效利用土壤水。
4.保护水质,优质优用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源,严格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按照优先满足人民生活用水需求,兼顾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序次和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5.联合调蓄,统筹兼顾
坚持地表水、地下水,上、下游水资源统筹兼顾的原则。水资源调蓄要实行从以地表调蓄为主向地表、地下联合调蓄的战略转变,充分发挥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按照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整优化地下水开发布局和用水结构。
6.综合规划,科学管理
根据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结合国民经济区域发展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规划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
——资料来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新闻发布会
|
|